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红火小日子(221)
罗氏没有注意到,提到清荷,王永才怔愣了一瞬,笑容温和的脸上闪过一丝遗憾与苦涩。
当初爷爷和奶奶想上周家说亲的事,奶奶私下里先问过他,奶奶一向疼他,问他也是因为想听听他的意思。
那段时间爷爷奶奶老在家夸清荷妹子,他听得多了,也就记在了心上。
村里的这些姑娘,他接触得并不多,很多人连名字都对不上。
或许是爷奶的夸赞让他上了心,他开始有意无意地注意起那个姑娘。
知道她带着家里人做生意,和满香楼合作,送弟弟上学,每一件事都好像不是一个乡下姑娘会做的事。
奶奶问他时,他心中其实是雀跃的,那么聪慧又美貌的姑娘,他如何会不喜欢。
但他不想表现得太过明显,便只是淡淡点了头,让爷爷奶奶做主便好。
只是没等他高兴几天,奶奶又愁着脸跟他说,跟周家的亲事不成了,周家好像有意把姑娘许给陆虎子。
现在想起来,他已经记不得自己当时的表情,只知道他不愿让奶奶为难,还是跟奶奶说,听爷爷奶奶的安排。
再后来他刻意不听村里的事,关起门来读书,装得好像没有当初那回事,时间久了,自己似乎也真的忘记了。
罗氏许久没听到儿子的回答,又唤了两声:“永才,永才,你能找到人吗?要是找不到就算了,可别为难自己,清荷性子好,不会说什么的。”
听到娘的声音,王永才迅速从思绪中抽离出来:“娘,能找到的,周家妹子有没有说要抄多少本,我看看找几个人合适。”
“说了,说是《三字经》和《千字文》每样十本。”
每样十本,也就是二十本,是个不小的数目。
王永才心里默念了几个人名,盘算好了,才接着道:“娘,我也抄吧,为了让我读书,家里每个人都很辛苦,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能抄书挣钱,我也抽空抄一些,让娘轻松点。”
“可是,这样会不会耽搁你的学业啊?”儿子心疼她,罗氏高兴归高兴,并没有直接答应儿子的要求。
“不会的娘,我每日都要练字的,把练字改成抄书,不仅不耽搁学业,还能让我多温习温习书本。”王永才温声劝着罗氏。
其实他哪里还用温习启蒙书籍,练字是真,温习却是假的。
可罗氏不懂,她相信儿子的话,也就答应了让儿子抄书。
晚间王有富去看孙子时,看见他正在抄《三字经》,便问了几句,待知道清荷要教女工们识字,还自己出钱请人抄书后,表情很是激动。
同时,一个模糊的念头从王有富脑中一闪而过。
第195章 目光长远
二十本书,王永才又找了三个同窗,连同他一起四个人,每日抽课余时间抄书,十天时间便抄完了。
清荷说话算话,从罗氏手上拿到书,当即就付了钱。
当晚罗氏把钱拿给儿子,王永才从中数出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交到罗氏手上:“娘,这是儿子头一回亲手挣的钱,娘留着,给自己买些喜欢的东西。”
王永才原本想给爷爷奶奶也买些礼物,但他知道这些年为了他读书,他娘在家中受了二叔二婶不少气,便想先孝敬娘。
他能挣一份钱,就能挣到第二份,下一次挣的钱他就交给爷爷奶奶。
罗氏拿着属于儿子那份钱,心中五味杂陈。
她的儿子能自己挣钱了,还这么孝顺,愿意把钱悉数给她,她不心疼儿子心疼谁?
罗氏拿着钱并没有自己私藏起来,这些年儿子读书,全靠公公婆婆支持。
她知道分辨好坏,儿子给她的钱,第二天她就交给了婆婆,并说是儿子让她转交的。
惹得张氏掉了好些泪珠子,一向严肃的王有富也偷摸着擦了擦眼睛。
老两口心里想着,就为大孙子的这份孝心,他们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大孙子继续念书。
有了书本,识字班第二天就开班了,除了六个女工,清荷还让万氏也跟着一块学。
李氏和周明远深怕自己也要去识字,一个去下地,一个抱过元宵跑出门,动作一个比一个快。
李氏紧紧把元宵抱在怀里,一个劲儿朝万氏使眼色,催她赶紧去学字,那模样看得清荷忍俊不禁。
奶奶都六十岁了,她哪会让奶奶学认字,不过爹娘和杨九娘肯定是要学的,不学习不进步嘛。
就这样,清荷每天抽出一个时辰教七个妇女识字,平均年龄三十多岁的一群人,看着书本直皱眉,一天认十个字,能记住五个就算不错了。
才学了三天,识字班的妇女们对村里读书的孩子更敬佩了,光认字都这么难,更别说这是做文章,这书啊,还得是脑子聪明的人才读得下去。
七个人里头,最认真的是赵慧。
或许是怕管事的身份被换下来,也或许是清荷让她不仅自己要会认字,还要负责教王长喜,赵慧上下工的路上都要拿书看上两眼。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才五岁的小妞妞也不去玩了。
每天清荷讲课的时候,她就在一旁拿着树枝跟着比划,起初清荷还以为她是在玩,后来发现这孩子竟然是在跟着学写字,她考了小妞妞几个字,没想到小丫头还都会写。
这是个好苗子啊,清荷心中感叹,当即发了一套书和笔墨给妞妞,让她每日也跟着一块学。
原本学得不认真的女工们,见到一个五岁的孩子都比她们学得好,不由地暗暗脸红,之后几天的学习倒是更认真了些。
又过了两天,清霞和谭玉娇到了二房来,清霞一见到姐姐,便缠了上去:“姐,我也想来跟你学识字,可不可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