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在山里盖学校啊(489)+番外
显然,每个人都在想着趁机赚上一笔。
这样的繁荣阮星回看在眼里。
现在桐山市直通星空大学的轨道还没有铺设完毕,等到这部分完工之后,星空大学附近还将会诞生出一个新的商业中心。
十几二十万人的购买力绝对是恐怖的,更何况是大学生这个群体,对自己的金钱支出没有太大概念的学生占了大多数的情况下,这里绝对会是桐山县未来的热门地带。
不过这个未来的商业中心阮星回并没有打算自己牵头建设,而是交给了山溪镇政府。
双方也算是一路并肩走过来了的,从头到尾对方都没有给星空学院添过麻烦,阮星回本身也不是想要把所有利益都揽在自己怀里的人,自然不在意这一点点的退让。
至于山溪镇政府有没有实力完成这么大的工程?
那不是还有上级部门吗?
桐山又不是单单只在山溪镇的管辖范围内。
无论山溪镇能不能独立建设,把这个建议提交上去,都是一份功劳。
而且阮星回也是有私心的。
星空大学旁边不远处,在建的就是星空医院。
这也是一个规模不小的医院,在阮星回的预估中,等到星空大学医学院发展起来之后,星空医院求医的患者人数也不会少,逐渐就会成为一个新的医疗中心。
而但凡是牵扯到中心两个字的,体量都不会小。
星空学院的存在已经注定了这片区域将会聚集二十多万人,而如果还有一个规模相近甚至是相等的医院在附近的话,这里就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新兴的城镇。
一个城镇需要多少的基础设施配备?
医院,已经有了。
学校,也有了。
但是衣食住行、娱乐放松,这些方面都是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内容。
阮星回和星空集团这几年一直都处于资金+积分紧张的阶段,自然是不可能在这个时间抽调出来一部分的精力去搞配套设施基础建设的。
那这份工作,自然也就只能落在桐山市这边。
更何况,星空学院和星空医院的架势已经足够大,如果阮星回不打算当地主的话,以后的占地面积几乎就没有继续扩大的可能了。
配套设施的建成,占地面积也不会比星空学院小多少,而如果由桐山市这边来牵头建造的话,这份成绩,也完全可以算得上有桐山市一份。
以往星空学院打交道的大多都是师友逸他们,但这并不代表阮星回和市长没有接触。
只是因为星空学院的侧重点太明显,所以对方一直都没有办法多打交道。
但是现在有了机会,这份提点,也算得上是阮星回的一次无言的支持。
星空学院发展到现在,除了几次网络舆论和外来势力的纷扰之外,受限最大的就是系统本身,桐山市这边不仅没有给她使绊子,还在许多方面伸手帮忙了。
阮星回自然是乐意回报一二的。
不过,现在星空医院都还处于建设阶段,星空学院的学生数量规模初显,但还受限于学校内部,除了假期以外,暂时不会在学校附近晃悠,倒是还有建设的时间。
至于建设用的资金、人力、物力,这就不是阮星回需要考虑的事情了。
无声的默契下,一次心照不宣的合作就这么达成了。
阮星回像是什么都没有做一样,依旧专注于学校的建设工作之中。
星空大学的新生们终于已经到了报道的时间,开始像迁徙的候鸟一样,朝着星空学院的方向涌来。
由于星空路本身是环山建设、宽度有限,所以星空路上同时通行的车辆也是有限的,这样一来,即便是有不少的学生和家长都在往学校这边赶,能够同时来到大操场这边的人数也是有限的。
一趟大巴上面能够坐近八十人,而星空大学门口的大广场上,同时可以停下三十辆大巴,剩余的空间则是要留给学会说呢过和家长们活动,以及车辆调度周转使用。
也就是说,同一时间最多会有两千多人出现在新生报到处,去除掉家长的数量的话,就是一千人,分散到四个学院,也就只剩下两百多。
这个数字对于老师们来说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更何况这个数字实际上只是预估,上下波动都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而前一批的学生和家长们到达以后,司机会直接停靠在学校附近的停车位,引导大家下车并卸下行李,然后返回星空路入口处,去接下一批人。
因为这个时间段在星空路上的还有沿线村民们的各种小车,所以实际上往返一趟是需要一个多小时时间的。
不过车辆一辆辆接着来,一辆辆陆陆续续走,一般情况下还是不至于造成拥堵的。
发展了这么些年,星空路的入口处也早就已经变了模样。
特别是近两年,因为招生数量的迅猛增长,而星空路在开学和期末的时候又都会进行管控,学生、家长都只能通过校车往返学校和镇上,所以往往都会聚集在停车点这里。
但是随着人数的增长,原本只是随意停靠的路边显然是已经装不下这么多人了,停车点也就在不停地往外移动。
镇上也在根据情况扩建这一块区域,留下足够大的空地以便将来使用。
一来二去的,原本的一个小路口逐渐变成了一块空地、一个小广场、镇上最大的广场。
平时学校人流量不是特别大的时候,这个广场就是镇上居民们的户外活动点,甚至是练一些镇上的活动都会在这里举办,比如广场舞大赛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