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红火小日子(220)

作者:一耳清风 阅读记录

跳水泡菜的关键在于各种香料,这一步清荷和金婆婆来处理,女工们只需做洗菜,削皮,切块,刹水,这些泡制前的准备。

蔬菜种类多,每一样蔬菜切的标准不一样,清荷每一样切了一些,女工们拿起来看了看,很快便上了手。

不愧是从全村选出来的佼佼者,都是做惯了事的人,根本不需要别人多说,只要上了手,做得是又快又好。

清荷只跟着做了三天,三天后她就只管泡制这一步了。

一个成功的老板,是要多放手培养有能力的人,而不是事事大包大揽。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她想偷懒,作为一个现代被累晕才穿越的苦命打工人,她的最终目的就是賺钱养老,争取三十岁过上闲坐听风,夜卧闻雨的退休生活。

五天后,定制好的陶罐也送来了,颜色虽没有瓷器那么亮眼,但好在烧出来的形状和图案都不错,看起来也是别致新颖。

为了方便送货,清荷买了三头骡子,养在王长喜家和桂花婶家里,又让王长喜当队长,找了两个会驾车的可靠人,专门负责收菜送货。

掐着时间,将客人定制的五百罐跳水泡菜送了过去。

趁着暂时有空,清荷盘算着另一件事,就是教作坊女工识字算账。

第194章 识字开蒙

作坊里的女工,包括日后要管理收菜的王长喜,七个人里头,一个识字都没有。

一遇到写写画画的事情,必须她自己顶上,短期内没问题,时间长了显然不行。

这天下工后,清荷把手下的女工召集起来,说了每天下午抽一个时辰学字的事。

男工那边她没通知,不是她不愿意教他们,而是她毕竟是定了亲的人,该避讳的要避讳。

更何况这些妇人天天跟男人待在一块识字,要是传出风言风语,破坏了人家家庭,她如何负责得起。

令人奇怪的是,女工中年纪大的桂花婶和罗氏等人答应得爽快,最年轻的杨氏反倒面露难色。

不能体恤员工的老板不是好老板,杨氏的模样清荷看在眼里,当即就问了:“杨嫂子,你是有什么为难的地方吗?”

东家是好东家,杨氏心里清楚,作坊的几个女工,也是好性子的人。

东家开口问了,杨氏也没瞒着,搅着手指道:“东家,你让我们识字是好事,可……可是我没钱,买不起书本笔墨。”

对啊,罗氏和桂花婶也反应过来的,先头她们光想着,东家让做啥就做啥,压根没想起还要置办那些东西。

书本笔墨那多贵啊,家里哪里拿得出钱来,她们都是些女人,又不去考科举,识字干啥呀?

方才闷头不吭声默认答应的几人,纷纷出声,表示不学识字,识字对她们来说没什么用。

杨氏一看大伙都反悔了,不愿听东家的话学识字,慌得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

都怪她,东家选了她做工,还发布给她做新衣裳,她爹娘对她都没这么好。

她为啥要说钱的事,坏了东家的事,早知道她就不开口了。

大伙的反抗的点关键在于钱,这一点清荷早有打算,就是一时没说明白。

她抬抬手让大家安静下来,安抚道:“大家听我说,你们的顾虑我了解,教大家识字不需要自己买书买笔墨,这些东西我会准备。”

听见不用自己花钱,在场的女工情绪平稳了许多。

清荷见状,便开始给大家画饼鼓励:“不过呢,我希望大家学的时候能认真些,别的不说,就说你们想不想当管事挣大钱。”

“刘管事为啥能在府城给我们带来源源不断的生意,就是因为他识字有本事。以后我们的作坊还要扩大,继续招人,到时候我还要再选管事,头一条就是要会识字算数的。”

选管事啊!

女工们别的没听清楚,就听清楚了还要再选管事,

当管事好啊,她们一个月五百文工钱,而赵慧当着管事,一个月有八百文工钱,整整多了三百文。

一时间,别管学不学得会,女工们的热情却是空前高涨。

赵慧被女工们打量着,心中不禁紧了紧,她这个管事如今也还是个不识字的,学习的时候得多花些功夫,千万不能被其他女工比下去了。

讲完事情,清荷安慰了局促不安的杨氏两句,杨氏家里没给她什么陪嫁,杨氏的婆婆心里很不舒服,一天天的给杨氏脸色看。

也就是杨氏被选上来自家做工后,在婆家的待遇才好了些。

讲完事情,清荷让罗氏等一下再走。

她找罗氏也不是为了别的事,是想让罗氏的儿子王永才帮忙找几个人抄书,她按市价付钱。

女工们识字用的也就是些启蒙的书籍,去书斋买不划算。

王永才的那些同窗里若是有家贫的,抄抄书也能挣点饭钱,左右她不是拿去卖,没书斋抄书那么多要求,只要字迹工整,没有错字就成。

不过是带个话,罗氏没有不答应的,因着开会耽搁了一阵,罗氏走到半道上就碰到了下学归来的儿子。

几步走到王永才面前,看了看儿子的脸色,见他一切如常,罗氏放下心来,伸手想拿过儿子的书筐:“永才,回来啦,累不累啊?”

“娘,我不累,我自己拿,倒是娘忙了一天,比我更辛苦些。”王永才一向懂事,哪里会让忙碌了一天的母亲帮忙拿东西。

儿子懂事,罗氏笑得一脸开心,别说作坊里的事情并不累,就是真累,她也甘愿。

母子俩一路往家走,路上罗氏把清荷交代给她的事情说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