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红火小日子(243)

作者:一耳清风 阅读记录

打过招呼后,清荷把胡春桃交给她娘,让万氏陪她在作坊里转转,认认地方。

她自己回屋寻了两块细棉布,一块浅绿色,一块桃粉色,胡春桃脸上那块黑色的布条不好看,凭白把人称老了几分。

她想让金婆婆帮忙做两个单眼眼罩,胡春桃还年轻,选嫩一点的颜色,更好看。

论起针线活,谁也比不过金婆婆,两个小小的眼罩,不到中午便做好了,下午下工时,两个眼罩就到了胡春桃手上。

听说胡春桃进了周家作坊,最开心的莫过于胡家的人,胡春桃的三个嫂子这一个多月来,受了婆婆不少脸色。

不是她们不愿意帮助堂姑子,只是小姑子还有个儿子,真养了她们母子,以后孩子念书,盖房子,娶亲这些事,一样都跑不了。

家里并没有多富裕,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孩子考虑。她们没想到的是,堂姑子性子那么倔,搬出胡家后,送上门的粮食都不要。

公公婆婆心疼侄女,男人们心疼妹妹,少不得要她们几句。

现在好了,堂姑子进了作坊做事,每个月有钱拿,母子俩的生活有了保障,家里人也不用担心了。

作坊的女工都是心善的人,胡春桃不懂的,大伙争着抢着的教她,慢慢的,胡春桃性子越来越开朗。

胡春桃的改变,村里人都看在眼里,不由地对周家更加敬佩。

等一个月以后,胡春桃领到自己剩余的三百文工钱,特意割了肉,领着儿子去探望了养大自己的大伯一家。

胡老根和何氏见到侄女和兄嫂说说笑笑的样子,欣慰地直抹泪,一个劲儿地说,侄女变了,变回了出嫁前的样子。

八月收稻谷,九月挖红薯。

王家庄的村民,今年格外在意地里红薯的收成,往年红薯管半年的饭,后来周家愿意花钱收红薯,村民更加在意红薯的产量。

能换成钱的东西,在村民们眼里比啥都重要。

周家今年翻了地里的红薯藤,说是能提高红薯的产量。

周家生意做得大,也愿意帮助村里人,村里人有些人对他家有种莫名的信任。

不少人也跟着翻了自己地里的红薯藤,不过大伙只翻了少部分的地。

可是周家在村里办了学堂,让孩子们有学上,又帮了命苦的胡春桃母子后,有些人深信翻红薯藤能提高红薯产量,就盼着红薯成熟,挖出来看看。

好不容易等到了该挖红薯的时候,跟着翻了红薯藤的村民,不去挖自己地里的红薯,跑到周家问周明远啥时候挖红薯。

周明远到地里看了看,觉得可以挖了,就告诉来人,第二天开挖。

清荷家种的红薯不少,照例请了几个帮工,王长喜如今没空,周明远重新找了几个村里人,再加上唐家兄弟,倒也够了。

唐家兄弟如今跟周家签了长契,帮清荷管着另外的地,兄弟俩老实可靠,把东家的地当成自己的地,尽心尽力的照看着,从没让清荷操过心。

周明远带着帮工往自己地里走,远远瞧见到了自家地里站着黑压压一群人,村长王有富也在里头,还以为出了啥事。

他扛着锄头跑到王有富跟前,气喘吁吁地问道:“有富叔,这是咋了?咋这么多人在这儿?”

“没事,大伙都是来看你家挖红薯的,想知道翻了红薯藤是不是真能让红薯长得更好。”王有富敲了一下烟杆子,道出了他与村民们的目的。

“哦,是这么回事啊,成,我这就挖。”别说村里人好奇,周明远自己更好奇。

顶着大太阳翻了好几天红薯藤,今天到了验证结果的时候了。

第214章 打自己脸

周明远拿起锄头,示意看热闹的村民们站远点,别磕到锄头上了。

除掉脚边的红薯藤,周明远将锄头高高举起,重重落进泥土里,巧劲一翻,带出一串红薯。

周围的村民目光一直盯着地里,那串红薯一出土,就有村民惊呼:“好大个的红薯,看那个头,一个能抵得上从前两个。”

“是啊,瞧着数量也不少,那旁边还有呢,”说这话的村民,声音里带着兴奋,他家也跟着翻了红薯藤。

在村民们一声声的惊呼中,周明远又挖了一锄,然后放下锄头,用手抛开旁边的泥土,翻出藏在地里的一个又一个大红薯。

“天爷哟!这一窝就结了这么多红薯,又多又大,翻红薯藤真的有用!”

“可惜我家只翻了半亩地,早知道就全翻了。”

“哎呀!都怪我家那个倔老头,死活不愿意跟着翻薯藤,这得少收多少红薯哟!”

“嘿嘿,我也回去挖红薯了,今年红薯又大又多,能多卖不少银子。”

亲眼见到周家挖出了又大又多的红薯,村里有人欢喜有人愁,翻过红薯藤的人,一路兴奋地往家赶,也想看看自己地里的成果。

没有翻红薯藤的人,心头懊恼不已,一斤红薯一文钱,他们损失的不是红薯,是哗哗作响的铜板。

吴秀娟和二牛娘也在这些人之中,跟其他人不一样的事,她们两家跟周家结了怨,别人是来看周家结的红薯怎么样?

她们是来看周家笑话的。

一开始村里人跟着周家翻红薯藤的时候,吴秀娟和二牛娘就在背后笑周家。

从来都没听说过,翻红薯藤能多结红薯这个说法,一个没下过地的小姑娘说出的话,也就这些没脑子的人才相信。

这两人不敢明着说,只敢在背地里嘀咕。

听说今天周家挖红薯,也跟着一块来了,就想看周家怎么打自己的脸,看这些跟着翻薯藤的人怎么骂周家。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