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在山里盖学校啊(378)+番外
但就算是这样,她们也需要加快速度了。
距离初一新生们军训开始时间只剩下了不到一周,刨去学生们的准备时间和录取通知书运送时间,中间也不剩下几天了。
星空中学的军训有足足十天,他们作为第一批的学生,训练时间是8.10-8.19,第二批的转学生们则是从8.21-8.30进行军训,中间一天时间是报到日,也是领取军训物资的时间。
而最后一批的高一学生则是在9.1-9.10之间完成军训,9.12周一正式开始上课。
无论是对于学生们来说,还是对于星空学院来说,这个时间安排都算得上是紧凑了。
所以,刚刚休息了没两天的学校,又忙碌了起来。
毕竟学生的人数是真的多,所以阮星回这次特意联系了客车公司,租用对方公司名下的车辆以及司机和各种后勤人员,用来接各地的学生回学校。
不过因为时间紧凑,人数众多,所以这次星空学院并没有再给学生家长们参观学校和留宿的机会,只接了学生返校。
不然的话,一万五千名新生每人带两个家长过来,那就快五万人了,别说星空学院,就是山溪镇也承受不过来。
当然,学校也考虑到了家长们的心情,所以为了安抚大家,也是为了让他们放心自家的娃,接到孩子后家长们可以通过每个车所属的直播间观看学生们返校的全过程,一直到他们下车为止。
更多的,不是阮星回不愿意做,而是实在是没有那么多的必要了,即便是做了,也是浪费资源和时间的成分占据了大多数。
毕竟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的孩子,年纪都已经不算小了,也应该学着自己独立,而不是在家长的陪伴下迈出每一步。
至于真的年纪小需要照顾的小学生们。
他们家离得更近,而且不用军训。
只要时间到了,自己背着小书包,拉着家长们的手,走进校园寻找教师和宿舍就好了。
已经闲了快一年的体育组总算是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
过去一年的时间里他们几乎都在和路子晨以及萍萍两个人相处,每天的日常除了偶尔给学生们上一上体育课以外,剩下的就只有训练和摸鱼。
即便是训练,他们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找到解闷的机会的。
尤其是萍萍那里,因为是女孩子的缘故,虽然技术指导方面男教练也可以一同辅助,但有的事情上面还是要有一定避讳的。
即便这个避讳在运动员这个行业里已经比常态下少了一部分,但它依旧存在。
体育组的女老师又只有吴雪一个人,所以有的时候还是会叫上几个对体操有点兴趣的老师来帮忙。
而现在,军训要开始了,整个体育组的老师们几乎都被抽调走,只留下了体育组长和吴雪两人,连为了安置新学生的体育课而新招来的三十个体育老师,也一并被叫走了。
毕竟即便是分了三批进行军训,人数最少的两批也分别有4500人呢。
三十名新来的体育老师,再加上原本体育组里的另外八人,组成了这次军训的教官队伍。
而在军训结束之后,他们也将担任全校共五百多个班级学生们的体育课。
平均每人要给13个班级进行授课,每个班级每周两节体育课,也就是每周26个课时,即便是分散到周一到周五的五天时间里,也占据了半天的时间。
以前那种老师们凑在一起喊无聊,十个人盯着路子晨一个人训练的时候是不会再出现了。
不过,因为有路子晨的先例在,所以阮星回已经通过了体育组的申请,允许他们在军训结束后一段时间,在校内组织一次体育特长生的招生。
同时被批准的还有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几个特长方向。
这些都是属于正常招生的途径,阮星回自然也没有理由不同意。
毕竟每个人的天赋不同,有的人学习上死活就是不开窍,但是一碰到自己“命中注定”的领域,立刻就会变得不一样起来。
这样的例子阮星回也不是没有见过。
既然学生的天赋不同,那就尽量多给他们开发出来一些道路,让大家多一个选择,无论对谁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并且,学生们在校期间取得的一些荣誉,也是会为学校增光添彩的。
萍萍年纪还小,今年正好小升初,是最早一批进行军训的人。
她身体条件极好,但训练时间短,很多技术动作都还没有学会,所以暂时还没有被允许参加比赛。
路子晨就不一样了,他已经训练了一年多,并且还在上半年开春以后参加了不少的比赛。
正如老师们所预料的那样,不到十五岁就已经拿下了国一证书的路子晨,在省内的比赛中基本上可以说是神挡杀神。
除了有一次比赛中正好遇到了一个随便选了个比赛为赛季热身的国家级运动员,导致路子晨只拿了个亚军之外,但凡是他参加了的比赛,都要给他发一枚金牌。
路子晨的这些表现自然是瞒不过那些一直关注着他的省队教练们的。
就和最开始测试的时候表现出来的一样,路子晨真正到了比赛场上的时候,整个人的精气神都更振奋了一些。
年前进行资格评定的时候路子晨的个人记录还是10.60,年后三个月的比赛高峰期,他却以平均每个月两次的频率高速刷新着自己的个人记录。
10.57/10.51/10.42/10.38……
一直到期末考试之前,路子晨陆陆续续参加了七次比赛,七次刷新个人最好成绩,其中提高幅度最多的一次,也是和国家级运动员同场竞技那次,更是将最好成绩拉高了0.0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