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在山里盖学校啊(527)+番外
“你是……杨初医生?”
徐梦迟疑了。
不是他以貌取人。
实在是这样巨大的成果,以杨初现在的年纪,并不像是他能做出来的样子。
医学生,即便是一路开挂,本硕博连读,也需要八年的时间。
就算天赋异禀,对方十五岁上大学好了,博士毕业也要23了,再加上实习、规培、轮转等等程序,一般来说,怎么也要三十左右才能有独立看诊主刀的能力,他再怎么逆天,也要二十五六才行。
可是眼前这个人看上去……也不像是已经二十五岁的人啊……
这么一个大项目,想要出成果,从头到尾怎么也要个好几年。
三十岁往上都能称得上是医学紫微星了,四五十岁才是他们概念中认为的最可能的年纪。
所以,杨初这二十出头的脸,怎么看都不像能干出这番大事的人,徐梦这才有此疑问。
“是我,徐教授好。”
杨初对于徐梦的迟疑并没有什么反应。
事实上,从他被抽卡出来以后,就已经遇到过很多次这样的情况了。
毕竟他一张二十岁的脸却顶着教授职称,怎么看都让人觉得不对劲。
包括前段时间招志愿者的时候,最开始大家也都不信任他,后来才在他的实力证明之下认同了他这个主刀医生。
其实他给自己的这个壳子设定的年纪也不算小,三十多了。
但是没办法……脸太嫩,一看就不是患者最信任的哪一种。
这他就没有办法了。
“哦,你好。”徐梦点点头,有些唏嘘,“你的论文我看了,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虽然杨初表现地很沉稳,但是就凭这个面向,应该也是不超过四十岁的人。
在他这个年纪的人看来,自然担得起这五个字的评价。
“过奖了,这位是?”杨初笑着谦虚了一句,转而看向了他身后的人,有些疑惑。
徐梦他是知道的,投稿论文之前也查过《医学》的资料,自然认识这位主编。
但是身后这个他就不认得了。
“杨教授你好,《医学》编辑,晏霜辰。”
“你好。”杨初点了点头。
住院部人来人往的,虽然这一层人很少,但这才两三分钟的工夫,他就已经注意到身边来来回回过了好几个志愿者家属了。
显然,这里并不是说话的地儿。
冲着几位家属点了点头,杨初做出个引路的手势:“我们去办公室说。”
徐梦自然也是明白的,点了点头,三个人一起往办公室走。
办公室就在同一层,因为最近最紧要的事情就是渐冻症临床试验,所以杨初最近就直接在这里驻扎办公,其他方向上的工作大多数都已经交给了其他人去做。
但也只是一个临时办公点而已,不算大的办公是里面个人物品并不算多,除了两个水杯和一些文件夹之外,属于杨初的东西并不算多。
拉了两把椅子让他们坐下,杨初给两人递了杯温水,然后就针对论文展开了讨论。
虽然整个治疗方案所涉及的器材、药物都不是由杨初来研发的,但是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却是由他来实操,这个时候讲解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但药物和器材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在初步的讨论完成之后,徐梦又提出了能不能见一见研发药物和器材的人。
这一点问题不算大,但毕竟这个领域已经涉及到了星空大学的研究部分,还有很大的可能要进实验室。
杨初作为教授,自然是有资格出入的。
但是徐梦和晏霜辰只是外人,想要进实验室参观的话,还需要上级的许可。
又因为项目涉及到了阮母,所以,这份申请,打到了阮星回这里。
正坐在一边喝茶的晏霜辰无意间瞥到了屏幕上显示的名字,顿了顿。
阮星回很快就同意了杨初的申请,但是仅限于对应区域,不能私自到其他试验区域活动。
一方面是因为,实验本身就不都是安全的,外来人如果惊扰了正在进行的实验,指不定就会发生点什么意外。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星空大学实验室里面的秘密任务可太多了。
渐冻症技术研发完毕之后,实验室已经回到了正轨,开始对原本已经暂停的实验进行重新启动和研究,其中有不少都是涉及了未来发展的项目,自然是不能被泄露出去。
徐梦听完要求,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既然双方已经达成了一致,那么就没有别的好说了,一起往学校走去。
因为有杨初的证明,外来访客登记进行得很顺利,一行三人很快就到了实验室内部。
他们是直奔渐冻症实验室去的,中途也没有遇上什么人。
仔细参观过实验室之后,徐梦又和研发团队的领队分别聊了聊。
最后长出一口气。
“真是了不得的发明啊。”
看着杨初过分年轻的面庞,再想起来刚才见到的、也没有比杨初大多少的研究人员,徐梦不由得发出了感叹。
“你们学校的科研团队,是我见过的,平均年龄最低的,没有之一,都是少年英才啊!”
“大家都很努力。”杨初笑着客气了一句,带着两人离开。
已经确认完自己想要确认的东西,徐梦就放松了不少,有了闲聊的心思。
晏霜辰也时不时地搭一句话,三个人就这么边说边往外走。
地底的通道都是靠着灯光进行照明,晏霜辰也不知道他们走到哪里了,突然听到了额外的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