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碎玉有声(70)

作者: 南榆枝 阅读记录

杨书玉闻言愣住,明白了他的言外之意:杨文先不得重视,且与杨府离心。

难怪她在离开前才见到杨文先。

她讷讷地点头,听谢建章问起另一件事:“书玉在花宴上可遇到什么奇怪的事?你爽快答应杨清浅的邀约,可寻到想要的答案了?”

“自然。”

杨书玉拾阶而上,与三人汇于抄手游廊并行。相互之间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不算疏远也不算亲近。

“杨清浅假意露出破绽,先是面露不甘心,又不得不低头拉拢我的样子。再是太夫人唱红脸,花宴上当众贬低我。她们此番都是为了铺垫杨大人登场唱白脸,在扰乱我心绪后由他出面安抚我。”

她无奈地扯出一抹苦笑:“我承认,在见到杨大人的时候,确实恍惚了,险些失了警惕心。”

“难为他们老少三代共唱这出戏,险些把我骗得团团转。”

杨清浅在扶仙楼出现,成功勾起杨书玉对京都杨府的好奇,也算准她会答应邀约赴赏花宴。再由太夫人当众搓磨杨书玉的脾性,好让她迷失在杨仲辅的关怀中。

一环紧扣另一环,若谢建章不曾强调过两个杨府同源不同心,杨书玉根本看不出其中的陷阱。

“杨大人带我去了先贤祠,还让我敬香。”

她颇有控诉对方的味道:“难不成花宴过后,他们便对外放出风声,说我已然认祖归宗?”

谢建章含笑问道:“那书玉打算怎么做?”

杨书玉灿笑,得意地迎着他柔和的目光道:“风声在市井,等会儿我就传信给秦伯,让他放出风声,说杨家商行的少东家抵达京城,名下产业皆有优惠。”

“我倒想看看,是谁放出的风声刮过市井,能留痕迹。”

“书玉做得好。”谢建章笑得肆意飞扬,语气一贯的潇洒,“但如此还不够。”

杨书玉愣住,停步不解地看向他。

“书玉应该看得更远些,不能只盯着杨府看。”

杨书玉狐疑问:“比如?”

“比如杨府为什么明面上没有过问你的意思,便要借着花宴,故意制造你认祖归宗的假象。”

“比如令堂重伤,王爷却选择明旨宣你入京。”

“比如此番入京,书玉可想好要如何选边站队?”

谢建章拢袖前行,身后跟着润晚和杨文先,他竟丝毫没有避讳的意思。

在杨书玉震惊的目光中,他继续浅笑道:“杨清浅同我透露,在你接旨时,京城重臣便知是你替父进京,而圣旨是在出京前便拟好的,改为由你入京,是王爷制造的变数。”

“我不明白。”杨书玉根本没想过这么深,闻言她却关心起另一件事,“若杨裕粮庄做不到平帐,事情会如何发展?”

前世,杨伯安会被重罚,再后来都是林自初在外奔波,她并不知晓执棋手给杨家预设的走向。

“杨伯安被会下狱,而他必须在狱中作出决定。如今这个选择延后,落在少东家手中。”润晚淡然道,并不觉得这是什么秘密。

“可是……”杨书玉不解,却被他的回答堵得说不出话。

前世林自初在接管杨家后,他便一直留在江陵,直到与她完婚,再到牵涉卖国冤案而被灭门。

她原以为度过了危险。

如今,江陵的风波已平,她回头看竟只是开端。

谢建章只当她的困惑来自看不清局面,便耐着性子解释道:“只要你首肯,这场花宴便可以是你回归杨家的信号。”

“宣召的圣旨是王爷亲笔草拟,再由圣上落印,只要你肯领受来日的封赏,便代表江陵杨府站在皇上的阵营里。”

谢建章叹然出声,目视远方:“王爷和太后缠斗数年,双方都急需引外力进京改变僵持不下的局面。放眼大黎,便只有江陵杨氏有资格入局。”

“杨家富可敌国,商队纵横三国,商船远扬海外,而且还同京城杨府渊源颇深,这对双方势力都有极大的吸引力。”

他看向杨书玉,语气轻快得像是在同她玩乐。

“如今在京都对垒多年的两大势力,皆已对你伸出手,书玉可想好要如何入局?”

“可是……”杨书玉的眉头越蹙越深,“可是为什么是我?”

润晚淡然开口:“少东家可掌杨家事务,由你入京,年幼而不知世事,便是迷惑太后派系的利器。”

言外之意,高时明看重杨书玉的能力和特殊性,所以临时改为宣召杨书玉进京。

难怪谢建章说这些根本不避开润晚,原来只有杨书玉一人看不清局面。

杨书玉被杨伯安保护得太好,这些纷乱先前都被杨伯安挡在江陵之外,如今直白地摊开在她面前。

她面上闪过一丝错愕,很快便拿定了主意:“既如此,我不能走第三条路吗?”

“建章,我要走第三条路。”她讲得笃定,重复强调道,“江陵杨氏,自然要走自己的路。”

第40章 画轴 可谢建章却说,杨清浅可憎。……

丝竹雅乐于身后渐远, 又不甘心地乘上夏风,断断续续地追上提前离席的四人。

杨书玉站在屏门前,悠然转身, 带起裙在空中打起旋儿。

“王爷的意思,书玉明白了,还请润晚转告王爷,江陵杨氏微不足道, 难于京都立足, 更遑论依附任何党派。”

她施施然朝润晚屈膝行礼:“公子送我们到这儿, 便可以了。”

既已表明立场,她当即给润晚下逐客令, 接下来要说的话,不便当着润晚的面讲。

润晚看向谢建章, 见她的话也在谢建章意料之外,可谢建章却是朝他颔首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