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红火小日子(161)
凌氏才有空和刘氏私下里说说话,凌氏不想让亲家误会,主动说了玉娇大姑的事。
玉娇大姑,是谭德大伯的女儿,叫谭翠。
自小也是家里宠爱着长大,到了待嫁的年纪,家里怕她受委屈,给她挑了个家里条件一般的,就想着多带些嫁妆过门,婆家总不会委屈了她。
谭翠嫁的是村里刘家大儿子刘存山,刘存山家里条件一般,下头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全家一年忙到头也只够嘴里的嚼用。
刘存山性子稳重,又疼爱弟妹,孝顺父母,当初谭翠父母就是看中这些,才舍得将女儿嫁过去。
谭翠嫁过去后,夫妻俩感情不错,很快生了一儿一女,家里有了孩子,花销更大。
刘存山觉得不能再这样花媳妇的嫁妆过日子,便说要出来做点事情。
谭翠把自己的嫁妆拿出来给刘存山当本钱,那刘存山也有些本事,自己跑去进了货来卖,赚头还不小。
几年下来,刘存山賺了不少银子,家里弟弟娶了媳妇,妹妹也出嫁了,都说谭翠该等着享福了。
谁想刘存山从外头领回来一对母子,那孩子都两岁了。
谭翠接受不了,整日纠着刘存山闹,她越闹刘存山越护着那对母子。
家里人都劝谭翠干脆和离了,把孩子带回家养着,谭翠不愿意。
她说刘存山是靠她的嫁妆起来的,挣来的东西自然该是她儿子的,要是她和离了,不就白白便宜了那对母子。
凌氏叹道:“也是个苦命人,亲家母别怪她,她是担心玉娇,怪我没跟她说清楚亲家两口子的品性,才有了今天这档子事。”
刘氏性子爽利,不是个小气的人。
玉娇大姑说话不算好听,也是因为心疼玉娇,嫁女儿和娶媳妇的心情不能比,来日清霞出嫁的时候,她只怕连男方家里的耗子洞都想数清楚。
刘氏手一挥:“不碍事,都是一家人,我也有女儿,能理解玉娇大姑的心情。玉娇是我媳妇,她大姑心疼玉娇,我开心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怪她。”
总得来说,下聘这事算是顺顺当当地过了。
天气一天比一凉快,农家人也一天比一天闲。
天热的时候,家里家外忙着做生意,接着又是秋收,收红薯,把红薯下地窖。
清荷一直想把后山收拾出来,奈何家里人没腾出空。
她昨日跟她爹提了,想把后山规划出来,这么大的面积空着实在可惜,修整出来,那就是自家的后花园。
春日赏花,夏日纳凉,若是再种点果树,家里吃水果也不用愁。
她自己有自知之明,她的劳动力实在是不行,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出出主意还行,动手的活得靠她爹。
后山面积大,清荷舍不得她爹太辛苦,家里如今也不缺钱,又请了王长喜和唐家兄弟。
不过现在开的工钱是二十文一天,毕竟天气凉快了,又是农闲时节,家里也不过是些砍柴挑水的活,多得是人想出来找活做。
知道只叫了他们三人来,三人都觉得很高兴,特别是唐家兄弟,见东家没叫村里的人,反而叫了他们,打定主意干活的时候多下些力气,把活做细点。
后山修了围墙之外,只打了几个地窖,其他的东西还是原样,十分野趣。
说是野趣,其实就是杂乱,春夏看着还好点,一到秋冬,四处都是枯枝败叶。
先头后山还属于村里时,住附近的人常爱来捡些树叶杂草回去引火。
自从清荷家买了后山又加了围墙后,村里人也自觉地不来这边捡柴了。
后头山坡,清荷打算分成两部分,左边土肥,可以种些果树,今后吃水果方便。
来到这里后,她最想念的就是水果,乡下的地都得用来种粮食,没人愿意拿地来种果子。
果子就算能填肚子,也不能天天吃,还是种粮食更踏实。
大多人只是在院子里,或者屋子前后种上一棵果树,差的留给自己人吃,好的拿去换钱,就是数量少,难得碰上。
右边石头居多,不适合种植,清荷想把右边打造成一个小花园。
建个凉亭,搭个秋千,再种上些五颜六色的鲜花,等花开的时候一定很美。
后山上野草丛生,长着不少树,有大有小,这半年没人上来捡柴,那草都快比人高了。
不管是要种树还是修花园,先得把整个地方清理出来。
第145章 乡里乡亲
清荷平日里只在屋后转转,山坡的另一头她就没去过。
这会看着比清文还高的草,颇为震惊:“爹,草这么深,怕是人走进去脚都看不见了。”
周明远皱眉,抬手比了一下:“都赶上我胸口了,割起来都费劲。”
一旁的王长喜和唐家兄弟半点不觉得难,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
唐大礼更是笑着道:“东家,姑娘,这草长得又好又嫩,可以用来喂家里的牛和猪,鸡也能吃。”
喂家禽家畜?
这倒是不错,清荷望着仿佛看不到头的草。
他们家哪用得了这么多,这草又放不了多长时间,时间长了就坏了。
不过嘛,她家用不上,不代表别人家用不上,村里这么多人呢。
“长喜叔,我记得你家养了两头猪呢,你回去叫赵婶来割些回去喂猪,再劳烦你把这事传出去,就说村里人都能来后山割草,先到先得,割完就没啦!”
“哎,好,村里打猪草的人多,入秋了好多地都秃了,你赵婶每天天不亮就得出门去打猪草。”
王长喜笑得一脸褶子,刚要转身又停下,有些不好意思地道:“二哥,清荷,要不还是你们家就留吧,我来你家做工挣钱,还白拿你家东西,这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