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要让这些大臣们接受女官成为他们的同僚,他们无法想象那样的未来。
他们本能地觉得,如果放任这样的事情发生,接下来,一切都会失控。
武皇才不管这些官员们在想什么呢,他们只知道在她跟前唧唧歪歪,有本事倒是拿出个比赤玛伦更合适的人选来啊!
这些年来,随着武皇对朝堂和军队的掌握度越来越高,她说话时,也比之前更加硬气。
“你们要是拿不出更合适的人选,就按照朕说的来!朕知道,你们向来看不起女子,不止那赤玛伦,就连朕和令月,你们也是看不上的!可你们要是为着自己的私心而耽误朝廷大事,休怪朕不客气!”
她这番话一出口,刚刚还在嘀嘀咕咕的大臣们顿时就不说话了。
武皇这番话,实在是太诛心了。他们要是再反对下去,恐怕他们就要被安上大逆不道的罪名了。
武皇这么说,实在是冤枉了他们,他们哪里敢看不起武皇和李令月啊!
但不知为何,哪怕他们知道,女子中也有武皇和李令月这样厉害的存在,他们也会下意识地将武皇、李令月与其他女子分隔开来。
武皇和李令月这样的女子,在他们心中,就像是有别于其他女子的第三类物种一般,她们与一般的男子,与一般的女子都不一样。
现在,武皇正在逼迫他们接受一个现实,那就是除了武皇和李令月之外,仍有其他厉害的女子存在。无论他们是否愿意,日后,会有女子进入朝廷,成为他们的同僚……
正当这些官员们怔愣住的时候,武皇已经离开了。
那些原本打算在武皇面前给李令月上上眼药的投机者没找到机会说上一句话。此时,他们的注意力也都被武皇放出的这枚重磅炸弹给吸引走了。
官员们知道,宫殿周围还有武皇的人在。他们要是在这附近交流,他们说出的话,肯定会被武皇派来的人听了去。
他们一直忍着没有开口,直到彻底离开了皇宫,他们才开始进行小声地与同僚进行交流。
“你们对于这件事儿怎么看?”
“圣人已经做出决定,我们无法动摇圣人的想法。现在跟圣人对着来,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那怎么办?难不成,我们就要眼睁睁看着一个吐蕃女人成为吐蕃都护,压在我们头上?”
“何况,她还是吐蕃太后!凭着她这个身份,想要在吐蕃做些小动作实在太容易了!圣人和太女难道对她就这样放心吗?”
“为今之计,只有等。能力和忠心,只要吐蕃太后缺乏一样,她这吐蕃都护的位置就坐不稳。”
到了那时,令朝中官员们感到难以接受的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我们就眼睁睁地看着那个吐蕃女人成为吐蕃都护,什么也不做吗?这也太被动了!”
“你想做什么?你又能做什么?除非你能立刻给圣人推荐一个更适合做吐蕃都护的人,否则你想什么都是白想!再过不久,吐蕃王族的人就要被押送回长安了。到时候,我们派人去打探打探那个吐蕃太后的信息,再做打算吧。”
这一局,这些官员们实在输得憋屈无比。他们发现,他们连自己的对手都看不清。
无论是这些官员们对赤玛伦的一无所知,还是武皇和李令月瞒着朝野上下对吐蕃用兵,都给这些官员们敲响了警钟——每当他们以为自己摸透了对手的深浅时,对手都会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他们依然轻视了这些对手。
……
与朝中大臣们复杂的心情截然相反,民间的百姓们得知李令月又立下大功时,不由欢呼雀跃。
先前有多少人忧心忡忡地去寺庙中为李令月祈福,现在就有多少人去寺庙中还愿。
“菩萨,我今天多给你带了个果子,是我刚从我们家树上摘下来的,新鲜着呢!你吃了之后,可要好好保佑太女殿下!哎,也不知道是哪个缺德的人,竟然说太女殿下难产了,真是一点都不盼着别人好!”
“你说好好的,有些人怎么就是这么嘴碎呢!要是让我知道这话是谁传出去的,看我不一巴掌扇死这满嘴喷粪的东西!”
“太女殿下福气大着哩!那些小王八羔子知道什么?太女殿下生下了神胎,又打赢了那什么,什么波?以后啊,太女殿下只会越来越好!菩萨一定要保佑太女殿下好好的,给我们带来更多好东西!”
“行了,在菩萨跟前你们说话文雅点,别让菩萨觉得我们怠慢了他……”
不知是哪家官员家中的女眷恰好也在这座寺庙中上香。
她们看着几名百姓欢欢喜喜地结伴走出寺庙,讨论着回去之后要做汤饼吃,她们仿佛也被这些人感染了,眉梢眼角都染上了些许笑意。
“太女殿下的名望真高啊,这么多百姓都发自内心地拥护殿下。”
“那是当然,太女殿下为百姓做了那么多事,百姓们虽然嘴上不说,可都记在心里。他们可不会像有些人一样,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这回,太女殿下非但没有难产,还打了一场大胜仗,可是戳到某些人的肺管子了!”
“让他们急去,一群阴沟里的老鼠,就算再怎么跳脚,也撼动不了太女殿下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