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黑月光她只想夺权(335)

作者: 元余 阅读记录

而这些事情,经由严广海的手递交到朝堂中来,就变成了他居功甚伟,路星奕起到的作用微乎甚微。

路星奕刚投军时,曾得到严广海的赏识,那时的他也没想到,对方的真面孔居然会是这个模样。

施元夕心中却清楚,这战事对百姓和朝堂来说是危害,在严广海的眼中,却是他的一门生意。

道理很简单,只要战事一日不停,他便能继续留在边疆做土皇帝,朝廷送来大把银两供养他,他想如何便能如何。

这等情况下,他怎么愿意结束战事呢?

那武将听得施元夕的话,当即变了神色,高声道:“施大人这是何意?边疆将士用血肉之躯阻挡着敌国来犯,到了你这里,便成了失职?”

“有没有失职,眼下尚不好说。”施元夕冷眼扫向他,道:“到得如今,便该快刀斩乱麻,尽早结束战事。”

她上前一步,缓声道:“边疆之事,臣有计可解。”

“还请皇上下令,在边疆军中设立一支火铳队,由王溪将军率领全军,正面迎敌,尽快击退北越大军!”

她手里有的,可不只是双管突击步枪。

当日魏昌宏兴事时,镇北军坐镇下,她收缴了魏家手里所有的枪支。

这其中,也包括了魏昌宏之前千里迢迢送去惠州的那些。

东西是她让人损坏的,她自然也有修复的法子。

经历多番变革,他们手里的工匠已经趋向成熟,几日之内就将损毁的火铳全部修好。

施元夕确实也让人给王溪送了双管突击步枪,但只有一千来把,余下的数目都留在了京中。

加上这一千把,他们所持有的枪械便接近于五千。

五千把枪,在得到周瑛同意后,她已经派人将其全部装箱,送往边疆。

严广海坐拥兵权,自视甚高,她就直接扶持王溪和路星奕,与他争夺军权。

边疆军本身就是吕成坊带出来的军队,时至今日,吕成坊这个名字仍旧在军队中具备号召力。

更别说路星奕在军中蛰伏许久,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在军中颇有威名。

魏家积弊已除,谢郁维要争权,就不可能阻拦边疆平复战事。

她的话一出,谢郁维便意识到她想要做的事,他眼眸发沉。

他了解施元夕的处境,施元夕更了解他们谢家的作风。

此前谢魏两家争锋,为了跟魏家形成区别和对比,谢家轻易是不会做出有损朝堂、官员和百姓的事情来的。

也就是说,谢家要脸。

施元夕瞥了他一眼,这也是此前朝堂谢家多半都隐身的缘故。

不想沾染上恶名,又不想落于人后,于是便只能在暗地里推波助澜。

施元夕偏要将他们架到明面上烤,既是要表现出勤政爱民的模样,那就得要装到底。

她目光穿过所有人,直接落在了那谢郁维的身上,无数目光注视下,施元夕淡声道:

“战事不绝,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若有尽快结束战事的方法,当不拘泥于任何形式,尽快落定才是。”

“此事,中书省的诸位大人以为如何?”

在场的官员都清楚,名为中书省,实际指的就是谢家。

中书省那些官员一时无言,她都将话说到这个地步上了,他们若出口拒绝,他们成什么了?

谢郁维眼中晦暗不明,沉声道:“臣以为,此事可行。”

朝上顿时变得尤其热闹。

站在谢郁维不远处的广郡王怎么都没想到,谢郁维竟是会这么直接应承下来。

他脸上的表情一瞬间便冷却了下来。

这般细微的变化,旁人不一定能注意得到,施元夕却看得一清二楚。

她轻勾唇,抬眸看向眼前的人。

谢郁维懂审时度势,也爱惜羽毛,他身侧的人可不会这么想。

他从前跟先帝共同进退,也算观念相投,志同道合。

如今与他为伍的,可不是先帝。

江太妃和广郡王,不像是能甘心做他人手中的傀儡的人。

当下,小皇帝赐下圣旨,由天子亲卫携带圣旨出京,八百里加急送往边疆。

至于施元夕的东西,已经在送往边疆的路上了。

边疆局势复杂,哪怕是有这么多武器在手上,几十万的军队也不是几千人轻易能对付得了的。

这也是谢郁维轻易应下的原因所在。

但他不知道的是。

她送往边疆去的,不只有武器,还有……那几个跟在她身边,已经彻底学会制造炸药的工匠。

当初她在去往惠州的路上遭遇暗杀,他们都知晓了她手里有炸药。

那东西杀伤力过强,只怕人人都以为,制造难度也跟子弹差不多,应该都是她亲手所做。

所以谢郁维大概能猜到她送了炸药过去,但绝对猜不到,她送走的,是源源不断可以批量制造武器的人。

有枪支有人手有旨令都未必能行。

但有炸药……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散朝时,几方各自为营,施元夕与李侍郎等人一起,缓步往宫外走去。

行至一半,却见宫中突然混乱起来,来往的宫人急步匆匆,有奔着他们来的,也有得了召令往深宫内去的。

宫内伺候的人,是不会轻易做出这样急切的姿态来的。

施元夕停住脚步,抬眸看向后方,恰逢周瑛派人过来,将消息告知他们。

“还请各位大人留步。”宫人满头大汗,神色中还带着几分惊色,低声道:“慈宁宫传来丧讯,太后娘娘薨逝了。”

魏太后死了!

伴随着这一声落下,所代表着的,便是这两年多来,压在这片土地和所有朝臣头顶上的那片乌云,彻底消弭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