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养猫日常(136)
“听稳婆说,只有先给孩子取好名字了,等孩子出生,才会和爹娘亲近……”
她的声音越说越低,到最后几乎是在呓语。
姬珩轻轻拍打着她的背,说:“睡罢。”
*
翠微宫里安宁静谧,山外却是风起云涌。
昭明二年冬十月十四,潞王反,杀巡抚邓廷玉,按察副使徐文锦,以“弑父克母、强夺臣妻……”等几大罪状传檄指斥朝廷,以庶人郭思敬为丞相,以罪官萧绍荣为兵部尚书,废朝廷年号,改元顺安,聚兵号十万。
四川巡抚郑伯昌闻变,率本郡兵马出川讨贼,一路势如破竹,潞王大败,投江自杀,郭思敬、萧绍荣、杨浚、王钦等余党皆就擒,缚送京师。
这场宛若儿戏的谋反只持续了四十一天,便宣告失败。
柔仪殿里,贵妃容颜憔悴,形同枯槁,终于等来了她企盼多日的君王。
“陛下驾到,臣妾不能远迎,恕臣妾失礼了。”
她半躺在床上,身后靠着软枕,多日未曾梳洗,脸上粉黛未施,瘦得只剩一把骨头,面颊青白,唯独颧骨赤红,透着病态的虚浮,已显露出油尽灯枯之相。
姬珩淡淡道:“贵妃养病为上,不必行这些虚礼。”
萧云漪泛起苦笑:“我这病,已是养不好的了。陛下,臣妾自问入宫多年,从没有对不住您的地方,还请陛下看在这些年的情分上,听一听臣妾的将死之言罢。”
话说完,泪珠已是滚滚而落。
姬珩点头:“你说。”
萧云漪用力深吸一口气,道:“荣哥儿误入歧途,犯上作乱,无论下场如何,都是他应得的,臣妾绝无半句怨言。可是陛下,臣妾的爹娘,还有出嫁了的四个妹妹,以及靖国公府上上下下几百口人,荣哥儿所作所为,他们俱不知情,求陛下网开一面,饶过这些无辜之人……”
“贵妃,”姬珩冷冷地打断,“你当真不知你弟弟犯的是何罪吗?”
萧云漪身子一颤:“臣妾知道,可是……”
“依《大楚律》,有十恶不赦,一曰谋反,二曰谋大逆,三曰谋叛,四曰恶逆,五曰大不敬。萧绍荣所犯,是诛九族的重罪。”
“诛九族”三字一出,萧云漪面色惨白,喃喃道:“既然如此,臣妾也是靖国公府之人,臣妾也在萧家九族之列,陛下为何不将臣妾也下狱一并论罪?”
姬珩瞥她一眼,冷淡起身:“贵妃,你病糊涂了,好好养病罢。”
看着他拂袖而去的背影,萧云漪眼中含泪,突然掀开被子下床,她缠绵病榻已久,双腿无力,竟摔下榻去。
一旁的素若赶紧来扶,萧云漪狼狈地趴在地上,仰着脖子哭喊:“陛下……求您看在萧家先祖曾从龙有功的份儿上,看在臣妾这些年从无犯错的份儿上,求您开恩……求您开恩呐,陛下……”
可一如既往的,那高大英挺的背影不会为她驻足片刻,就这样走了出去。
恍惚之间,萧云漪仿佛看见了多年前入宫的自己,她也是这样痴痴望着他离去。她从未希图帝王之爱,只希望从他这里得到一些怜惜,可皇帝的心是一座千年不化的坚冰,这么多年也捂不化。若他天生便是无情之人,那也算了,她都不会如此意难平,可他偏偏不是,他明明也能柔情万种,对自己的心爱之人,恨不能将整个天下捧到她眼前。
为什么?为什么要如此不公?
萧云漪哭得肝肠寸断,突然喉咙哽住,似被痰堵了心窍,脸涨得通红,话也说不出,一时竟喘不上气来,急得素若连忙伸手替她抚着背心,就这么抚了好一会儿,总算顺上一口气来。
萧云漪死死地抓着素若的手,泪流满面道:“他竟这样……咳咳……他竟这样无情……”
话刚说完,喉头涌上腥甜,猛地咳出一口带血的痰来。
素若这下可吓坏了,连忙喊:“娘娘……快来人啊,宣太医……”
“不……不用叫太医。”
素若流着泪劝道:“娘娘,您看开些,把身子调养好了,还要看着公主出嫁的呢。”
萧云漪只是哭着摇头:“我已是不中用的人了,可我不能……不能眼睁睁看着靖国公府满门覆灭。”
她用力掐着掌心,逼迫自己冷静下来,看着陪伴自己多年的大宫女:“素若,本宫有一件事需要你去办,只是这件事若办了,恐怕连你也要没命。”
素若一怔,脸上缓缓浮现出坚定。
“奴婢愿为娘娘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第67章 真相
冬十二月,西岭细雪纷纷,漫山皆白,这是一年之中,西岭最美的一个季节。
婉瑛临盆在即,身子愈发沉重,但她还是谨遵太医的嘱咐,为了日后好生产,每天都会让春晓扶着她走动。以往都是去外面绕着山谷散步,但最近雪下得密,山路结冰,怕她滑倒,皇帝已不让她出门,只令春晓扶她在殿内走一走。
这日,才用过午膳,婉瑛有些积食,便绕着大殿散步消食,目光落在门外,见外面冰天雪地,积雪铺了厚厚一层,十分的晶莹可爱。
她忍不住意动,脚步停下来,看着门外道:“我们去外面走走罢?”
春晓扶着她的手臂,讪讪道:“可不敢,皇上才下了死令,说外面天冷路滑,不能带你出去。”
“他又不在。”
自从上回她无意间碰见靖国公后,他便不在翠微宫理政了,每日骑马往返玉京,而且不知是不是因为接近年关,这阵时日他格外的忙,往往是天还没亮就下山,夜深了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