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只是与吐蕃联姻是不够的,唐中宗李显,也就是李令月她平行世界的哥哥在上位之后,还嫁个了金城公主过去和亲呢。
平时吐蕃跟大唐表面上和和气气,结果,安史之乱一爆发,据说是金城公主儿子的赤松德赞趁着大唐国力空虚,藩镇割据,民生凋敝,派大军长驱直入,在长安城大肆劫掠。
和亲顶什么用?还是得直接将吐蕃变成自己的地盘才行。
“刚才你说,文成公主是你掌控吐蕃的关键人物?”嬴政又问。
“是的。她在吐蕃这些年来传教,帮助藏地的民众,获得了极高的声望。她虽然不曾掌握实权,但有她在,便能帮我安抚民心。”
经过之前的那场大战,李令月虽然在吐蕃也培养出一批支持者来。但她在吐蕃毕竟根基尚浅,比不得文成公主在吐蕃扎根多年。
无论是出于政治目的,还是出于个人情感,李令月都不希望文成公主出事。
嬴政沉默半晌,道:“你们大唐的公主当真是能人辈出啊。”
前有能够马上定天下的平阳昭公主,后有入藏传教的文成公主,如今又有安邦治国的李令月,据说后世还有一个能够于乱世之中匡扶社稷的和政公主……
李唐公主当真让嬴政大为惊叹。
李令月听了这话,轻笑一声,用理所当然的口吻说道:“那是自然。许多女子的才智本就不在男子之下,只要给她们相应的机会和发展空间,她们未必不能做出一番事业来。”
这也是她坚持要给与女子同等机会的原因。不试一试,怎么知道女子就做不到呢?
李令月坚信,英才都该为国所用。唯有如此,大唐才能在她的手上蒸蒸日上。
若是因为性别原因限制了英才的发展,这对于李令月和大唐而言,也是极大的损失。
“寡人日后也会留意……”嬴政若有所思。
至于留意什么,他虽然没说,李令月也猜得出来。
嬴政跟李令月一样,是个实用主义者。只要是对他有利的,对大秦有利的,他都会去做。
若非如此,他们也不会这么合拍。
夜色渐沉,渐渐的,李令月有了些睡意。
她揉了揉眼睛对嬴政道:“我先休息了,阿政你也早些休息,别忙得太晚……”
话音刚落,李令月便躺在帐篷中陷入了梦乡之中。
看样子,今日她的确是累得狠了,否则,她也不会不关荧幕就这样直接睡了过去。
嬴政看着荧幕中,李令月在烛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柔和的侧脸,心中转过了许多个念头。
翌日一早,李令月便醒了过来。
谢天谢地,虽然她忘记关荧幕了,好歹嬴政还记着关,否则,他们这“长途电话”直接持续一整晚,恐怕“电话费”都要爆表了。
在简单地用过早餐,并给自己的水壶了装了一些烧开的水之后,李令月又骑着她的马再次上路了。
从扬州到青藏高原的路途实在遥远,也不知文成公主是否能坚持到她赶到藏地。希望一切都还来得及。
春日正是万物复苏的时节,一路上,李令月也见到了不少美景,只是她心中揣着事,没有心思欣赏。
这晚,李令月在一间驿站中留宿时,她又与嬴政打了一通“长途电话”。嬴政提醒她,要做好最坏的打算。这话听起来不好听,但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必须这么做。
当他们站在国家层面上考虑的时候,他们必须尽可能摒弃个人的感情,将自己变成一台冰冷而又精密运转的机器。
“你有没有考虑过,等你赶到藏地的时候,若是文成公主已经病故,你又当如何?”
李令月想了想,道:“若是文成公主还在,这对于我来说是最好的局面,我会尽力救治她。万一她不在了……她忽然感染天花这样的疾病,她这病又来得如此蹊跷,我自然要兴兵为她报仇!”
显而易见,要是文成公主有个什么不测,不管她病故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李令月都会直接将这屎盆子扣在噶尔家族的头上。私底下,她会派人秘密调查此事。
如果文成公主感染天花只是一个意外也就罢了,要是凶手另有其人,那就将那人一并收拾了!
“前几日,你不是说,对于你们大唐军队而言,攻上吐蕃是个难题吗?”嬴政又问。
李令月眨了眨眼,轻笑着道:“你难不成以为我回到大唐的一年间什么都没做吗?我虽盼着能够不动用武力就解决吐蕃的问题。但我也知道,这很难。”
在派人进入吐蕃劝说当地人向大唐投诚的同时,李令月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她亲自挑选了一支由五千人组成的精兵,由她的亲信将领陈茵领着,在帕米尔高原上进行特训。
这五千人中,有一千人是吐蕃降军,他们被分散编入了各个小组之中。
平日里,这些吐蕃降军在与大唐将士们一起训练的同时,还向大唐将士们讲述了许多吐蕃人的风俗习惯。在训练的过程中,大唐的将士们对于吐蕃各部的情况也变得更为了解。
如今,这些吐蕃降兵已经彻底变成了大唐的将士,他们与大唐本土的将士之间虽然偶尔会有摩擦,但总体来说,他们相处得还算不错。
毕竟,吐蕃将士们对于李令月很是敬服,大唐的将士们又都是李令月的亲兵。有了李令月这个共同的追随者,他们的关系自然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