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谁会在山里盖学校啊(502)+番外

作者: 你的雕鸽 阅读记录

事情进展的还算是顺利吧,鲁信在三个人里面留下了一个。

另外两个人,一个是更希望进入老师带队的项目,想要抓紧时间多学点东西。

另一个是和鲁信本身的性格并不太相符,鲁信担心以后容易产生矛盾,就婉拒了他。

组里只有两个人,显然是不够用的。

别看鲁信和小杜两个人就能撑起来一个小组,但那也要看人家小杜是什么水平。

怎么说也是材料化学专业的讲师,即便是在讲师队列里,小杜也是距离副教授等级最近的一个了。

即便是这样,在完成了第一个项目之后,后面两个项目里面,鲁信和小杜两个人还陆陆续续招了好几个人进组,才算是扛起来了整个担子。

而对于现阶段的鲁信来说,整个实验组想要像以前的效率那样运转起来,至少还需要五个人才行。

现在来了一个,那就是还差四个人。

他就只能继续等待后台里出现新的人选了。

毕竟既要专业方向符合需求、又要有一定的水平、还要和小组成员性格相容,这样的要求实在是不低。

这种情况下,鲁信很难再去考虑成员的实验水平,首先把小组拉起来,技术水准之类的,进组之后再提升吧……

也不知道今年的新生里面,能不能多几个期中考试之后就能有进组资格的人。

但是中间这一段时间,鲁信也没有闲着。

他新招进组的同学名叫萧年。

进组第一周,鲁信带着萧年一起熟悉了一下实验室的环境以及项目内容和研究方向,算是熟悉业务范围。

然后就拉着人一起开始对课题进行了研究。

他们接到的项目资料里面有最终目标,也有一部分研发方向上面的提示,两个人现在要做的主要就是顺着这些提示去寻找达成目标的路径。

材料学本来就是一件挺讲究玄学的事情。

有的时候人运气好,可能没做上几轮实验,就能从一堆的候选项里面抽中了需求的那个,就像是去年寒假前的鲁信。

有的人也可能是手黑,即便是只有五个选项,都能把正确答案留到最后。

鲁信他们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首先寻找各方面的可能性,找到几个备选项之后,就可以一边做实验、一边寻找新的可能,这也是最节省时间的方式。

而且他们现在人手太少了,项目压力实在是不算小,计算方面又只有鲁信一个人有经验。

现在项目组里面只有萧年一个人还好说,他还可以一对一辅导,等后续的四个人来了……他想想都头疼。

倒是如果能趁这一段的空档期把萧年的基础带好了,他以后也能稍微轻松点。

想到这一点的时候,鲁信就想起来了自己的室友于恒。

他当初也是被小杜丢给了自己来带入门,像极了鲁信现在在打的主意。

时间就在他们这一对一辅导和探索的过程中逐渐流逝了,转眼就到了十一月份。

月初的时候,学校外面传来了喜讯。

代表国家出战世锦赛的路子晨,顺利在世锦赛上拿下了两枚金牌!

不仅带着国家队重回百米冠军的位置,还额外斩获了一个原本弱势的五百米金牌!

获得金牌当天,学校里的学生们就有人把这个消息转发到了校内论坛上,而星空大学的官方账号也飞速地转发通知了这个好消息。

甚至就连星空大学体育学院的山脚下,都不知道是谁给拉起了贺喜的条幅,红彤彤的,看起来还挺喜庆。

路子晨的这两枚金牌,对于田径队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今年田径队出战世锦赛的一共有27人,带回来了8金2银1铜的奖牌,路子晨一个人就占了其中的五分之一,可以说是整个田径队的关注焦点。

要不是因为路子晨坚持自己教练的训练方式更加适合自己的话,只怕是早就要被国家队的教练给挖到自己碗里来。

不过国家队本来就是借调模式存在的临时组织,每逢大赛才会成立,平时运动员们都是挂靠在各省省队名下的,等到备赛期,才会拉人进组。

路子晨就连在省队都是只挂名不训练的模式,更别说是在国家队。

原本这是不符合规定的,不管是哪个天才,在备赛期的时候都要统一到国家队驻地进行集训,路子晨一开始的时候还被国家队的教练谈话过。

但是后来,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甚至还有人接到通知,说等到这个赛季结束了,要他们去星空大学体育学院交流学习。

教练们:……

行叭……

总之就是,路子晨的训练成果完完全全都是在自家学校老师们的监督下获得的,所以也就格外的引人注目。

国内知名的体育学院数量上本来就不多,能够培养出世界冠军的更是没有几个。

一般情况下,世界冠军们都是先拿了冠军后入学,有的人甚至是通过成人高考或者特招的方式进入的大学。

能称得上一句培养冠军的,也就只有那几个顶尖的体院。

现在,多了一个星空大学。

路子晨回来的很快,比赛完第二天就回国了。

只是中间又有庆功宴和一些别的宣传工作,愣是耽误到了期中考试的时候才算是回到了学校。

要不是有期中考试这个由头在,只怕他现在还回不来呢!

期中考试结束后,学生们就进入了短暂的放纵期。

因为半个月后就是校庆了,所以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星空学院学生们最期待也是最放松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