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谁会在山里盖学校啊(270)+番外

作者:你的雕鸽 阅读记录

光是这两项,阮星回在校园规划里就足足建起了三十栋的六层一字型大楼,其中一大半都是学生和教职工的宿舍。

光是这两类建筑,就已经将划分给高中校区的山头占据了大半。

除了宿舍和教学楼,阮星回还规划出了三个标准大小的露天操场、一个室内操场,一栋综合楼、一栋办公楼,外加一个两层的图书馆,三个四层高的食堂,以及一个可以同时容纳上万人的大礼堂,另有其他建筑若干……

即便是阮星回已经很节省了,这些建筑物加上规定的绿化面积,也已经将整座山头塞得满满当当。

因为校区足够大,阮星回也可以将它划分出几个大区,明年同时存在于学校中的三个学部,外加多出来的近五千人的交流学习人员,也可以相对的不那么混乱。

而等到其他三个学部搬离以后,这三个分区也可以分别作为高中一二三年级的区域来区分。

这样的规划,对于现阶段的阮星回来说,已经算得上是一个大工程,光是计算各种场所的数量就已经让她挠了两天的头。

即便是算完了数据,学校的各种建筑物放在哪里也是需要她自己来规划的,系统做的也就只是最后一步的美化而已。

这么一番折腾下来,等到定稿付款,召唤出施工队的时候,已经是第三天深夜了,距离申请批准下发,也就只剩几个小时的时间。

阮星回收到了许可之后,施工队的施工进度就涨了起来。

他们要在寒假结束、开学之前,先行建好至少三分之一的新校区。

这样一来,年后交流会人数进行扩张,学习和居住的地方就有了。

交流会扩张以后,积分收入更多,她才有足够的积分在八月份之前将整个校区建好。

八月建好,空置一个月,九月新生入学,这样一来就可以完美接轨了。

许可批复以后,新校区的变化一天大过一天。

两座山头虽然中间有一些距离,但是没有什么额外的遮挡。

学生们最近的课余活动新添了一项——对着隔壁山头指指点点。

他们都已经听说了消息,说是明年大家都会搬到新校区去学习。

所以,大家对于观察自己未来读书的地方格外热情高涨。

而对于初三年级的学生们来说,这就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喜讯了。

因为他们同时还知道,学校建设的新校区,就是给未来的星空高中准备的。

虽然因为一些原因,初中和小学学生会和他们一起搬过去,但那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他们可以不离开星空学院了!!!

暑假前,火箭班的学生们纷纷离去这件事,让初三这群学生们的情绪低落了好一阵。

他们喜欢在星空中学里的学习气氛,也习惯了朝夕相处的同学。

他们中,有的人是从星空中学建立就一直在这里的,也算是一路见证了学校的成长,这个时候让他们离开,谁也舍不得。

但是去年星空中学并没有高中部,大家就只能含泪看着熟悉的同学前往其他学校就读。

而明年,这样的别离就要轮到他们的身上了。

这个时候,星空高中即将成立的消息,对于学生们来说,宛如天籁之音。

说实话,已经习惯了秋菊阿姨带领下的食堂,他们还真的害怕,万一以后换了新的学校,连食堂都吃不下去了该怎么办。

施工队拉起来之后,学校里的时间就仿佛过的飞快。

转眼之间,天上就已经飘起了雪花。

又一眨眼,期末考试就要来了。

一年一度的春节近在眼前,学生们学习的劲头也越来越高。

大家都想着考一个好成绩,多带点零花钱或者别的东西回家。

毕竟过年的时候,无论去见哪一家的长辈,大家都会习惯性地问上一句“你家娃考得怎么样啊?”。

面对这种死亡性质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带回家一张漂亮的成绩单。

尤其是,他们现在可都是亲戚们嘴里的幸运儿,坐上了星空中学这班快速列车。

还说什么,“要是我家娃进了这个学校,成绩肯定比他好”之类的话。

有不少人都等着出成绩,然后打脸呢!

就算是没有遇到这种极品亲戚,他们也会想着给家里和学校争一口气。

要知道,星空中学现在可算是在省内都小有名气了,如果他们之中有谁能考出来一个比其他亲戚家孩子还差的成绩,羞也羞死了。

阮星回抽时间关注了下学生们的精神状态,发现都还挺积极向上的时候,就没有再多加管束。

施工队开始施工以后,她就将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交流会教材修订这件事上。

两年内取消交流会这件事是阮星回已经定下的目标。

但是支线任务还要做,传播这批教材也是她早晚要做的事情。

现在她手下的学校和学生数量还不算特别多,每天除了工作以外就是提高自己。

如果不趁着这个时间抓紧把资料修整出来,总不能放了人家的鸽子吧?

获得扶持是需要给别人看到自己的潜力和能带来的利益的。

短时间内没有什么特别关键的技术提供,这批教材就是阮星回手中最大的筹码。

只是她一个人的精力也有限,即便是已经算得上在加班加点了,直到期末考试之前,阮星回也才整理出来一本新的资料。

而阮父那边,因为还有一些其他事情在忙,这大半年的时间也才整理出来一本,前几天刚刚发给阮星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