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的大臣们听到李令月的这番话,神色都不由严肃了起来。
“何况,我大周身为泱泱大国,却无法庇护自己的国民,这难道是什么光彩的事吗?国民,国民,有民才有国。当我大周百姓远离故土,前往别的国家游历、行商或者求学之时,我大周理应成为他们最坚实的后盾,让其他国家的人知道,我大周的百姓不是可以随意欺负的!”
“唯有这样,百姓们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地去做他们该做的事。也唯有这样,他们才会对我大周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按照孤的意思,先大军压境,让石国配合我们调查此事。再根据调查得到的结果处理这件事。记住,大军压境不是目的,仅仅只是一种震慑的手段。好让那石国国王知道,他可以不在意他的百姓,但我大周的百姓出现在他的国土上,他必须重视我大周百姓的安危!我大周百姓要是在他石国土地上遭遇不测,孤必要找他麻烦!”
第202章
石国境内匪患成灾,对于石国土匪打劫了过往商队之事,石国国王压根儿就没有放在心上。
更何况,石国境内数得上号的那几个土匪头头还算上道,会定期给石国国王“上贡”。如此一来,石国王室对于他们的各种行为,就更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石国穷困,这些年来,石国王室靠着土匪们的“上贡”,经济状况这才改善了一些,他们自然希望这种状况能够继续维持下去。
当安西都护府那边派官员来跟石国国王交涉的时候,石国国王就开始跟对方打哈哈。
不是他们不想收拾国内的土匪,是国内的土匪实在太过凶悍难缠,而且这些人在石国境内满地乱窜,每次官兵一到,土匪们就藏入山林之间躲起来,官兵一走,他们又开始嚣张。石国官方对于匪患也无能为力啊!
在安西都护府的官员面前,石国国王一点儿也不慌。
反正他给的这套说辞表面上看没有什么问题,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大唐那边的官员也不可能亲自过来调查。
大唐还能为了一支商队跟他们石国死磕吗?又不是闲得没事儿做!
送走安西都护府的官员之后,石国国王就把这件事抛在了脑后,继续该吃吃,该喝喝。
他们这些小国夹在大国之间,日子也不好过,指不定哪一天,别人就打到他们家门口了,他们还是及时行乐吧!
这日,石国国王正与本国贵族一起观看歌舞表演,一名士兵忽然匆匆忙忙地冲了进来。
“王,大唐的军队打过来了!他们说,他们要为他们枉死的国民讨回公道!他们还说,既然我们没有能力收拾本国的土匪,就由他们替我们收拾!”
石国国王这下子笑不出来了,他豁然起身:“大唐派了多少人过来?”
“精兵三千!大唐进攻的势头实在是太猛了,又有神器在手,我们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对手啊!”
别说仓促之间他们来不及调派大军进行迎战,即使他们事先得到了消息,早早就集结好了大军,他们也未必能抵挡住唐军的猛烈攻击。
以少胜多,对于唐军来说简直像是吃饭喝水一样稀疏平常。更不用说,经过李令月改革的唐军,如今无论是军备还是武器都更上一层楼。以一敌十,对这些大唐精兵们来说,也不在话下。
石国国王对于大唐的军队改革虽然不大了解,但他深知,凭石国的国力,想要对抗大唐,简直就是不自量力。
“快!快带着礼物去向大唐的将领求和,请求他们撤军!”
没有人会相信,唐军大举进攻,只是为了清理土匪窝。说不定,他们就是想趁机打到石国国都,把石国给灭了!
石国国王现在万分后悔。要是早知道大唐真的会为了这点小事而大动干戈,当初,他就不该那么敷衍安西都护府的官员。现在可好,指不定整个国家都要没了!
强烈的恐惧与不安笼罩在石国都城的上方,从王室到贵族,再也没了娱乐的兴致。王室成员和贵族们甚至开始悄悄地收拾细软,准备势头不好就跑路。
可惜,唐军来的还是比他们想象中更快。
当唐军攻入石国都城之时,几乎没有遭到什么像样的抵抗。石国国王正准备跑路,就被唐军给拦了回来。
“本将这次奉命前来,正是为了与国王商讨平贼之事,国王跑什么?”大唐的将领似乎感到很是不解。
石国国王:“……你们这次当真是来除贼的?”
不是来收割他们石国的土地的?
大唐将领似乎看出了石国国王心中的想法,义正言辞地说道:“这是当然,我大周这次兴兵,只是为了替枉死的国人讨回公道,绝不会趁机侵占你们石国的土地!国王大可以不必紧张,除非,您跟那些土匪有勾结……”
石国国王原本稍稍放下的一颗心,又随着大唐将领的一番话而提了起来。
这……到底做到什么程度才算是“有勾结”?他们只是收了一些好处,然后对土匪们的有些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这这算是“有勾结”吗?
此时,石国国王真是悔不当初。
早知有今日,他就不该贪图那些好处的,他该在大唐问罪的第一时间,就将那些劫匪们交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