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288)
中年大婶见有顾客,连忙笑脸相迎:“小姑娘买面包吗?我这面包价格便宜还好吃呢。”
见孟箬不说话,大婶又继续热情地推销自家产品:“思甜烘焙坊知道吧,上过电视的,在福宁街开过两家店。”
这时,要是一般的路人则会好奇地问:“那你家跟思甜烘焙坊有什么关系吗?”
大婶就会拿起袋子说出她和思甜烘焙坊的关系。
但面前的小姑娘像是很不给面子似的,一直不说话。
这种话少的顾客她也不是没见过,就也没在意。
随即,大婶见孟箬眼神落在她的塑料袋上,便连忙拿起旁边的塑料袋,指着袋子上的“思甜烘焙坊”。
“小姑娘,你看这上面的字,我们这小摊里的面包都是从思甜烘焙坊里出来的,”她说道,“因为小摊车不需要昂贵的房租,所以我们这的面包啊,是同样的质量,更实惠的价格,店里卖一块五的,在我这里只要五毛。”
孟箬愣愣地看着中年大婶手中的袋子,还是一句话没说。
他们店目前的包装袋有两种,分别是蜡纸和普通的塑料袋。
遇上需要特殊包装的面包,店里的服务员会先包上一层蜡纸,然后再装进塑料袋中。
其中,蜡纸和塑料袋上都印有“思甜烘焙坊”这五个字。
这是她让印刷厂帮忙加工的,好跟别的店做一个区分。
她之前特地观察过,几乎所有的面包店,用的都是最普通的塑料袋。
当初她在丰州市开店的时候,用的也是那种寻常的塑料袋。
她现在是想让思甜烘焙坊在顾客心中,形成一个品牌的标识性,以后吃面包首先想到的就是思甜烘焙坊。
所以,她才在塑料袋这种细节上下了点功夫,特地找印刷厂把店名给印刷上去,以便和别的面包店区分开来。
显然,只下这么一点功夫是不行的,因为可仿制的成本太低,反而容易让投机取巧的人钻空子。
就比如说面前这袋子,乍一看好像跟他们店的袋子没什么两样,但仔细对比还是能看出一点区别的。
但问题是普通的顾客并不会仔细对比,顾客只要一看到袋子上的店名,便会下意识觉得这面包就是思甜烘焙坊的。
长此以往,仿制的劣质面包挂着思甜烘焙坊的头衔,一定会拖垮品牌的名声。
见孟箬一直不吭声,大婶在心中狐疑,心想这小姑娘该不会是个哑巴吧。
这时,孟箬勾唇笑着问道:“大婶,你说你这里的面包都是从思甜烘焙坊出来的?”
“是啊,小姑娘,”大婶点头,“我还能骗你不成。”
孟箬继续笑着道:“可我就是思甜烘焙坊的老板,我怎么不知道这事?”
大婶一听这话,脸色一变,狐疑地看向她,好像在判断孟箬说的这话是不是正确。
随即,大婶决定不再理她。
“小姑娘,你要是不买面包就赶紧走吧,”大婶朝她挥挥手,不耐烦道,“别耽误我做生意。”
孟箬在心里冷笑,还耽误你做生意,今天我就让你这生意做不成。
她并没有离开,而是站在原地拍手,边拍手边冲着两边的路人喊:“大家过来看看了,这个小摊卖假冒伪劣产品啦。”
“这个小摊的老板,随便搞来个袋子就冒充人家的面包。”
两旁的路人听见这边有动静,瞬间便围了过来。
大婶见势不好,立即便想推着车走。
孟箬连忙一把抓住小摊车,不让大婶走。
“大婶,你跑什么,”她冷笑道,“你假冒伪劣我们店的产品,我待会儿还要把你扭送到派出所呢。”
其实孟箬知道这种小事,把她扭送派出所,估计也没什么用,最多警察同志教育她几句,让她别再这么干了。
她之所以这么说,就是想吓吓大婶,看大婶慌不慌。
大婶一听孟箬要把她送到派出所,还真慌了,立即求饶道:“对不起小姑娘,是我鬼迷了心窍,我保证,保证以后一定不这么干了,你就放过我吧。”
她也是看孟箬的面包店生意好得出奇,而自己小摊的面包一天也卖不了几块钱,才想到冒充这个办法的。
没想到还真有效,一天卖出的钱跟以前比,直接翻倍。
于是她的胆子也愈发大起来,直接将小摊摆在了福宁街的路口,光明正大地蹭思甜烘焙坊的热度。
结果倒霉地撞上老板了。
旁边的路人一听,这个大婶还真搞了假冒伪劣的事,顿时都对她嗤之以鼻。
这时候,人群中还站出一个人。
“这家就是假冒伪劣,”那人义愤填膺道,“我在思甜烘焙坊的店里买过几次面包,店里的面包和她摊子上的面包完全不一样。”
“前两天我路过摊子的时候,好奇瞅了一眼,听这个大婶说她家面包都是从思甜烘焙坊出来的,还纳闷呢。”
“思甜烘焙坊的面包做得精致漂亮,跟她家面包完全不一样,怎么会是一家出来的呢。”
“原来是这个大婶在搞假冒伪劣啊。”
女同志说完,又看向孟箬,随即认出她来。
“你就是思甜烘焙坊的老板吧?”女同志问。
“我记得思甜烘焙坊的女老板长得可漂亮了,所以有点印象。”
孟箬点头:“是,我是思甜烘焙坊的老板。”
“原来是搞假冒伪劣产品被老板给抓住了啊。”人群中另一人说道。
顿时,大家纷纷谴责起这个大婶。
好巧不巧,人群中还有人认识大婶。
“咦,这不是福宁镇上老吴家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