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红火小日子(180)
村里人好多人家,过年都吃不上这么好的饭菜。
一个个吃得满脸红光,肚里得了实惠,送的礼又拿不出手,大伙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等李氏抱着主角元宵出来后,那好话跟不要钱似的往外送,直说得李氏脸都笑僵了。
也不是众人昧着良心说话,先头李氏吹自家小孙子长得好,大伙根本没当回事,谁家长辈不爱自家小辈。
周老二前头两孩子小的时候,大伙也不是没见过。
特别是清文那孩子,又干又瘦,瞧着也不怎么机灵,谁知道现在变化这么大。
小舅子的满月酒,陆承泽怎么可能缺席。
万氏生了元宵以后,托人带了信去县里,陆承泽一直算着时间的,特意跟人换了假,就等着孩子满月这天赶回来。
至于孟奎,他是回来接他娘孟氏去县里。
孟奎这两年也存了些钱,三人一块打猎那段时间,这小子攒了五六十两,本来想把家里的房子修修,再成个家。
等到了县里当捕快,他便改了主意,想在县里买个小院子,把娘接到县里去。
县里回家一趟不容易,一个月最多能回去一次,碰上事多的时候,好几个月都走不了。
他娘一个人在家,他放心不下。
过年前孟奎便托中人替他看房子,他的要求简单。
房子不用太大,最好有口井,用水方便,周围的人家要和善一点,这样他不在家的时候,他娘能和邻居说说话。
这种房子太好找了,中人很快选好了几个院子,孟奎挑了其中一个离衙门近点的,花了八十五两银子买下来。
买完院子,孟奎全身上下就剩下十两银子。
听说陆承泽小舅子满月,还特意花一两银子买了个小银镯子,跟着过来看看孩子。
陆承泽问孟奎时,他振振有词,说是把陆承泽当自家兄弟,陆承业泽的小舅子也就是他孟奎的小舅子。
陆承泽懒得跟他胡扯,送就送吧,以后比着还礼就是了。
至于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只有孟奎自己心里清楚。
陆承泽和孟奎两人到的时候,家里正要吃晚饭。
金婆婆见到两人,立马叫上杨九娘去厨房,和了面醒着,又加了两个肉菜。
晚饭是数着人数做的,多了两个大小伙子,怕是不够,醒点面,做面条配着菜吃,也能吃舒坦。
孟奎瞧着女眷那桌上,清霞旁边坐着个中年妇女,两人模样相似,应当就是嫂子大伯母,那就是清霞姑娘的娘了。
他上回没吃着饭菜,这会算是碰着了,边吃边感叹:“果然和陆哥说的一样,比外头那些酒楼好吃多了,我平常吃的那些跟这比起来,就跟猪食一样。”
陆承泽听得满头黑线,这个臭小子,平常他们都在县衙吃,做饭的婆子厨艺平平,吃多了确实有点腻口。
不过也不能说是猪食啊,猪才吃猪食呢。
陆承泽往孟奎眼里夹了一大块猪肘,翻了个白眼:“快吃吧你,孟小猪。”
虽说是分桌,但都在同一个屋子里头,不管哪桌说话,另一桌都能听见。
李氏顿时乐了:“奎小子,你傻不傻,哪有说自己是猪的。”
大伙善意地笑起来,孟奎闹了个大红脸,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他瞧着清霞也在捂着嘴笑,杏眼笑成了月牙,那点不好意思很快消散得无影无踪,也跟着大伙乐呵起来。
孟奎偷偷瞄着清霞,自以为没人发现,却不想姜还是老的辣,刘氏早发现了。
她就坐在清霞身旁,孟奎的目光一扫过来,她就感觉到了。
上回听婆婆和弟妹说这小子不错,刘氏也悄悄地打量着,边打量边点头。
跟虎子是好兄弟,估摸着性情应该不错,长得也俊,他们一家子就没有丑的,找姑爷自然也得找俊的。
还有个体面的差事,光这一点就把大多数人比下去了。
清霞性子单纯,没什么心眼,刘氏想给姑娘找个简单点的人家。
听说孟奎家里只有一个娘,没有兄弟姐妹,这倒是够简单的。
瞧这小子的样子,对清霞也是上了心的,刘氏越想越觉得不错,想着待会跟陆承泽打听打听孟奎娘的性情。
姑娘家嫁人,不能光看小子,还得看婆婆,若是婆婆性子恶,大半辈子都得受折磨。
不光刘氏看出来了,陆承泽也发现了苗头,他就说孟奎为啥非跟着他一块回来,还说出自己小舅子也是他小舅子的话。
原来是看上了清霞,孟奎眼光不错,清霞是个难得的好姑娘,不过比他的清荷还差一点。
他这样想着,眼光便飘到了旁边桌的清荷身上,恰巧清荷也抬头望向他。
两人的视线在空中相撞,碰撞出一丝甜蜜的火花。
热热闹闹吃完饭,孟奎又坐了片刻。
这期间,李氏拉着他说话,一会问他有没有定亲,一会问他娘身体是不是好多了。
孟奎闻弦知雅意,李氏问啥他回答啥,最后还跟李氏说,明天他叫他娘过来找李氏说说话。
李氏拍拍他手,笑容更深了几分,是个机灵小子。
眼看着再不走来不及了,孟奎这才将元宵的满月礼送到李氏手上,拿着个火把往家里赶。
第161章 知她懂她
陆承泽给小舅子打了个小金葫芦,葫芦上刻着“福禄”二字,用一根红绳系着,瞧着颇为可爱。
孩子已经睡了,陆承泽把东西交给了清荷。
清荷一看就知道不便宜:“陆大哥,这东西不便宜吧,你自己还有钱用吗?要不要走的时候多带点钱在身上,你在外头,不比在家里,没钱万万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