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红火小日子(274)

作者:一耳清风 阅读记录

况且在他看来,成亲也当选择自己心仪之人,家世背景有则锦上添花,无也没关系,并不影响什么。

若日后真有危险,他们这些人自会与少主一同保护好少夫人。

赵齐很快想通,又将话头转回到肉酱上头:“少主,不知少夫人可否愿意与军中合作,军中伙食不行,若能买到之前的肉酱,也能给大伙加加餐,改善改善伙食。”

“少夫人。”

陆承泽暗自回味了一会这个称呼,觉得甚是动听。

他嘴角微扬,脸色回春,也不再计较赵齐方才的态度,看他的眼神都和善了不少。

“这我不能代她决定,你待我写封信回去问问再给你答复。”清荷是个有主见的姑娘,她的事她自有想法。

而且虽然是在做生意,但与军中合作利益与风险并存,这件事得她自己做决定,做与不做都在于她。

赵齐爽快答应:“没问题,少夫人要是能同意合作,我必不会让少夫人吃亏。”

与军中合作,好处甚多,赵齐很有信心,未来少夫人一定不会拒绝。

白玉关离王家庄远,普通信件估摸要一两个月才能到,再等回信到军营时,都得四五个月以后了。

赵齐可不想等那么久,等陆承泽写好信后,他派出了一个亲卫快马去送信,说是想快点让大家吃上肉酱。

其实他是有私心的,他让亲卫送信的同时,多打探打探未来少夫人本人,和她家里的情况。

若那家人真的是不错的人,即便是乡下人家,他也会支持少主。

若是那家人表里不一,私底下品行不正,他定会想办法搅了这桩婚事。

第241章 出了名人

二月,春回大地,正值山林百草勃发之际。

仿佛是为了刺激万物的生长,隔两日就有淅淅沥沥的小雨落下。

春雨贵如油,昨夜刚下过一场雨,大地被雨水滋润过,更加适合植物的生长。

村中那些干枯的树枝,冒出点点新绿,显出勃勃生机,微风拂过,新春的气息夹杂着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顿时叫人神台清明。

春种时节,老百姓从不偷懒。

勤劳的王家庄村民们,在若隐若现的晨雾中埋头苦干着,不时抬头说上几句闲话。

临近中午,村子里骤然响起一阵锣鼓声,在地里干活的村民,疑惑地抬起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这是哪里来的喜乐?村里没人办喜事啊。

挨得最近的喜事都在两个多月以后去了,春种的时候大伙都忙,这个时候办喜事,那纯粹就是添乱。

王家庄平整的石板路上,叫大伙疑惑的主人公孟奎,正喜笑颜开地走在最前头。

他身后跟了一群人,敲锣的,打鼓的,还有两个人抬了个盖公布的箩筐,也不知装的什么,瞧着还挺沉。

孟奎来王家庄的次数不少,自从跟清霞定亲后,几乎每个月都往王家庄来。

这小子嘴甜,碰到村里的人,总是婶子大叔的叫着,村里的人都挺喜欢他的。

每回他过来,都得让他在黄角树底下讲讲县里的新鲜事。

一来二去的,王家庄的人都知道周家大房的女婿性子好,嘴甜又机灵。

张氏刚去菜地里撒了菜种,正端着盆往家走。

回家的路上,正好碰见这一行人,她看见孟奎美滋滋的模样,觉得奇怪,疑惑道:“孟奎,我记得你跟周家二丫头的亲事不是这个月啊?难道我记错了?”

“张奶奶,您老没记错,我和清霞的亲事在四月份,还有两个月。”说起亲事,孟奎一张脸笑得更灿烂了。

“那你这吹吹打打的是干啥?”张氏越发好奇,不是下聘,也不是娶亲,这幅排场是在做啥?

瞧着孟奎说起亲事的模样,张氏心里颇不是滋味。

她现在正愁自家大孙子的亲事,那孩子也不知怎么回事,非要等中了秀才才说亲。

她劝了好几回,大孙子都不改主意,说什么先立业再成家。

家里老头子也帮着大孙子,儿子儿媳也尊重孙子的意见,合着全家就她一个着急上火的。

孙子不愿意,她再着急也没用,她拗不过大孙子,只好把这事暂且先放下。

天知道,她看着村里和她家永才差不多大的后生,一个接一个地定亲,羡慕得装了一肚子的酸水。

孟奎不知道张氏心里的官司,张氏问他为啥吹吹打打,他可来了劲。

他把头一扬,嘿嘿一笑道:“我是来替宋大人送东西的,咱们村出了名人,我自己出钱请了师傅,奏点喜乐,热闹热闹。”

“啥?”

“村里出啥名人了?”

“孟奎说的是虎子吧,虎子就是咱村里的名人。”

“也是,虎子可是在军中当官的,听唐平说,还是军中有名的英雄咧。”

村民们爱看热闹的天性是改不了的,张氏这儿才说上几句话,还没问出个所以然来,不少村民就循着声凑了上来,七嘴八舌地接过话讨论起来。

“嘿嘿,大伙都猜错了,陆哥他是名人不错,但人陆哥靠自己的本事当了官,现在在军营里头,要奖赏陆哥也不会把送东西到村里来。”

“我说的名人就在咱们村里,就是周二叔。”孟奎可不嫌这些人吵,家里有喜事,人多才喜庆嘛。

“周明远咱成名人了?”

“啥时候的事啊?他最近整天都在地里也没出去过啊?”

“周明远干啥大事了?宋大人还专门派人来奖赏他。”

…………

大伙猜来猜去也猜不出所以然,一个个拿眼盯着孟奎,就等着他给大家解惑。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