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红火小日子(309)
穿上衣裳,简单洗漱过后,清荷便带着金婆婆去敲她爹的门:“爹,你起了吗?”
话音刚落,房门从里打开,周明远还没来得说话,肚子先唱起了空城计。
清荷听着她爹肚子一阵咕咕响,再看看她爹穿戴整齐的样子,心里明白了,她爹早就起来了,自己肚子饿得咕咕叫也没出去吃饭,就巴巴在房间里等她起床。
被宠的感觉真好,清荷微微一笑,拉着她爹的袖子往外走:“爹,你咋不先去吃早饭啊,饿着多难受。”
“没事,爹等你一块吃。”周明远半眯着眼享受着女儿的亲近。
客栈的朝食,清荷他们都吃过一回,除了小馄饨好吃点外,其他的并没什么特别。
因此,今天清荷打算到街上去找找看,有什么好吃的。
三人刚刚走出客栈门口,就看见清霞正往这边走,清荷往前走了几步,喊住她:“清霞,这里。”
清霞听见声音,提着裙,小跑到姐姐面前:“二叔,姐,金婆婆,你们还没吃饭吧,我带你们去吃好吃的。”
“那正好,我才说出去看看有什么好吃的,你这丫头是个嘴馋的,你说好吃,那味道应当是不错。”清霞推荐的,肯定是好吃的,再怎么也比他们随便去找个摊位靠谱些。
清霞带着清荷三人,走出客栈那条街,又往右拐了两次,来到一个巷口。
巷口处有家店,冒着袅袅炊烟,不时有人说话,瞧着挺热闹的。
清荷走进了一看,发现是一家面馆,空气中有浓浓的骨头香味,想来汤底还是用猪大骨熬制的,可以看出老板是个大方人。
一般人卖面都用面汤直接做汤底,面汤清寡,远没有骨头汤口感醇厚,吃起来味道自然也差一筹。
实际上猪大骨并不贵,熬制骨头汤做汤底,花不了多少钱,就是要多费些功夫而已。
空气中的香味,再结合周围客人埋头苦吃的模样,清荷都有些迫不及待地想尝尝这家面的味道了。
清霞显然是经常过来吃,端面的大娘看见她,立刻笑开来:“清霞来了,你等等啊,大娘给你找个空位。”
“董大娘,我这儿有四个人,恐怕要腾一张桌子才行。”跟别人坐一桌,二叔和金婆婆能接受,她姐肯定吃得不自在,还是他们自己单独坐一张桌子更好些。
董大娘看了看清霞身后,笑着点头:“行,大娘这就给你腾。”
也是巧了,等董大娘再次端了两碗面出来时,有一桌客人恰巧吃完,她麻利地收拾好桌子,招呼清霞几人过去坐。
面馆地方小,就放了四五张桌子,大多客人都是一人坐一方,拼着坐,吃完就走,并不会多停留。
也是今天运气好,昨日老板买到了牛肉,今天添了新口味牛肉面。
这时代想吃牛肉不容易,朝廷不许杀牛,除非是意外死掉的牛才能允许买卖。
既是有牛肉,清荷肯定要吃牛肉面,她到这里来了几年,还是头一回吃牛肉。
若是能买到牛肉,清荷一定要做点粉蒸牛肉和红烧牛肉来吃,或是青豌豆烧牛肉也不错,那滋味,光想想就没。
面馆老板的手脚很快,不过片刻功夫,四碗热腾腾的牛肉面便摆在了清荷等人面前。
面条浸在雪白的骨头汤里,面上放着几块炖得软绵入味的牛肉,周围漂着嫩绿的小葱,别的不说,就这卖相和香味就不差。
清荷先喝两口汤,再吃了两口劲道的面,满意地点头,果然好吃,怪不得清霞要特地带他们过来吃。
美味会让人心情变好,吃到了美味的朝食,早上没睡够的那点子郁气,不知不觉便散了。
第272章 置办产业
舒舒服服吃完美味的牛肉面,清荷抢着付了钱,妹妹的荷包没有她的鼓,昨日那顿已是花了不少钱,今天哪能还要妹妹破费。
一家子姐妹,既然姐姐给了钱,清霞也就没再多说,她亲昵地挽着姐姐的胳膊,跟姐姐漫步在街道上。
“姐,待会你去哪儿?带我一个吧,我一个人在家可无聊了。”平日里孟奎当差,清霞几乎不会一个人出门,好不容易等到姐姐来了,她今天一天都打算跟在姐姐身后。
“行啊,带上你,我们今天要去看看有没有合适的院子跟铺面,我想在县里置点产业。”他们不能在县里待太久,今天得把正事先办了。
清霞闻言,惊喜道:“太好了,姐,你要来县里住啊?”
清霞的模样逗笑了清荷,她拉着妹妹的手,往前走:“别急着高兴,最快也要年底去了,我想在县里做点新东西,到时候你来帮我。”
“嗯,姐,我也想做事,天天待在家里一点精神头都没有,可无聊了。”清霞十几岁便自己挣钱,如今让她天天在家待着,她是一点都不习惯。
要置办产业,得找中人。
清荷找了中人,向中人说了她的要求,要一间大点的院子和一间铺面,铺面最好是两层的,位置还不能太偏。
院子的位置也有讲究,不要离街太近的,离街近的吵得慌,最好是布局好一点,带个小花园的院子。
她想早点办完事回家,给中人的钱便给得多了些,要想别人办事尽心,银钱上自然要大方点。
中人得了好处,办事自然积极不少,他比着客人的要求低头思索了一会,很快找出几处合适的院落。
既有合适的,当然得早些看看,若是满意,就早些买下来。
中人领着清荷一行人,总共看了四处院子,清荷看中了第三个院子。
这个院子大小和她想的正合适,两进的院落,分了内院和外院,有四间正房,左右厢房各两间,房间够多,就是家里人都搬到县里来,也能住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