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玉(148)
“劳烦停一下。”
叶秋水扬声对车夫说道,马车在街边停住,叶秋水跳了下来,环顾四周。
她来京师,确实还抱着做买卖的心思,以前听胡娘子说过,早年胡娘子走南闯北,偶然和京师的一名商人结交,后来由这名商人牵线,宝和香铺的货物得以在京师售卖,但数量有限,铺子买卖的重心还是放在曲州,去年商人病逝,闽地香料行情不好,宝和香铺也失了京师这条线的利润。
见识过京师的繁华后,叶秋水也渴望能在这里做生意。
再不起眼的小店面前都排着许多人,宝马香车络绎不绝,达官贵人汇聚于此,专门跑腿的闲汉提着食盒穿梭在人群中,衣着光鲜的权贵也会停下,走进铺子,商业的气息浓厚得仿佛她动一动鼻子,便能轻而易举嗅到金银珠宝的味道。
叶秋水走进几间热闹红火的铺子,从她走进的一瞬间,伙计便已判断出她的身份能力,引导她去看适合自己这个阶级的货物,他们对客人的喜好把控精准到令人咋舌的地步,且恰到好处,不会叫人难堪。
御前街、东市西市,叶秋水逐一漫步其间,只见人头攒动,叫卖声此起彼伏,货物堆积如山。丝锦铺内,彩绸飘逸;合香铺前,香气扑鼻;古玩店中,奇珍异宝让人目不暇接。
在曲州,香料生意上,没有人能超过叶秋水,她只有十几岁,从小外出做买卖,磨掉过无数双鞋子,脚底、指间,长满厚厚的茧,没有人不服她,没有人不夸她,叶秋水年纪轻,难免心性高,自满,不可一世。
远处日耀夺目,皇宫巍峨庄严,她驻足于闹市之中,心中涌现出前所未有的感慨——原来,世界之大,远超她的想象。
走出那个小地方,来到更广阔的世界,叶秋水发现,曾经引以为傲的小天地,如今看来,不过是广袤海洋中的微不足道一粟。
叶秋水回到马车上,开始设想,未来有一日,自己能凭本事在京师站住脚。
她心中沸腾。
回到客栈已是晌午后了,江泠等在门前,看到叶秋水乘坐的马车终于回来,上前,抬手扶她下来。
“怎么这么晚?”
“回来的路上没忍住出去逛了逛,哥哥,烧鹅!”
叶秋水嘿嘿一笑,捧起油纸包,烧鹅的红油洇了出来,香味直往鼻子里钻。
江泠无奈,算了算时辰,芃芃应当是在齐府用完膳回来的,路上竟然又忍不住买了一只烧鹅。
江泠严肃地说:“少吃些,伤脾胃。”
她脑袋点一点,嘴却不闲下。
省试已经过去一个月了,放榜的日子就在这两天,贡院前每日都有人过去查看,张教谕最是着急,嘴角都长了泡,每日都要去看看取中榜单有没有张贴出来。
拜访完吴靖舒,叶秋水哪也不去了,急得在客栈里团团转,她快要急死了,又紧张又害怕,江泠坐在屋里看书,外面吵吵闹闹,他却还写得下字。
叶秋水在一旁走来走去,一会儿出门查看,一会儿找同客栈的其他贡士打听消息。
她手脚都在冒汗,江泠见了,说:“芃芃,你坐下歇会儿。”
“不行,我歇不住。”
叶秋水给伙计跑腿钱,叫他去贡院前看看,一回头,看到江泠仍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她走过去,“哥哥,你不紧张吗?不着急吗,要放榜了!”
江泠抬眸看她,“紧张也改变不了结果。”
叶秋水佩服,敢情参加省试的成她了,仿佛她才是那个着急等放榜的贡士。
话音刚落,外面突然有人高喊,“放榜了!贡院放榜了!”
人群惊呼,大家一窝蜂地涌了出去。
叶秋水也坐不住,赶忙拉着江泠跑下楼,伙计已经先一步冲出去看榜了。
中了的,没中的,脸上神色各异,贡院前围满了人,叶秋水挤不进去,客栈伙计倒是灵活,钻到最前面,从前往后数,看到住在自家客栈的贡士的姓名,面色一喜,记下名次。
一起从省城来的同窗看到自己取中,名次虽不高,但也欣喜万分,激动地流泪,张教谕拍拍他的肩膀,“好样的!”
而后目光继续望向前方,叶秋水踮起脚,跳来跳去,江泠观望四周,拉着她的手,防止她被拥挤的人群挤开。
伙计不知看到什么,两眼瞪大,呲着大牙拨开人群,喊道:“叶小娘子,江郎君中了!中了,省试第五名!”
叶秋水顿了一下,眉开眼笑,激动地跳起来,转过身一把抱住江泠的手臂,没忍住蹦跶两下,“哥哥,你中了,中了!”
江泠望着她轻笑,任她抓着自己的手臂晃来晃去。
张教谕一边安慰落榜的学生,一边又为考中的开心,一会儿愁,一会儿笑,许多人围上来,对着江泠拱手作揖,“恭喜江郎君。”
江泠唇角只是微微扬了下,目光一直落在兴奋得不能自已的叶秋水身上。
她眼底满是笑意,翻出荷包里的碎银子,散给过来讨赏的人,伙计拿了大红包,鞠躬鞠到底,客栈的东家拿着笔墨纸砚,请考中的贡士题字,而后大手一挥,喜道:“凡是住在咱家客栈的,榜上有名的官人们免除费用,送屠苏酒一坛!”
第七十六章 “别走。”
会试放榜后, 达官贵人争相寻找门生,考中的贡士准备好礼物去拜访主考的官员,榜单上的名姓传遍了京城, 大家都在押宝,今年的一甲会是哪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