关灯
护眼
字体:

血玉碎璧(170)+番外

作者: 君淮之 阅读记录

 前脚他刚消失,后脚轩帝就传令他涉嫌叛国谋逆,悬赏缉拿他。

 此罪名一出,沈暮便彻底回不去轩国了。

 被自己护卫的国家抛弃,被自己效忠的国君诋毁。

 兄弟死伤无数,丧家犬一般流落至他国,此番种种让沈暮消沉数日,好在许瑶一直在他身边,陪他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

 她说:“这世上不是只有将军才能保家卫国,不是手握权势才能庇佑一方,像我们如今这样既有能力又不受束缚、在民间看的到众生百态的人,才最懂得百姓需要的是什么。只要有那份心呢,就什么都拘不住我们。”

 此后他们便合力组建了南阁,不论国家性别,收容了不少战乱中的遗民,在民间惩奸除恶,扬名天下。

 就在他们都以为一切会这么继续下去时,变故发生了。

 轩国一件大事传遍天下,自然也传到了沈暮耳中。

 在沈暮离开后,轩帝封了时渊为太子,一是向众人表明,沈暮是沈暮,时渊是时渊,他处置沈暮绝不是因为要打击时渊,二是因为他确实很看好这个儿子,沈暮走后时渊彻底不管不顾起来,对谁都没个好脸色,封他为太子,也是想约束和安抚他及支持他的朝臣。

 就这样过了两年,所有矛盾终于遮掩不住。

 原来时渊在这些年里发现了当年大齐覆灭的疑点,几番查找线索,抽丝剥茧终于察觉那次的平乱,很有可能是场彻头彻尾的阴谋。

 随着他查下去,牵扯到的人也越来越多,几乎全都身居高位,且是大齐旧臣。

 其中为首二人,便是裴思坤和丞相封忠。

 他的动作虽然隐秘,可还是被有些亲身经历过那次剧变的人察觉了,激起了轩然大波,触及了太多人的命门,险些引起新旧臣的对立。

 可朝中上下几乎被老臣只手遮天,彼时的时渊自然无力与之抗衡,他做出了此生最后悔的一个决定。

 因为太过急切想为师父报仇,想查清真相,他在没有完全了解实情的情况下,选择了相信轩帝。

 向他秘密告发封忠可能与南诏勾结。

 可他错了,大错特错。

 这一举动,不仅把自己陷入无尽被动之中,再无翻身之力,还在不久之后,让自己最敬重的师父身陷囹圄。

 原来自己的父皇不是像他以为的那样忠直。

 原来他比谁都怕那件事被提及。

 原来那件事背后真正的主使者,就是他的父皇时道瑜。

 龙有逆鳞,触之必死。

 轩帝的逆鳞就是那件事,所以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的一瞬间,他脑中只剩惊惧和愤怒,眼看时渊没有收手的架势,封忠联合朝臣不断上疏弹劾时渊种种离谱行径。

 说他与沈暮本就是一丘之貉,如今种种皆是为了报当年沈暮之仇,还说如今沈暮行踪全无,都是有时渊在背后助他脱逃,两人上下勾连胡乱攀扯,所作所为让人细思极恐。

 眼看局势就要失控,前朝流言蜚语有再生的趋势,轩帝龙颜大怒直接废了时渊太子之位。

 不料军中将士有不少为时渊求情,几次三番触及轩帝忌讳,怒火中烧下,他竟直接下令派人将时渊送到德岭清醒清醒,非诏不得返回。

 那是时渊的封地,但轩帝没反应过来的是,他无意中选派的人是裴思坤手

下之一,这一决定险些把时渊害死。

 因为无人弹压,这一消息很快传了出去。

 沈暮当然也听到了。

 他惊怒交加、察觉到大事不好,时渊在路上定然九死一生,几乎没有多想,他立刻就决定要去救时渊。

 救他的徒弟,他认定的君主。

 哪怕是会回到被驱逐的故土,哪怕明知是以身犯险不知结果如何,他都要去。

 这是第一次,许瑶沉默了良久。

 “你知道,这可能是针对你的一个圈套,是他们为了找到你散播的消息?”

 许瑶问。

 沈暮点头,“我知道,可我得去。”

 许瑶默了会,那是沈暮第一次见她脸上出现那种幽淡的悲意,她苦涩轻笑,“蓁蓁……还太小了些啊。”

 所以她不忍心让她失去父母庇护。

 沈暮顿住,目光在妻女身上停留良久,吐出三字,“对不起。”

 许瑶闭了闭眼,再睁开时仍是笑着的,“你没有对不起我,但沈木头你记住,我们都对不起我们的蓁蓁。”

 那时沈暮没有理解许瑶话里的“都”是什么意思,他只是留下一部分最精良的人手护卫她们,深深看了她们一眼后便马不停蹄奔往轩国。

 果不其然,等他赶到的时候时渊已经被人围困,命悬一线,他拿着沈暮送他的剑拼死博斗着,但独木难支、寡不敌众,在高强的功夫在一波一波的刺杀下还是毫无生路。

 只是时渊杀红了眼,身上生出股莫名的力气来,看不出深陷穷途。

 可下一刻,当他隔着沙尘血腥看到沈暮的那一刻,他目光碎裂了,再次见面的惊喜还没升起,就被后知后觉的恐惧遮蔽了。

 完了。

 尽管时渊不愿往那方面去想,尽管他承受不住这个真相,但一个现实就摆在面前——他好像,把师父给害了。

 两拨人马很快打在一起,正难分胜负之际,南边却又来了人,不是别人,正是许瑶。

 沈暮那一刻才真正明白,他的妻子从不是需要别人挡在前面保护之人,她一开始就做好了和他共进退的打算。

上一篇: 首辅他拈酸吃醋后 下一篇: 陛下养猫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