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红火小日子(242)
家里再穷,也要给上门的客人端碗水才像话,胡春桃要去屋外烧水,清荷把人拦住了:“春桃姑姑,你别忙了,我们说几句话就走。”
胡春桃受伤的那只眼,因为治疗不及时,不仅瞎了还结了丑陋的疤,怕别人看见害怕,她剪短了一部分头发挡住。
担心小姑娘害怕,胡春桃侧坐着,用自己完好的那只眼睛对着清荷。
看懂了胡春桃的心思,清荷心中一暖,真是心思透彻的人:“春桃姑姑,我家作坊还缺个打扫卫生的女工,你愿不愿意去?”
去周家做工?
胡春桃回到村子才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里不知道听家里嫂子说了多少回,羡慕在周家作坊做工的人。
一个月几百文工钱,每个季度还有新衣裳,还能跟着念书识字。
这样好的事,周家不会找不到人,周家姑娘偏偏来找她去,应该是看她可怜,想帮她一把。
被人善意对待,胡春桃很感激,可她不能接受,她一个被休的女人,还是半个瞎子,去给别人做工就是在添麻烦。
看出胡春桃想要拒绝,清荷赶在她之前道:“春桃姑姑,我不是在可怜你,是觉得你很适合这份工,你有骨气,爱干净,从不与人说三道四,没人比你更合适这份工。”
她有那么好吗?
周家姑娘真会说话,她不过就是不想给别人添麻烦而已。
她本还想拒绝,一抬头对上清荷无比认真的眼神,胡春桃这才意识到,周家姑娘说的是认真的,她真的认为她适合。
胡春桃颤抖着双唇,一时不知该如何接话,多年的家暴生活,让她习惯了硬撑,习惯了不麻烦别人。
要让一个封闭的人走出来,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过孩子从来都是母亲的软肋,见胡春桃还在犹豫。
金婆婆提起了蒋涛,让胡春桃多为蒋涛想想,蒋涛还是个几岁的孩童,一味地强撑,不仅害了自己,最终也会害了蒋涛。
不接受家人的资助,也不去周家做工,等到冬天,母子俩不饿死也会冻死。
金婆婆的话犹如当头棒喝,打醒了胡春桃,她还有儿子要养,她心里清楚光靠她这样挖野菜采蘑菇,是养不活儿子的。
想到儿子,胡春桃含泪点点头:“周姑娘,清荷,我愿意去,谢谢你。”
胡春桃点了头,清荷很是高兴,这个时代的女性处于弱势,只要没危及到性命,其他的事没人会在意。
她没有能力提高所有女性的地位,但能帮助到胡春桃这样有骨气的人,她很开心。
清荷告诉胡春桃,在周家做事要签保密书,作坊里的任何事都不能告诉别人,就是她儿子也不能说,否则会被视为泄密,需要赔偿作坊的损失。
胡春桃二话没说就同意了,当场在契书按了手印。
周家愿意让她去做活,给了她们母子俩一条活路,她得都多没良心才会在外头说作坊里的事。
便是没有什么保密书,她也不会对外泄露半个字。
第213章 验证结果
既按了手印,那就是周家的员工了,做东家的照顾照顾自己家的员工,那不是应当的嘛。
清荷让金婆婆把怀里的包袱拿给胡春桃,对她说:“春桃姑姑,按作坊的规定,每个女工每月五百文工钱,一个季度有两套衣裳。”
“我希望你明天就能去做事,时间比较急,来不及给你买布做新衣裳,这里头是我娘的旧衣裳,你先拿着将就穿着。”
“还有几件清文的衣裳,清文这些日子长得快,个子窜了一大截,旧衣裳穿不下了,你要不嫌弃,拿给蒋涛穿,要是你不要,这些旧衣裳只能拿去丢了。”
包袱里的衣裳,触感柔软,一个补丁也没有,这么好的衣裳怎么能丢了呢,既然已经接下了周家的活,再接受周家的好意好像也没那么难了。
胡春桃很快想通,摸着手下八成新的衣裳:“东家姑娘,这些衣裳我收下了,多谢你。”
见胡春桃不再排斥别人的帮助,清荷又拿出两百文钱,推到她面前:“我家的活重,不吃饱不行,蒋涛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光吃野菜不长个儿,这两百文钱,是我预支给你的工钱,你先拿着买些粮食。”
到这个地步,再推辞拒绝,岂不是矫情,胡春桃接过银子,双目泛红,站起身来给清荷郑重地鞠了一躬。
她的头缓缓低下,茅屋的地面随之晕出一片水花。
当天傍晚,孩子们下学后,清荷专程去找了黄夫子,让他多关注一下蒋涛的心理状况,并且要重视学堂里孩子间的打闹。
若是平常的普通打闹,便不用管,一旦涉及到人身攻击,打压等行为,一定要及时制止,以防造成孩子们的心里阴影。
担心黄夫子不重视这个问题,她还掐头去尾地讲了几个现代犯罪案例。
黄夫子当然不会愿意自己教导过的孩子成为犯人,听清荷讲完后,细细想想觉得很有道理,便保证会多注意这方面的情况。
眼见黄夫子是真的重视起来,清荷这才放心离开。
第二天胡春桃送完孩子就到了周家,她换下了那身破烂的灰衣,穿上了万氏的旧衣裳,整个人瞧着有精神气了些。
为了不让她的眼睛吓到别人,她寻了块黑色的布条绑在眼睛上,挡住了那只坏掉的眼睛。
清荷跟她说了要做哪些事,又跟作坊的女工们介绍了她。
女工们都知道她,一个个善意的跟她打招呼。
令清荷惊讶的是,胡春桃竟然回应了女工们,尽管举止仍有些怯懦,但比起之前见人就跑的样子,不知好了多少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