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在山里盖学校啊(545)+番外
前两个或许在大范围应用上面不显山不漏水的。
但是最后一个,却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成果。
简单形容一下,就是,他们把全息技术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和“阉割”,然后与通讯软件相结合,实现了一个新的突破——
突破后的个人终端,可以在安装软件之后与人进行面对面模式的通话。
在这个通话模式下,通话双方的人都将会在对方身边投影出一个全息形象。
也就是说,除去没有真实触感以外,双方几乎就像是在线下见了面一样。
这项技术的突破,也是计算机学院对于全息技术应用领域的一次全新探索。
虽然看起来对于行业影响不大——毕竟个人终端已经变成了近几年里大家更换通讯设备时候的首选——但是对于未来却有着不小的影响。
试想一下,实时电话都可以进行全息投影了。
那么,直播呢?
还有那些网络视频之类的存在。
是不是就可以身临其境一样,近距离观看。
全息都已经有了,那么是不是有一天还可以继续发展出来能够闻到气味的技术?
虽然目前这两项都已经在《天涯》和《只要活得久我什么都能见到》这两个游戏里面变成了现实。
可那毕竟是要依托于制作精密的全息头盔、以及拥有庞大数据库的游戏后台。
个人终端能否扛得住、如何开发,都还是一个未知数。
除了他们这些可以公开的成果,还有不少保密成果。
比如,石油工程专业搞出来的新型勘探技术、动力工程专业开发出的能源转换效率更高的方式、化学院搞出来的新型航天化学燃料……
自打九月份开学以后,星空大学的官方账号基本上就没怎么歇过。
几乎就是在以每隔一周发布一次信息的频率向外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到最后,无论是什么专业领域的人,都快要养成每周一去看一眼星空大学的最新消息的习惯了。
成果发布足足进行了三个月的时间。
而最后一次的成果发布,却是一次直播——渐冻症治疗技术二期临床实验成功。
这个时候,已经是年底。
二期实验的100名志愿者目前还在院的人数仅剩下5人,也是最开始的时候病情最为严峻的五个人。
但是在治疗到了尾声的阶段,他们现在都已经可以自主行动,只是肢体上略微有些缓慢,但并不影响生活。
只要再进行一两个月的维持性治疗,就能够重新融入到正常人的生活状态中去。
成果发布会破天荒地进行直播,就是想要更为直观地向大家展示病人们的情况。
同时也是对外界质疑的一种回复。
在这次发布会上,星空大学医学院和星空医院代表联合发言,针对外界的疑问做出了以下几点回复:
首先,治疗全程会对外公开,等到三期临床结束之后,星空医院将开始分批接受神经外科方向医生们的学习申请,进行技术指导。
其次,渐冻症虽然被攻克,但并不代表这个技术就是万能的了。没有基础疾病、养护得当的患者大多可以在复健计划的支持下顺利恢复健康,但本身有基础疾病或是肢体坏死等问题的患者,不在此列。
最后,招募三期临床试验的志愿者。
其他还有一些零碎的专业问题这里不做赘述。
从这一天开始,星空大学医学院以及星空医院的对外电话,几乎就没有停止过响动。
渐冻症患者在世界范围内约有七十万人,大多数人都无法担负起治疗费用,只能等待病魔将自己吞噬。
三期临床试验和之前一样,也是不需要患者付钱,由研究机构承担资金花费。
又经过了前面两期的实验,技术上的安全性还是有一定保障的。
于是,不少人都想要拼一拼。
打电话来的人大多都是想要报名三期临床试验,还有一少半则是抱着一丝希望来打探一下,星空医院这边对于其他的绝症是否有研究进度。
因为出了这么个没想到的岔子,星空医院不得不又对外招了三名话务员,专门负责接电话,尽量不要影响求救电话的录入、。
三期临床试验暂定于年后开始,现在报名,中间还有一段筛选的时间。
这一次挑选的时候,可选项就比之前多多了。
阮星回特意叮嘱了杨初,在遴选合适人选的时候,适当地对家庭条件艰难、尤其是壮劳力倒下了的家庭进行倾斜,但是其他原则保持不变,不要影响各种前置条件的比例,避免临床试验结果出现偏差。
阮母也报了名。
但她是编外人员。
虽然和三期实验志愿者们几乎同时期进行手术,但并不在实验队列里。
她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很久了,也期待了很久。
所以即便是阮星回和阮父还想要劝一劝,却也无法改变她的想法。
甚至不能阻拦她成为三期试验的第一例手术。
终于得了手术的消息,阮母连过年的时候心情都好极了。
整个人都是精神焕发的模样,让不少人都误以为她最近家里有什么喜事。
当又一次听到有人问她“是不是你女儿谈对象了”的时候,阮母终归还是忍不住了。
阮星回这些年来一直都扑在学校工作上,甚至都很少离开桐山范围,有时候忙碌起来,一两个月都不出星空学院范围内的事情也不算少见。
更别说是找对象的事情了。
笑死。
身边除了下属和阮父,一个异性都没有,上哪里谈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