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菁菁来劲了:“要是没定的话,我们厂就别发国光了,发红香蕉(注苹果品种,也叫红星苹果)吧,少一点也行啊。”
她这么说,是因为红香蕉价格贵,要三毛四一斤。
可一分价钱一分货,人家贵有贵的道理。
红香蕉是真的香,你放一个红香蕉在柜子里,打开柜子门,香气扑鼻就而来。
那种浓郁的果香味,当真迷人。
薛琴要翻白眼了:“你想得美啊,红香蕉九月份就熟了,怎么可能保存到现在?”
司机跟着遗憾:“要是咱们国家跟外国一样,到处都是那种冷鲜的保藏库就好了,想什么时候吃红香蕉都有。”
他也觉得红香蕉的味道要比国光好。
薛琴翻了翻眼睛:“再等二十年吧。”
叶菁菁却一本正经道:“其实也未必需要冷库。”
司机来了精神:“不用冷库用什么呀?”
叶菁菁笑了:“你们忘了吗?人家北方人贮存大白菜,挖个地窖可以吃一冬天呢。”
司机下意识地摆手:“我们这边又挖不了地窖。”
然而薛琴已经炸毛了,眼睛珠子狠狠瞪着叶菁菁:“你又想打防空洞的主意!我告诉你,不许想!”
哟,这姑娘今天反应真快。
叶菁菁却半点不心虚:“为什么不能?空着也是空着。”
薛琴急得跳脚:“你忘了,防空洞是准备打仗用的。都被占了的话,打仗的时候怎么办?”
司机也在旁边附和:“就是,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
从1969年到现在,整个西津市的防空洞工程都没停下过。大家是时刻做好了打仗的思想准备的。
叶菁菁认真地强调:“就是因为要打仗,所以我们更加应该把空着的防空洞,拿出来储存水果呀。”
她伸手指了指国光苹果,眼睛盯着两位同事,“上甘岭上面一个苹果的故事,你们忘了吗?打仗的时候,人多家少,防空洞里面也是要吃要喝的。来不及带吃的喝的进来时,水果能救命呀!”
薛琴和司机还真被她给说得哑口无言,都找不到话来回。
甚至司机还点头表示赞同:“确实应该存点吃的。”
薛琴张了半天嘴巴,终于找到一个理由反驳:“防空洞都被占满了,到时候大家逃生还有地方待吗?”
“那就空出一部分地方来呀。”
叶菁菁掰着手指头规划,“三分之一的地方当成脚店,三分之一的地方贮存水果,再空三分之一。”
她想的挺美,“这样大家躲进去,老弱病残扛不住的,还有地方可以躺下来休息。”
司机听的直点头:“对对对,这个好,生活抗战两不误。”
薛琴实在找不到话来回绝,只能嘀咕:“脚店是有人住,仓库租给谁呀?人家食品店难道就没挖防空洞?”
怎么可能呢?
人防工程是全民行动,家家烧砖户户挖洞。大家不仅由单位组织挖,各个居民区,哪怕只有老人跟小孩,同样能挖几百米的防空洞。
毫无疑问,食品公司一样会挖。
人家有自己的防空洞,为什么要租纺织厂的用呢?
司机双手一合,乐了:“小薛书记,你就放心吧。只要咱们厂肯对外出租,保准有人过来租。”
谁租啊?卖水果的呗。
这些年,官面上虽然还是严格地执行计划经济政策,但实际上比前些年已经松动许多。
比如说收水果吧,前年司机为厂里去人家果业队拖水果的时候,就发现有商贩直接去收水果了。
这些商贩运了水果,难道不需要地方贮存吗?他们十之八九是没单位兜底的,只能自己想办法。
纺织厂的防空洞要是肯出租的话,商贩们笑都来不及。
司机打起了包票:“放心吧,咱们厂要是租,我给厂里找人来租。”
叶菁菁又在旁边加码:“防空洞跟房子一样,一直没人待着就没人维护,就会垮。要用起来,才不会浪费了。”
薛琴被他们说的心烦意乱,下意识地摆摆手:“好啦好啦,我汇报领导就是了。”
她还是要泼冷水,“别抱太大希望,我感觉这事儿悬。这可是防空洞!”
她是干部家庭出身的,十分能共情领导干部的不容易。
有的时候吧,你明明是好心,想多为国家做点事儿。
可多做多错啊。
一旦被人抓住小辫子小题大做,那你就完蛋了。
与其冒这个风险,不如不做。
叶菁菁撺掇她:“咱们这也是积极响应西津革委会的政策,为社会安定和谐做贡献。”
她伸手往厂门口的方向虚指了一下,“大晚上的,那么多人没有地方住,万一出事儿怎么办。”
她着重强调了一回,“你别忘了,有不少是女同志呢。”
薛琴瞬间想起了之前他们聊的话题。
想想看啊,大冬天的晚上,一个女同志在街上瑟瑟发抖。
这时候来了一个人,开口蛊惑她:“哎呀,同志你好可怜。这么冷的天你怎么吃得消啊。走吧走吧,去我家凑合一晚上。”
女同志能扛得住诱惑?
可谁又能打包票,确定蛊惑人心的究竟是人还是鬼呢?
要是他(她)心怀叵测,到时候卖菜的女同志被糟蹋了,又该怎么办呢?
薛琴想到这儿,浑身汗毛都竖起来了,下意识喊了一声:“不行,不能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