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红火小日子(257)
“娘,我陪你去吧,再多买些对联窗花大红灯笼,过年的时候把陆大哥家里也弄得喜庆点。”清荷心情亦是激动,跟万氏一起商量着明日要买些什么东西。
至于陆承泽当官的消息,两人都默契的没提。
一个没家世没背景的乡下小子,半年时间就能得到提拔,这其中的艰辛,就是陆承泽一个字不说,清荷母女也能想得到。
真正的家人,会为他的升迁感到高兴,更多的却是对他背后艰辛的心疼。
这么大的喜事,当然得第一时间告诉家里人,周明远这会还没回来,万氏和清荷先把消息告诉了李氏和周大伯。
两人又是一场高兴,当娘的心细,李氏高兴过后,就是一阵心疼。
她知道万氏与清荷心里一定也不好受,开解道:“你们娘俩放宽心,虎子能当官是好事,当了官铁定比一般的普通士兵更安全,那当官的都在后头指挥,不用往前冲。”
万氏顺着这个思路一想,心里倒是缓了些,不过都是人命,不管战场上哪个士兵出了事,都是毁了一家人。
要是什么时候能不打仗就好了!
“是啊,弟妹,清荷,往好的地方想,虎子能回来过年是大好事,今年过年咱们一家人好好热闹热闹。”周大伯是男人,更能想得开,能在战场上建功立业,是多少好男儿的梦想。
外面天冷,再加上宋县令和周明远心里也惦记着陆承泽的消息,没待一会也跟着下来了。
等知道陆承泽不仅当了官,过年还要回来后,宋县令高兴得声音都提高了几个度:“好好好,小泽果然是个人才,短短半年时间就能有如此成就,日后必定前途无量。”
苗不离哪怕不认识陆承泽是谁,也跟着贺了周家人一番。
为国出力的军人,都是禹国的好儿郎,都值得他们尊敬!
当天晚上,周明远请了王有富和黄秀才一同来周家,陪着宋县令和苗不离好好热闹了一场。
吃得满嘴油亮的苗不离,心里开心不已,李婶子说得没错,对比起晚上这一顿,中午的饭菜确实不算什么。
想到接下来日日都能吃到如此美味的饭菜,苗不离整个人眼睛都快笑没了。
而王有富则吃惊于陆承泽能这么快封官,虎子落户在王家庄,那就是王家庄的人。
他们王家庄有当官的了!
因着这个消息,当天晚上王有富激动得直到鸡鸣时才睡去。
第226章 过年福利
宋县令身为一县父母官,事务繁杂,不能多待,第二日便启程回了平阳县。
他来的时候装了半车礼,走得时候带回的礼,只多不少。
金婆婆把东西装好后,清荷最后拿出一个小包袱,递给宋县令:“宋哥,巧巧的生辰快到了,这里头是我给她的生辰礼,你记得交给巧巧。”
宋巧巧的生日在腊月二十七,刚好过年那几天,平阳县太远,清荷不方便去,每年都是备好礼物送过去。
提起女儿,宋县令笑得宠溺,嘴上却道:“妹子也太宠她,一个小姑娘家家的过什么生辰。”
“那不行,巧巧不能白叫我一声姨啊。”宋巧巧长得好看,又乖巧懂事,小小年纪,知书达理,清荷稀罕得不得了。
县里还有公务,宋县令不便多耽搁,他与周家人一一道别后,便坐马车回了平阳县。
等宋县令走后,村里其他人才从王长喜一家嘴里,知道县令老爷来过他们村子。
一个个又懊悔又骄傲,懊悔的是没见到县令大人长什么模样,但县令大人来过村里这一条,也足够他们骄傲的。
亏得王长喜不知道苗不离也是官,否则大伙估计会把没见到宋县令的这份遗憾,转到苗不离身上,把他当猴看。
周家多了几个人,大伙都以为是周家的什么远亲。
苗不离长得干干瘦瘦的,精神头倒是不错,宋县令回县衙后,他整天就带着老仆姚水生在村里转悠,至于姚立则被他打发出去砍柴了。
用他的话说,在周家吃住,总得帮周家做些事,他和我姚水生年纪大一点,身体跟不上,把事情都交给姚立最合适。
时间一晃而过,很快到了腊月二十五。
眼看就要过年,韩忠、周清波、刘广林三人前几日就从府城回来了,周家的作坊昨日也停了工。
清荷跟女工们说,要年后初八才开工,叫大伙好好休息休息,过年期间工钱照发。
不管是作坊的女工还是送货收菜的车队,都是一样的,可以休息十几天,不仅不会少工钱,还有过年福利。
这可把给周家做工的村民高兴坏了,就没听说过这样的好事,不做工也有钱拿。
哪怕今天作坊没有开工,作坊外的空地上还是热闹非凡,甚至比平日里人更多。
因为今天周家要给工人发过年福利,啥叫过年福利,大伙都不明白,一个个好奇得很。
年前没事,村里听到消息的人,都挤着来看热闹。
等到了作坊外,看见摆在外头的两扇大肥猪,一堆布匹,还有一筐用油纸包好的东西,村里人眼都看直了。
“这就是过年福利?瞧那两扇大肥猪,膘真够厚的。”
“还有布,还是细棉布,那一包包的是糖吧?”
“我的娘哎!都是实打实的好东西,周家对自己的工人也太大方了。”
一群人对着作坊前的东西议论纷纷,家里有在周家做工的,脸上多了几分期待,没有的,则是满脸羡慕。
这其中壮壮爷爷奶奶显得尤为高兴,他们家儿子媳妇都在周家做工呢,这什么福利能得两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