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在山里盖学校啊(472)+番外
首先是双方的成绩都不能下降,毕竟他们现在这个年龄段,分数才是评判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他们的未来会是怎么样。
其次就是要把握好相处的度,不该做的事情绝对不允许发生,否则就算感情再好、那也只能被棒打鸳鸯。
并不是说这样的年少爱恋就一定不靠谱,只是这个时候大家的认知和眼界都不够完善,对于生活和未来的思考也都相当表面。
在这个时候一旦付出了什么,往往都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然后对未来的生活产生不可逆的连锁反应。
在满足了这两个条件以后,师友逸才会去看双方本身是否有问题,如果是三观不正或者别的什么,那自然也是不能继续下去的。
总之就是,这个年龄的小孩子对于自己的未来把握力度不够,更需要师长们帮忙把关,而不像是长大以后,最起码是个成年人了,能够独立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即便是这样,还有无数的成年人找对象,家里人还不放心呢,更别说是小孩子了。
鲁信的这场暗恋,虽然至今都只是单方面的惦念,但从始至终产生的影响都是正面的,初二之前,鲁信开始奋起直追之前,成绩在班里都只能勉强算得上是在中游,更别说是全校、全省排名了。
虽然鲁父鲁母和师友逸从来没有把夸奖挂在嘴上过,但实际上大家都知道,对于孩子这四年来的变化是真的满意极了。
也是因此,鲁父鲁母从来没有想过阻止事情的发展,最多就是潜移默化中暗示鲁信未来充满了未知,即便是他追上来了,也可能到最后什么都得不到。
师友逸这几年见多了好学生,但是自家的孩子终究还是会在情感上有所不同的。
鲁信的变化他很清楚,包括高一第一个学期他的短暂摆烂,以及后来的继续努力。
也是因此,师友逸才有了刚才的这句话。
鲁信迷茫地看了他一眼,下意识露出个笑容,是长辈们最喜欢的那一款。
“行了,快回家吧,好好想一想选哪个!我等着你的升学喜酒!”
拍完肩膀,师友逸又顺手胡噜了一把鲁信的头,然后推着他出了门。
离开师友逸家之后,鲁信就陷入了沉思。
如果想要稳妥的话,显然那几个已经成名了的学校是最好的选择,彼此的专业和心上人选择的专业几乎在同一个水平上,即便是领域不同,但鲁信还不至于强求这个。
选择这几个学校的话,他可以确定只要自己努力学习,不出意外的话就可以顺顺当当地前进,即便是不能拉近距离,也不至于被抛开更远。
但是师友逸最后的补充却让他迟疑了。
星空大学的建设几乎是在他们这一届高中生眼皮子底下进行的,山间每日来来往往的车辆和施工队,以及高考前频繁进场的那些运输卡车,都能够看得出来星空集团在建设星空大学这件事上下了血本。
如果说星空大学未来很有潜力,他是信的。
只是这个潜力究竟能有多少,他实在是无法确定。
毕竟师友逸说话的时候遮遮掩掩,一副不能说的为难样儿,他也不能强行让人违反规定。
剩下的学校里面选哪个区别都不大,他现在就是在选星空大学和其他随意某个学校之间纠结。
这一纠结,就纠结到了报志愿之前。
最后,他还是耐不住自己内心的好奇,偷偷回了趟学校,找自己的班主任罗梅去打听消息。
毕竟都是一个学校体系下的人,不管怎么说,罗梅对星空大学的了解总是能比自己多的。
罗梅在高一的时候还被他们班上的学生们起过罗刹的外号,只是三年相处下来大家其实都清楚,罗梅本身是一个对于学生很负责的好老师。
只是她脾气上稍微有点暴躁,管理严格加上不会说几句好听话,所以才会在学生们之间落了这么个第一印象。
但三年下来,无论是班里的谁出了问题,罗梅都能够轻易地发现然后解决,这三年里面,他们班除了最开始他们宿舍闹出的那场意外以外,谁也没有掉过队。
即便是因为鲁信而在校长面前丢了脸,罗梅也从来没有挟私报复过,只是在对他的管理上做的更细致严格了一些,为的就是防止他们这些有“前科”的学生重蹈覆辙。
有这样一位老师,鲁信觉得自己其实还是挺幸运的。
所以他相信,只要自己去问了,罗梅一定会给他一个自己能给出的、最清晰的答案。
而且本身为高三学生们填报志愿答疑解惑,就是高三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们的工作,他来的虽然晚了点,但也属于正常范围内。
鲁信来的时候,星空学院里面又只剩下了每年假期都会常驻学校的老师们,这也是他第一次到教师宿舍楼下来。
不过两人的谈话并没有在宿舍楼下进行,罗梅带着他去了自己的办公室,然后进行了一次长达一小时的长谈。
如果只是咨询星空大学的情况,那显然是不需要那么多时间的,罗梅是直接将其他的几个候选项,以及以鲁信的分数选择哪几个专业更容易受到重视全部分析了一遍,最后才是星空大学。
但也是这次长谈,让鲁信彻底下定了决心。
他要报考星空大学化学院的材料化学专业!
虽然俗话都说生化环材四大天坑,材料化学更是占了其中的一半,但是任何行业只要做到顶尖,总是不缺工作和需求的。
鲁信对于自己的成绩有信心,对脑子也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