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红火小日子(151)
当陆承泽再次找他时,毛文武便没有再拒绝,反而总是带陆承泽去喝酒听曲,趁他醉酒时打听宋县令的事情。
陆承泽本就是为了搭上毛文武这条线,见他上钩,便假意装作醉酒,透露了不少宋县令的安排,叫毛文武尝到了甜头。
这一个月来,毛文武越来越信任陆承泽,陆承泽也掌握了一份,跟毛文武私下勾结的名单,奈何一直没有邓元昌的消息。
宋县令心有抱负,一心想为民谋福,造福一方百姓。
只是不管是修桥铺路,开办学堂,还是帮扶百姓,每一桩每一件事都离不开钱。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是没有钱,什么都做不了。
一日找不到邓元昌,便一日找不到丢失的银子,没有银子,如何大展拳脚,如何改变平阳县的现状,如何叫百姓吃饱穿暖。
正因为这样,不管毛文武如何猖狂,宋县令仍旧没动他。
“再等等,一旦我们找到邓元昌的消息,立马将毛文武抓起来。”宋县令心中亦是万般滋味,他还有许多公文要处理,说完便要走。
走到门口复又停住:“奎子,救一人还是救百人甚至万人,若是你,你当如何?”
他当如何?
孟奎心想自然是选择救人多的,因为他想救的那一人,或许也在那百人,万人之中。
他明白的,他当然明白大人的苦心与无奈,他只是心中不忍,只是心中怒火难以发泄。
“奎子,走吧,接下来还有事情要坐,这会还不到时候。”陆承泽狠狠吐了一口气,压下心头怒火。
他们几人中,若论谁最想将毛文武绳之以法,那这人一定是他。
这些日子,他跟毛文武逢场作戏,见过不少毛文武一行的恶劣行当。
毛文武那帮人,欺凌弱小,逼良为娼,霸占他人家业,弄得好些人家破人亡。
这些人也不是没来官府告过,可上任县令在任时,邓元昌在县衙可谓是只手遮天,便是有人状告,也告不到县令面前。
相反还会被威胁迫害,久而久之县里的百姓便只能顺着毛文武那群人。
如今只等找到邓元昌,找到丢失的银子,那些为非作歹的恶人便能一块处置。
这天之后,没过多久,终于叫陆承泽发现了邓元昌和银子踪迹。
原来邓元昌那厮一直躲在群芳楼里,毛文武在群芳楼有个相好,名叫柳梅。
两人好了有三年了,毛文武隔三差五就要去群芳楼一趟,平日里也常带东西送给这相好。
陆承泽无意中发现,毛文武带给柳梅的东西里,竟然有男子的物品。
他觉得不太正常,起了疑心,便私下探查了一番。
第136章 心急如焚
一查之下,方才得知柳梅其实是邓元昌的相好。
邓元昌自视为读书人,不愿将这事宣扬出去,毛文武便主动替兄长打起了掩护。
上任县令事发后,邓元昌躲进了群芳楼,一个风月女子的屋子,不会有太多人关注。
找到邓元昌藏匿之处后,宋县令仍旧按兵不动,嘱咐人暗中盯紧毛文武一行人的动向,半月之后,终于找到丢失银子的下落。
怪不得先前抄家的官员,挖地三尺也没找到银子,那丢失的银子,竟是被铺在了上任县令府里的鱼池里。
找到了银子,宋县令再不拖延,直接命手下人抓捕毛文武等人,并言只要不将人打死,伤得多重都无妨。
自然是不能轻易就叫邓元昌和毛文武等人死了,此等恶人,不公开行刑,不足以平民愤。
有了宋县令这话,陆承泽等人揍起人来毫不手软。
想跑?
打断腿看你还怎么跑!
毛文武和邓元昌两人被打得最惨,不仅被揍得鼻青脸肿,面目全非,还打折了两条腿。
“大人,咱们什么时候回去接夫人来县里?夫人快生了,把她丢在镇上,你也放心得下。”将人抓回来,扔进牢里后,陆承泽一口气灌了好几杯茶水。
“你小子,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心思,你是想回去见你家清荷妹子吧。”宋县令一脸戏谑。
宋县令今日心情很好,一直面带笑意,整个人意气风发,完全不似前些日子那般一直蹙着眉头。
陆承泽半分没瞒着,他是真的着急,好不容易叫秋姨和二叔同意他的求亲。
他这一走就是两个多月,因着事态严重,他连消息都没能带一个回去。
万一二叔他们生气了,反悔了怎么办?
至少得先找机会回去一趟,将事情告诉清荷,解释解释他离开这么久的原因,再将两人的事情定下来。
“抓了恶人,找到了银子,这还不算完,还有一摊子事儿没处理,至少得把县衙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
“周家妹子端庄贤惠识大体,不会怪你的。”宋县令心里不是不惦记妻女,更何况他家夫人眼看就快要临盆,他也盼着早些与家人团聚。
听宋县令这话,一时半会还是走不了。
陆承泽顿时急了:“宋哥,我可比不得你,我的事情还没彻底定下,不能拖了。”
自从宋县令上任后,陆承泽一直都是恭敬地叫他大人,这会子都叫宋哥,可见是真的心急。
宋县令便不再逗他:“放心吧,不会叫你丢了媳妇的,再等五日吧。五日后你带几个人回去,替我将你嫂子和侄女接过来。”
陆承泽得了准话,喜不自胜,浑身上下都有了劲头,继续忙碌起来。
早些将事情做好,就能早些回去见未来媳妇。
自从那日得了宋县令的准话,陆承泽整日里忙得脚不沾地,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都在忙活衙门里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