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在山里盖学校啊(544)+番外
老师们都觉得这样下去不行,不能轻易地被其他学院给比下去。
但是艺术成果对于社会推进意义远没有医学、农学之类的大,所以对于星空大学艺术学院的师生们来说,如果想要“突破”,就必须要搞大动作。
为了能够得到预想中的成果,几乎所有的艺术专业都联合了起来,制作出了一个大型的节目。
或者说,晚会。
这台晚会大家准备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从故事剧情、到歌曲和音乐创作,再到舞蹈编排,全都由师生们共同完成。
为了能够顺利地完成这个作品,学生们用去了许多的休息和课余时间。
平时除了上课以外,各自根据专业和分组,与不同专业的师生对接,努力完成自己所属的这一部分。
整个艺术学院的学生几乎都被圈进了这一场晚会的制作班底里,甚至还拉了隔壁工程学院不少土木工程专业的同学来帮忙制作道具。
土木工程学生们:不是……我们真不是干这活儿的专业
艺术学院师生们:没有比你们更合适的了,上吧上吧。
就这样,在上万人的合力工作下,创作历时8个月,拍摄历时2个月、跨越天南海北,连后期都做了一个月的晚会,终于在众人的期待中呱呱坠地了。
这台晚会是以历史文化为核心,将本国的民族文化融入其中,以传统审美为底色,取其精华。
是一场完全以国家文化为底蕴制作出的晚会。
虽然时长不算长,总共也才一个半小时,但却倾注了上万人的心血。
而从晚会筹备的最开始,这份礼物的上线时间就已经确定了下来——团圆节。
这是传统节日,也是除了新年以外最重要的、阖家团圆的日子。
更是在传统文化中,留下笔墨最多的日子。
团圆节当天,星空大学的官方账号将这场晚会的视频发到了网上。
星空大学和星空医学院本就因为渐冻症的问题而备受关注,在这个节骨眼上发出的任何一条信息都会引起大量的围观。
也使得这场晚会在第一时间就获得了大量的关注度。
精致、典雅的布景,优雅美丽的画面,恰到好处的镜头语言,无不在为这场不像是晚会的晚会助力。
视频发布的时候是中午十二点,午饭时间,也是许多人的空闲时间。
对于不少人来说,这样的时长看完以后正好开始做下午应该做的事情。
但是那种带着令人回味余韵的故事,却在不少人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于国内的大家来说,这是一场关于传统文化之美复苏的节目。
但是对于关注着星空学院的海外人士来说,却是一场从未见过的视觉盛宴。
《天涯》上线两年了,由于背景是以古代大争之世作为原型,游戏的建筑风格、服饰礼仪,全部都是按照当时的环境来的。
在这个游戏中,许多外国玩家已经见识了很多以前从未见识过的传统特色和美丽。
但那都没有当下这个节目这么美。
游戏里的美,是将所有的底蕴和内涵全部置于细节之中,有的一眼就能看见,有的却需要仔细观察。
但是晚会却是将这些美全部集中起来,放到一起,然后错落有致地把它们突出、放大。
这样一场长达一个半小时的盛宴下来,很难有人不为之陶醉。
于是,团圆节晚会就这么在海内外传播开来。
这场完全由星空大学独立完成的节目,如它的设计者最初所想的那样,为学院扬了名。
至少,从这一刻开始,星空大学艺术学院绝对不会再被认为是一个为了保证综合性院校专业完整性而设置的一个添头了。
他们也有自己的特长和有点。
也能创造出让世人震撼的成果。
和艺术学院选择以晚会形式搞事情不同。
农学院公布的研究成果就显得有些振聋发聩了。
他们……一次性搞出了一本论文集。
对……把大家的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装订成册。
搞了个论文集。
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但凡是搞科研的人,都觉得他们是在胡说八道。
但是等到看到了给论文集作序的人之后,大家又不约而同地噤了声。
袁恒礼和黄树远。
这两个人,已经可以说是国内农学领域毫无疑问的佬中佬。
一个,负责农业司的全部工作,掌管全国上下的农业事物。
一个,负责管理农科院,是农作物研究领域的顶尖大佬。
这两个人联合出手,能是闹着玩的?
再一看农学院公布出的论文集目录。
从常见农作物增产、抗病虫害,到水果蔬菜等其他食材的不同口味、特性,这本论文集里几乎都有涉猎。
虽然论文的数量总共也就20篇,无法完全覆盖到整个农业领域。
但是这样大批量的研究成果,显然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的。
如果不是单个农作物的非极限方向发展对于整体影响不算特别巨大的话,单单只是这一本论文集,就能够将星空大学农学院送上神坛。
可即便是如此,论文集的预售数量也在飞速增长着。
还有无数的网友等着专业人士来给解答,这本论文集里面到底都得出了什么成果。
农学院都出成果了,其他学院自然也不能闲着。
计算机学院除了游戏上面的研究以外,还和自动化工程专业搞出了全智能的机器人工厂、和海洋工程专业搞出来了个深海探测机器人、和通讯工程专业搞出来了可以应用于个人终端上的全新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