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红火小日子(217)
清荷聘刘广林做大管事,每月月银十两,另有年底分红半成,终身医疗保障等福利。
为了表诚心,清荷将内容一一写下,率先签了字。
刘广林对分红的兴趣不大,他倒是对新东家所说的医疗保障感兴趣。
照新东家所说,若是为东家做事期间生了病,医药钱都有东家给,另外还有基本的生活费,这可是不得了的待遇。
只这一条,就叫刘广林对清荷又添了几分尊敬。
新东家只是个十几岁的姑娘,却比那些大老爷们更加大气。
心里惦记着事,刘广林便没有多待,他走时带了些红薯淀粉和粉条,加一罐子清荷现泡的跳水泡菜,领着这些东西去寻找属于他的伯乐了。
红薯淀粉和粉条的价钱,还是跟原来差不多,红薯淀粉十八文钱一斤,粉条三十五文一斤,跳水泡菜则是二十文一罐。
刘广林一走,周明远也扛着锄头出去了,他上午没去地里,一直惦记着要去地里锄草,李氏打了个哈欠,说要去眯会。
留清荷一个人在屋子里无语凝噎,她原本想等刘伯伯走后,就将开作坊的事情说一说,正乖乖等着她爹和奶奶问她呢。
谁想两人一个字都没说,大有一种任她随便折腾,他们都不过问的架势,她爹先前不还愁得慌吗?
怎么一下又跟没事人一样。
罢了,不问就不问吧,等明天她再给家里人好好讲讲,总得让他们心里头踏实。
她不知道,其实周明远去问过万氏了,万氏说了他的想法,周明远觉得媳妇说得对,也就放开了心。
要说刘广林也真是个敬业的人。
第二天下午刘广林派了人来,说他启程去了府城,让清荷这边抓紧把作坊盖起来,别到时候单子都接下了,房子还没动工。
管事都这么努力,她哪里敢墨迹,赶紧将办作坊的事情说了,家里所有人都没有意见,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她。
作坊不能盖得太远,有些紧要的过程,清荷还是打算家里人自己做,像是红薯淀粉沉淀过滤那一块,很容就叫人学了去。
关键的东西还是得掌握在自己手里。
家里院子右边不远处有块菜地,平日里家里吃的菜,大多都是从这块地里出来的。
别看菜地不大,里头种的菜却是够家里人吃的。
菜地旁边还有片竹林,两块地加起来,拢共有十来间房子那么大,最后大家选中用来盖作坊的地,就是这里。
盖在这里离家近,方便看顾,吃的东西马虎不得,放在自家眼皮子底下看着,使坏的人多少也要掂量掂量。
只是可惜了菜地里的菜,长得正好。
周明远拔菜的时候,心疼地眉头打结。
不光是她爹如此,奶奶和娘也心疼得紧,围着菜地一个劲儿地叹气:“多好的菜哟,长得绿油油,嫩闪闪的,拔了多可惜,还有那茄子眼看就能吃了。”
看得清荷哭笑不得,挨个好一阵劝慰:“奶奶,娘,当下最要紧的,是赶紧盖好房子供货挣钱,明年再重新开一块菜地,咱多种点成不?”
劝了几句后,又给两人讲了作坊的重要性,方才哄得两人住了口。
一切准备就绪,招工的消息也是时候放出去了。
一时间,王家庄比过年还热闹。
为啥呀,因为这次周家招工,不仅招盖房子的男人,还要招女人。
第192章 首招女工
招人的消息,照旧过了里正的口,一个村子里住着,里正又是个相对公平公正的人,大多数时候清荷很尊重里正。
盖房男工们的工钱,还是二十文一天。
女人这边的工钱反而出乎大家的意料,一月足足有五百文工钱,一季还有两身衣裳。
消息放出去当天,整个王家庄炸开了锅。
家家户户的女人,没有不心动的,一个月五百文,比一个壮劳力去镇上扛包还多呢。
周家小院门口挤着满满当当的人,都是想来做工的村民。
盖房这边,交给了周明远和王长喜负责,女人这边则是万氏和赵慧在处理。
招男工不是
第1回,哪些人做事勤快卖力,周明远和王长喜心里门儿清,因此不费什么功夫。
麻烦的是女人这边,一个个的攀亲戚扯关系,饶是万氏都有些招架不住。
清荷听着院子门口一群女人嗓门越来越大,吵得人脑袋疼,这样下去容易出乱子。
于是,她叫金婆婆去传话,说明天在大伙眼皮子底下公开选人,拉关系攀亲戚都没用,只能靠自己的实力,有愿意报名的上午早点过来。
那些个老婆子小媳妇得知还要考核的消息,多少有些不太情愿,却也没办法,也只能住口,三五个人结伴,一路讨论着招工的消息回家去。
当天下午,村长大儿媳妇罗氏悄摸上了门,罗氏拉着万氏扯了好半天闲话,直到最后憋不住了才开口说了过来的目的。
“万家妹子,你家招女工能不能算我一个?你也知道,念书费钱,为着我家永才念书,家里人心不太平,公公婆婆夹在中间为难,我看着心里不好受。”
“若是能在你家做工,家里就多了一份收入,我家永才念书我就能自己供,不叫公公婆婆难做。我的性子,你是了解的,不是那种偷奸耍滑的,你要是招了我,我保证把事情做得好好的。”
罗氏一向以自己有个读书的儿子为荣,难为她能拉下脸来,说这么多。
家里都有念书的孩子,万氏其实很能理解罗氏的心情。
况且村长和张婶子一直挺照顾自己家,万氏挺想答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