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碎玉有声(79)

作者:南榆枝 阅读记录

在高时明的主持下,勤政殿灯火通明,君臣有来有往地商讨国事,直到戌时才散去。

“皇叔是要出宫吗?”萧彧跟在高时明身侧,见他没有往宫殿的方向走,不解地问。

因为萧彧年幼的缘故,高时明身为摄政王,皇宫中仍保留了他的宫殿。多数,他会宿在皇宫中,宫外的王府是他用来议事的地方。

皇宫戌时落锁,他没往宫殿的方向走,这便是要回王府休息的意思,可平日里他会亲自盯萧彧的功课至亥时。

从江陵回来后,他倒是经常宿在宫外。

“果然皇叔还是无法在宫中入睡吗?”

高时明轻啧出声,散漫道:“皇上不该关心这种小事。”

“朕曾无意听润晚感慨过,他说皇叔近来睡得很是规律,亥时未过皇叔便能陷入沉睡。”萧彧狐疑地点头,语气轻快道,“如此也好,皇叔也不用再喝太医开的劳什子安神汤了。”

私下里,他的话总是又碎又多,竟没察觉高时明的脸阴沉得能挤出水来。

“若皇叔在宫中少眠多梦,回王府睡也是一样的。朕已长大,皇叔不用担心太后趁机渗透。”

啧——

高时明不耐烦地啧声,吩咐道:“送皇上回寝,今日将太傅留的功课做完,再让皇上休息。”

萧彧讪讪闭了嘴,刚才在勤政殿,高时明分明说今日不用做策论的,现在又变成了所有功课都要做完。

他吸了吸鼻子,又不敢哼声表达不满,孩子气地快步离开。

高时明则浑然不受影响,目送萧彧被人簇拥离开后,他径直出宫回了王府。

润晚仍守在书房等他,可他沐浴后只盯了滴漏一眼,竟遣人去打发润晚,传话叫他明早再来回话。

润晚对此表示诧异,可细想也觉得没有什么急事,便恭顺地回房休息去了。

萧彧虽然一知半解,但他有一句话却说对了:高时明从江陵回京后,睡得又早又规律。

若是换在以往,他过了子时仍在挑灯批阅奏章,更不会让等着回禀事务的润晚第二日再来。

少眠无梦的他,竟也会守着时间入睡。

今夜伴着虫鸣,他在梦中回到了江陵杨府的花厅。

他已习惯了在梦中见到杨书玉,可今晚却有所不同。他是以杨书玉的视角,见到了林自初。

杨府花厅,杨书玉右手执扇,从侧门轻步而入。她的左手轻轻抚上屏风,沿着屏风透出的轮廓细细地描摹着。

那是林自初站在光亮处,被日光所投上屏风的身影。

“自初见过叔父。”林自初浑然不觉屏风后有一道倩影,正隔着屏风看他。

他举止闲雅自得,不疾不徐地对上座的杨伯安弯腰行礼。

“今日叔父唤自初过来,不知有何事要吩咐?”

杨伯安搁下手中的茶盏,却没有让林自初落座的意思。

他望着庭院出神,自言自语道:“当是等不来了。”

“叔父是要等谁来?”

杨伯安不答,视线缓缓落在林自初的身上。他沉吟良久,突然问道:“你对书玉是何心思?”

林自初坦荡地迎着对方的视线,真诚而热烈。他有条不紊地撩袍跪下,掷地有声道:“自初心悦书玉,真心天地可鉴。”

屏风后的杨书玉忍不住弯起嘴角,先前她的视线一直跟着林自初的动作,看着他如何抬手,如何撩袍,跪时又是哪个位置先触地……

从始至终,她竟没去看林自初的神情。

梦境至此,高时明或许能猜到,杨书玉认出林自初的原因了。

第45章 梦春 “江陵杨氏女只招婿,不外嫁。”……

少年的情话温柔缱绻而坚定, 似是爱慕合该如此直白而热烈。

藏在屏风后的杨书玉见状,第一次生出少女的娇羞姿态。

暧昧的红晕爬上她的脸颊,就连耳朵也被打上了一层薄胭脂, 而这些暴露心思的痕迹,统统都被她用团扇半掩住。

可她嘴角的笑,怎么压都压不下来。

郎情妾意,本就是怀春少男少女所希冀的。

“青梅竹马重相逢, 侄儿原以为这么多年过去, 书玉会忘了我, 可……”

林自初顿了顿,眉眼含笑, 在日光的照耀下,他整个人都柔和了起来, 说话都带着藏不住的笑意:“可书玉还记得我,侄儿真的欣喜不已。”

杨伯安不动声色,垂眸看林自初跪着述说对杨书玉的心意。他面上没了往日的和善,连笑容都带有几分审视的意味。

“侄儿自知无才无家世 , 配不上叔父的掌上明珠,故而对书玉恪守礼节, 事事以礼相待, 从未有过逾矩的事……”

杨伯安抬手制止了他的自白, 冷声道:“若你存了不轨之心, 我早已命人将你打了出去。凭你是谁家的儿郎!”

“叔父教训得是。”林自初惭愧地低下头, 一副听凭发落,视死无悔的模样。

旭日渐高,屏风上的身影遁入地面消失不见。庭院树上传来几声蝉鸣,带来初夏的暑热, 与花厅内冰冷沉闷的氛围截然相反。

不知过了多久,杨伯安轻叹一声道:“江陵杨氏女只招婿,不外嫁。”

林自初如释重负地轻笑,洒脱道:“自初年幼遭难,早已没了家族的牵绊。”

他很早就说过,林氏一族北迁途中遇流寇洗劫,族亲死伤无数。他孤苦伶仃,了无牵挂,此番回江陵是为了祭祖。

“若能得叔父首肯,同意自初追求书玉,那是自初之幸,功名利禄亦可弃。”

他遣词造句极尽谦卑,甚至不敢奢求能成杨府赘婿,只盼杨伯安肯同意他和玉书更进一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