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玉(128)
解试的题目关乎儒家经典,还会考诗赋与策论,试题纸一发下来,江泠大致浏览一遍,提笔落字。
解试的三日,叶秋水待在客栈中,她答应江泠不会一个人乱走动,于是请客栈伙计帮忙去省城最出名的香料铺子买几样镇店之宝回来,叶秋水坐在屋子中,从早到晚,研究别家铺子香料配方的奥秘,在纸上写下自己的猜测与见解。
三日很快就过去,锣鼓再次敲响的时候,试题纸被收走,江泠端坐在位子上,腿有些麻,等了许久,考官一声令下,众人才得以站起离开。
这次解试题目有些偏,不似寻常,卷子刚发下不久,其他号舍就传来痛哭声,有人意志不定,三天未到就起身离开,因而被当做作弊,赶出贡院,不准再考。
科举,考学问,也考能力,稳重的心态,也是能力的一种。
考官收走卷子,江泠扶着桌案站起身,腿已经麻了,没有知觉,站起来的时候还晃了一下。
贡院外,站满了翘首以盼的考生家人。
江泠缓慢地走出来,目光在人群中逡巡。
“哥哥!”
小娘子清脆的声音响起,她招了招手,江泠看到她。
叶秋水奔过来,扶住他的手臂,柔声道:“哥哥,我们先回客栈休息吧。”
她指了指道旁,叶秋水知道三天三夜过去,江泠一定会累得走不动路,虽然客栈离得很近,她也请伙计帮忙准备了马车。
江泠很累,又累又困,眼皮沉重。
他点点头,和她一起走过去,一坐上车,江泠靠着车厢,闭上眼睛便睡着。
马车摇摇晃晃,到了客栈,叶秋水扶江泠下来。
“劳烦准备热水,浴桶,还有吃食,不要油荤,清淡些,送到二楼最末尾的房间来。”
叶秋水仔细叮嘱客栈伙计。
江泠进了房间倒头就睡。
他眼下乌青,脸上写满疲惫。
叶秋水轻手轻脚,转头告诉伙计,两个时辰后再将东西送上来,动作轻一些。
她走到床边,给江泠盖上被子。
细长的发丝落下,轻扫江泠的耳垂。
他睁开眼,看着她。
叶秋水拍一拍他,温声道:“哥哥,休息吧,我就坐在旁边看书。”
江泠阖上眸,沉沉睡去。
第六十七章 哥哥考中了,他成功了。……
醒来时已是傍晚了, 屋内点着一盏小灯,芯子滋滋烧着,寂静宁和, 叶秋水坐在灯下,侧对着床榻, 乌黑的长发垂在肩侧,鬓边的珠花在灯光下闪着熠熠的光泽。
江泠看了一会儿, 没说话,叶秋水看书时专注, 屋里只剩翻页声, 她偶尔抬眸看一看江泠, 对上他的视线, 立马站起来,放下书,“哥哥, 你醒了, 饿吗,我叫伙计送了吃食上来,先吃饭吧。”
江泠点点头,坐起身。
贡院的伙食不算好,睡也睡不安稳, 江泠一觉睡到天黑时才恢复了一点精神, 坐在桌前,慢吞吞吃饭。
叶秋水倒一杯茶放在旁边, 继续低头看书。
她没有问考试的事情,叶秋水相信天道酬勤,江泠勤学刻苦, 最后的结果必定不会叫她们失望。
吃完饭,江泠宽衣沐浴,换了身干净的衣裳,在贡院里考了三天试,出来感觉人都臭了。
洗完澡,两个人离开客栈出门闲逛。
叶秋水来省城已经几天了,一直没有逛过附近,她喜欢精巧细致的小玩意,路边的泥偶,香包,都会停下
来拿起看一看。
江泠跟着她,提着许多东西,省城比曲州繁华太多,街上卖的发簪绢花也正时兴,叶秋水拿起一支放在自己鬓边比一比,扭头问江泠,“哥哥,好看吗?”
笑容清甜,嘴角梨涡若隐若现。
江泠说:“好看。”
卖绢花的商贩笑,“小娘子人美,戴什么都好看。”
叶秋水买下几支,江泠拿着,她跑来跑去,又进了一间生意兴隆的香料铺子。
店中琳琅满目,芳香四溢,叶秋水低头看几眼,拿起香包,鼻尖轻嗅,估算它的成本与利润。
她如今管着铺子,宝和香铺开了许多年,积累了客源,不愁不赚钱,只是越来越多的新铺子开起,达官贵人、百姓们都爱尝试新事物,听掌柜提起过,宝和香铺生意不如前两年好,今年去京城的货船也少走了两趟,做生意的最怕利润一年不如一年,这是走下坡路的体现。
叶秋水得想办法制止住这种衰弱。
她闻一闻香包,须臾就能辨认出里面用了何种材料,用量多少,以及研磨制作工艺。
省城比曲州繁华,合香种类丰富,香料铺子里卖的最好的,一定是当下正时兴的,叶秋水可以借此判断出如今的达官贵人们更喜欢什么,小县城里的百姓,富人,热衷于追逐更高一层阶级的人的喜好,叶秋水逛一圈,心里有了盘算。
来省城应试的人很多,解试刚结束,街上人山人海,都是儒巾襕衫的学生,道旁的店面也很热闹,小贩的吆喝声不断,人声鼎沸,面若桃李的姑娘倚在栏杆旁,身姿慵懒,朝路过的人群招了招手,衣袂飘飘。
街上穿梭的大多是来省城应试的学生,年轻,又风度翩翩,考完试,各个踌躇满志,引得姑娘们纷纷注目。
意志不坚的人,很容易迷倒在这样的繁华中,江泠目不斜视,陪叶秋水逛完要看的地方,二人打道回府。
回到客栈,叶秋水坐在桌前,回想起今日在合香铺子里闻到的气味,她提笔,在纸上写下自己的猜想,涂涂改改,修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