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咬了下唇,眼眶微红,颤着声音:“是家里连累了她?”
若是如此,那便是最糟糕的境况。朝堂上的争斗向来是不死不休的,一天站在对立面,便一天不会停止攻击。
柳家权势滔天,又有皇子撑腰,他们能对一个小女孩下手,是一丁点人性与底线都没有。
凡事一旦开了头,有一便有二,再三再四,何时又是个头呢。
褚氏心乱如麻,用帕子拭了拭眼泪,悲戚道:“难不成我儿便要将这委屈给吞下了吗?连口气都不能替她出了,真是枉为人母。”
陆氏赶忙又安抚道:“儿媳是胡思乱想,乱说来着,常道是居安思危,多多警惕着不算坏事。再说今日小妹之祸,更多的像是柳步亭自己的意思,听二弟说先前他来咱家,在小妹那儿吃了亏,今日又撞见他逞凶,这才新账旧账加在一起,报复了小妹。”
乔良一直在旁边默不作声地听着,听闻此处,实在没忍住插嘴:“那大嫂以为,这事就这么算了?!”
乔良的拳头攥得极硬,仿佛一抬手就能捣碎一块石头。
陆氏那张面庞始终温婉秀丽,她抬眼看向乔良时,仍能让人感受到如沐春风,她微微一笑,开口道:“自然不能就这么算了,要告状,还要告到御前。”
乔良疑惑:“嫂嫂方才不是说,陛下会向着柳家?”
陆氏莞尔一笑,眼底却透着股冷意,“那从这回起,便不再是了。”
乔良一头雾水地出了门,直到睡下,都没思索出陆氏的深意。
待到转日,大哥将他叫到院中说了些话,他这才醒悟过来大嫂的话意味着什么。
陛下有意栽培太子,却碍于朝堂上的反对声迟迟没行动。
二皇子一家独大的局面要打破,契机便会是乔家的这一状。
作为太子党的乔家,自此也算正式与柳家划清界限。
木兰院一宿灯火通明,后半夜乔姝月又起烧,一度失去意识,胡言乱语。褚氏匆匆赶到,陪了她大半宿,等到天亮温度退些,才回去歇息。
又过了一日,等到二皇子选妃这日,乔姝月不再发烧,吴大夫的脸上终于露出笑意。
“最凶险的时候算是过了,接下来好生将养就是。”
天还未亮,褚氏便候在榻前,听到这话,眼底又是一热。
陆氏见状赶忙劝慰:“母亲要撑住自己,今日进宫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褚氏望着女儿憔悴的那张脸,眼中的心疼尽数化为坚定决绝,“今日若不给月儿讨个公道,也不配被她称一声娘。”
陆氏温柔地笑笑,目光在众人面前扫过,落在唯一的男子身上。
“你是月儿的护卫?”陆氏温声道,“我记得是你将月儿背回来的。”
褚氏的目光顿时也落了去。
光顾着询问月儿的病情以及事情缘由,倒是把赏赐这事忘了。
褚氏御下有方,全靠她赏罚分明这一点。这次女儿出事,倒叫她自乱阵脚,若无陆氏在旁帮衬,她只怕要忽略了许多事。
李成浑身僵硬,忙跪倒在地,“夫人,少夫人,是小人将姑娘背回来的。”
吴大夫也端详着此人,暗暗点头,“是个能干的,若是再晚些,还不知能不能救回来。”
李成身形一顿,头压得更低,“都是小人该做的。”
玉竹面色复杂,瞧了李成一眼。
李成这话是没错,确实是他将人背回来的,但到底不是他捞的人,就这么应下主子的夸奖,多少有抢功的嫌疑。
“怎么,你们有话要说?”陆氏敏锐地察觉到气氛诡异,又问,“难不成那日还发生了什么?”
李成不敢瞒着,如实道:“当时小人也被柳家的几个家丁按着,动弹不得,没能将姑娘救上来,再者小的水性不佳,若是当时没有那人出手,便是撤了柳家人的钳制,只怕也不能……”
陆氏一惊,“那人?谁?”
怎么还有旁人的事?
李成抬头,与玉竹对视一眼,两人纷纷摇头。
那日事发突然,他们心里着急,满心满眼都是主子,并未太关注旁人。加之那人身手矫健,他们没有看清。
“奴婢没有看到脸。”玉竹道,“只知道那人做小厮打扮,看背影是少年之姿,同四公子差不多高,偏瘦,但身形极快,嗖得一下就飞出去了。”
“比你还快?”刘妈妈诧异地看向李成,她记得李成当年能进木兰院当差,一是因为长相清秀不吓人,二则是轻功这一项最为拔尖,哪怕他打不过旁人,背着主子逃命还是不在话下的。
李成臊得脸蛋微红,惭愧道:“比小人快。”
他们心心念念都在主子身上,救到人以后便马不停蹄地赶回府上,竟没人留下等恩人上岸。
他们连个长相都说不上来,如何能从茫茫人海中将人找出来啊。
褚氏显然也想到此处,叹息一声,“有恩不报我心难安。”
不好大张旗鼓地找,又不能不找,褚氏安排了人暗中探查,叫玉竹留在木兰院,另一名婢女跟着护卫出去找人。
时辰不早,到了该进宫的时候。
褚氏一想到今日要发生的事,便觉得满腔热血与斗志都被点燃,她沉着脸,快步离开。
主母离开,多余的人便有眼色地退去,不打扰姝月休息。
吴大夫看向仍在熟睡中的女孩,对着紫棉千叮咛万嘱咐:“切忌,若是醒了,莫要让她再乱跑了。”
显然也是知道乔姝月活泼好动爱惹事的性子。
又一日安然度过。
乔姝月脉象逐渐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