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红火小日子(159)
二牛娘吼完,树下静得出奇,大伙都不愿再搭理她,看向她的眼神也带着鄙夷。
因为嫉妒别人,就说别人命硬克亲,也太恶毒了。
赵东来一来就听见二牛娘这话,忍不住出声:“什么乱七八糟的,虎子怎么就克亲了,他如今可是县太爷身边的红人,日日都跟在县太爷身边,你们可别乱说话。”
“啥?陆虎子不是在镇上巡街吗?怎么又是县太爷身边的人了?”村里人好奇,围着赵东来七嘴八舌地问道。
赵东来得意一笑,仿佛陆承泽是他家的人一般:“县里新上任的县太爷,就是镇上从前的书吏,虎子跟县太爷从前那都是称兄道弟的。”
“而且虎子有能耐,帮着县太爷抓了县里的恶势力,现在已经是县里响当当的人物了。
陆虎子是县太爷身边的红人,这个消息叫村里人吃惊不已。
张氏怕村民信了二牛娘的鬼话,一脸严肃地道:“别听二牛娘说的,陆山当年是出了意外走的,陆山媳妇是身子弱,伤心过度没的。”
“而那江师傅,我听说是出门遇到了水匪,受了重伤,哪里能什么都扯到虎子身上。”
大伙纷纷点头,听张氏说出来,确实不是陆虎子命硬。
不仅不命硬克亲,相反是命太好,不声不响地成了县太爷身边的人,谁家小子能这么有出息呀。
二牛娘涨红了脸,哽着一口气,仿佛一只被掐着脖子的公鸡,大气都不敢出。
她刚刚说了啥?
陆虎子又怎么成了县太爷身边的红人了?
她是不是惹祸了?
二牛娘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回了家,她男人李海挑水回来,叫了她好几声,她才反应过来。
二牛娘说的这番话,自然也传入了周家人耳朵里,一向不愿和村民做口舌之争的清荷,听了这些话也忍不住生气。
这个时代信神佛,也有命理八字之说。
二牛娘那番话传出来,若是与陆承泽定亲的是其他人家,指不定就要退亲。
清荷不想去和这些人吵,不代表她就这样放过二牛娘。
她跟家里人说了,以后李海家和吴秀娟家一样,家里什么事都没他们的份。
李海听说了这事后,先是去找周明远说情,周明远没给他好脸色,直接拒绝了。
李海想着再没法去周家挣钱,气得要休了二牛娘,二牛娘哭着喊着不同意。
李二牛也跟着跪下求情,李海看在儿子的面上,才没有休了二牛娘。
只是从那以后,二牛娘在村里的待遇跟吴秀娟一样,人见人躲,大伙都不愿跟她们待在一块。
因为她胡说,弄没了丈夫挣钱的机会,家里丈夫和婆婆看她不顺眼,一不顺心就骂她。
村里人也不搭理她,二牛娘日子过得艰难,好几次躲着哭。
特别是后来见到村里人,跟着周家越过越好,心里更是后悔不已,不该胡乱说话。
吴秀娟一家听说陆承泽跟县太爷搭上关系后,吓得脸都白了。
暗自庆幸那天自己回了娘家,没有凑到树底下去叨叨。
自从赵东来说出陆承泽在县衙的事后,村里人不约而同地不再讨论清荷的亲事。
普通百姓害怕见官,哪怕是发生纠纷争斗,大多也是村长和里正来处理。
周家未来的女婿跟在县太爷身边,对村里人来说是不小的冲击,原先对周家人是羡慕嫉妒居多,现在多了几分畏惧。
第143章 意外插曲
日子一晃,转眼到了十月底,周家要到谭家下聘了。
刘氏请了金婆婆陪同,力求在合理的价格范围内,置办出最体面的聘礼。
别的东西能提前置办,活物不能,云溪镇的风俗里,下聘得有三牲。
这三牲不同于祭祖,不拘于一定是猪牛羊,鸡鸭鱼也行,只要是荤腥,代表女方嫁过来不用吃苦,家里能吃上肉。
刘氏这次是下了大手笔的,提前在村里一户人家定了一头猪。
王家庄没有养羊的,但刘氏娘家村子里有,她也定了一头,前些日子已经牵回家来养着了。
下聘的日子定在十月二十八,是刘氏请庙里和尚算的。
二十八这天早上,周家人各自穿上新衣,周清波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因为是自己的喜事,早上起床到这会,嘴角就没下来过。
家里人倒不是都要去谭家下聘,只是家里有喜事,大伙心里高兴,不管去不去,穿上新衣也图个喜庆。
男方下聘主要是请了叔伯兄弟一块去,周家只有两兄弟,到下一辈周清波也只有清文一个弟弟。
刘氏觉得人少,怕怠慢了儿媳妇,另请了自家兄长和侄儿,正所谓娘亲舅大,也没啥不对的。
谭家在另一个村子,有些路程。
刘氏安排了三架牛车在村口等着,光靠脚一步一步走过去,累人不说,到的时辰也太晚。
况且这些聘礼都是些好东西,若是弄坏了弄脏了,那不得叫她心疼死。
刘氏准备得聘礼多,得亏叫了娘家人来,要不光靠周家人还拿不走。
周家人本来就不多,周清波今天是主角,刘氏怕他把身上弄埋汰,并不让他拿东西。
昨日刚杀好的大肥猪,油光肥厚的两大扇猪肉,看得村里看热闹的人直咽口水。
鸡鸭各一对,两桶新鲜的肥鱼,龙凤银镯子一对,三匹绸布,四匹细棉布,看热闹的村民,越看越吃惊。
周家大房也太舍得了,这么多东西得花多少银子哟!
那绸布他们看着就喜欢,颜色鲜亮,花纹精致,一匹就得近一两银子,村里就没人穿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