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红火小日子(160)
嘿呀!这么多还没完呐!
家里几个壮劳力走过一会,清文才牵着一头肥羊赶上来,他身后是抱着一个红匣子的刘氏。
清文今日请假了没去上学,他人小,力气也小,太重的东西拿不动,刘氏安排他牵着那头羊。
结果羊死活要吃面前的嫩草,清文拉不动,只能等羊吃完了才牵着走,这一耽搁就落到了后面。
清文上了学堂后,性子依旧活泼,他牵着羊,一路边走边回应招呼他的长辈。
看热闹的村民看着眼前走过的孩子,有些回不过神来。
一身竹青色的长衫,头上戴着头巾,脸上洋溢着淡淡的笑容,瞧着跟村里整日在泥里打滚的孩子全然不同。
这是清文?
周明远家那个瘦瘦小小的儿子?
这变化也太大了,瞧着像是大户人家的有钱少爷一样,果然念书的人就是不一样。
众人将清文的变化归功于读书,不少人心里盘算着家里的钱够不够,要不要也送自家小子去认几个字。
“三叔,来了来了,周家人来了。”谭家本家一个小子,在村口瞧见三辆坐得满当当的牛车。
一看上头红通通一片,当即就明白是周家来下聘了,撒腿就往自家三叔家跑。
谭家这边知道人来了,立马打开大门,吩咐婆子准备好茶水糕点候着。
周家一行人到了谭家门口,并不急着进院子,还得请人唱聘礼,写聘礼单子。
大型物件唱完后,刘氏捧着红匣子出来,走到害羞的谭玉娇跟前,打开匣子,取出一根蝴蝶样式的金簪插在谭玉娇发髻上。
最后将手里的红匣子放在谭玉娇手上:“好闺女,好好收着。”
谭玉娇捧着匣子,心下感动:“多谢伯母,我会好好收着的。”
谭家唱礼的人上前看了看,朗声道:“蝴蝶金簪一根,聘银十二两。”
谭家的亲戚惊了一跳,这些聘礼得好几十两银子了。
能拿出这么多银子的,要不就是家里底子厚,要不就是看中谭玉娇,不管是哪一种,谭家人都开心。
谭德和凌氏更是喜笑颜开,周家大房的家底,他们是打听过的,能拿出这么多聘礼,多半是把家底都掏空了,这说明一家子很喜欢自家女儿。
凌氏眼里笑出了泪,打定主意给女儿的陪嫁多添几分,又催着女儿扶刘氏进屋坐:“亲家母,快进屋坐,你们一路走来,受了累了。”
“不累,不累,我这辈子从没今天这么高兴过。”刘氏顺手拉着谭玉娇的手往里走。
谭玉娇把刘氏扶到椅子上后,凌素把她打发回了屋,让她去陪家里的姐妹。
自家女儿脸皮子薄,这儿人多,待着这儿怕是不自在。
谭德这边安排了好几个后生招待客人,一个个小伙子簇拥着周家和刘家的人,请他们进屋坐着吃茶。
就是苦了周清波,他今日走到哪里都是焦点,谭家七大姑八大姨的眼神,就没离开过他身上。
还好有个清文陪着他,不过清文没待一会,便跟着谭凌瑞一块玩去了,剩他一个人坐在一屋子长辈跟前。
“周家姑爷下了这么多聘礼,可见是看重咱们玉娇的,就是不知这份看重撑得了多久?”
“有些男人呐,一开始装得情深意重,哄得姑娘为他生儿育女,等过个几年,花花肠子露出来了,又想着找个漂亮的二房。”
说话的是立在门边的一个妇人,瞧着人比较憔悴,一双眼死气沉沉的。
在自家女儿下聘这天说这些晦气话,谭德和凌氏有些生气,谭德是男人,不好多跟妇人争论。
凌氏沉了沉眼神:“玉娇她大姑,我知道你是担心玉娇,你放心,我这亲家是厚道又懂礼的人家,我相信他家待玉娇会像待自家女儿一般。”
被凌氏称为玉娇大姑的妇人,面色不变,明显是不相信。
刘氏听着这话生气,这不是说清波是个三心二意的人吗?
第144章 修整后山
要是搁在平时,她就开骂了,可这是在亲家家里,她不能失了礼数:“我们就是普通的人家,家里这么多代,从没有过什么糟心事。”
“清波要是以后敢起什么花心思,不用别人说,我自己打断他的腿,我就认玉娇是我儿媳妇。”
突然被点名的周清波,绷紧了身子,起身朝谭德和凌氏行了一礼:“岳父岳母,玉娇嫁给我,我定不会辜负她,我心里只喜欢玉娇一个,旁人再好我也不会喜欢。”
谭德自然信周清波,且他能在众多亲友面前做出承诺,也是有几分勇气的。
他故意逗笑道:“好了,我们知道你只喜欢玉娇,若你嗓门再大些,整个村里的人也都知道了。”
谭德不愧是做生意的人,一开口便缓和了屋里僵着的气氛,屋里的好些长辈都说周清波实诚,心里想啥就说啥。
周清波先是跟着二叔一块摆摊,接着自家也做了好些日子的生意,对于长辈们的打趣,虽有些不好意思,却并不扭捏,大大方方地回答长辈的问话。
谭德和凌氏看在眼里,只觉得这个女婿选得好,怎么瞧怎么好。
周清波的方才说话的声音确实有些大,谭玉娇的姐妹也听到了,姐妹们笑着逗谭玉娇,羞得她耳根子发热。
方才说话的妇人,面容松动,眼里似乎还闪着泪光,她走到刘氏和凌氏跟前,向刘氏和凌氏致过歉,便离开了。
刘氏不明所以,却不好明着询问,好在之后的事情顺顺利利的,没再出什么问题。
吃过午饭,谭家前来祝贺的亲友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