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红火小日子(310)
后院有个鱼池,做了假山廊桥,里头正开着荷花,给原本普通的院子,添了几分雅致。
除此外院子里有一口水井,有水井,用水就方便,省了日后挑水买水的事。
墙角有块空地,瞧着像是种过花草,不过打理得不好,都已经枯死了。
这块空地围个小菜园子还不错,以后住进来,自己也能种些小菜,倒不是为了省菜钱,就是吃个新鲜。
中人会看脸色,瞧着这门生意有门,又领着人前前后后仔细介绍了一番,院子离闹市有点距离,周围也不吵听不到什么声音,后门出去则是普通的居民巷子。
最妙的是,清霞认出这院子后门出去的巷子,离她家不过两条巷子的距离,可把她高兴坏了。
这院子样样都不错,离清霞的婆家也近,清荷满意得很,便和周明远商量,就买这间院子。
院子不错,面积也够大,价格自然也不低,要两百三十两银子,不过这价格还算合理,清荷也就没再多说什么。
选好了院子,交了二十两银子的定金给中人,中人眉开眼笑地收了银子,连连保证下午就去找房主,争取下午就去衙门换房契。
院子好买,店铺就没那么容易了,中人带着清荷看了几处,她都不是很满意。
中人不想失去这么爽快的客人,跟清荷说,让她等一天,他明天再去多寻摸寻摸,清荷欣然应下,与中人约定后日再看一看。
既是来了县里,必然是要去探望钟灵秀的,清荷礼物都备好了。
跟中人约的后天,明天正好空出来,正好去宋府看看。
清荷半上午去的宋府,在宋府吃过午饭,一直待到半下午才离开。
大半年不见,宋巧巧长高了一大截,举止做派越发有大家风范。
彦哥儿两岁了,没一刻是消停的,清荷在宋府待的这半天,亲眼见到钟灵秀好几次想揍人。
她心里不禁想到,眼看元宵也能自己走路了,要是元宵也这么调皮,奶奶怕是管不住他。
离开宋府时,钟灵秀又要给清荷备回礼,被清荷劝住了:“钟姐姐,别备了,回头我来了县里,咱们见面机会多着呢,”
“那怎么行,我备的也不是光给你的礼物,还有你家长辈和元宵的,你别要,还不让别人要啊。”钟灵秀执意要送。
她都备好了,定然是要送出去的,清荷妹子人虽没经常来,但隔两个月总会让她作坊里送货的人,给她送些东西来。
最后清荷好说歹说都说不过,只得收下了一小部分。
钟灵秀把清荷主仆一直送到门外:“我听老宋说你们那个村子很不一样,我可是一直想去看看,就是之前彦哥儿太小,带着他不方便。等你和小泽成亲的时候,我是定然要去见识见识的。”
“我早就盼着姐姐到我家做客了,到时候钟姐姐可要在我家多住些日子,元宵和彦哥儿年岁相仿,正好能玩在一块。”都要成亲了,清荷还有啥害羞的,大大方方邀请着钟灵秀。
相聚的时刻总是短暂的,又说了几句话后,清荷依依不舍地跟钟灵秀道了别。
她到这个时代已经三年,结交的朋友却不多,钟灵秀是一个,再有就是她大嫂谭玉娇和堂妹清霞,这两人既是她的亲人也是她的好友。
隔日,清荷准时到了与中人约定的地方,中人带着她看过几家铺子后,她选中了一间后面带小院的铺子。
有个院子,可以布置两间休息的屋子,平日里若是累了也能有个地方歪一歪。
与清荷合作那中人是个肯下功的人,他说替清荷多寻摸几个,可不是说说而已。
昨日一整天,这中人都在外头跑,就是想给付钱大方的客人,找到满意的铺子。
中人花了功夫,清荷看在眼里,付钱的时候多给了半两银子,算是给中人的辛苦费,做事认真的人,活该多挣钱。
在县里买了铺子和院子,最高兴的当属周明远,他哪里想到,有朝一日家里还能在县里置办上产业。
院子和铺子暂时都还用不上,清荷也就不急着装修,想等过些日子再来县里好好安排一番。
下一次来县里,或许要等成亲以后才有时间了。
第273章 事妥归家
准备回去这天,清霞一大早就起身钻进厨房,她想给自家堂姐和二叔,还有金婆婆三人做些在路上吃的东西。
从县里回村,路程远,路上又没有吃饭的地方,只能带着干粮,干粮哪比得上家里做的吃食。
做好吃食,她便和孟奎一人拿着一大包东西赶往客栈,除了给堂姐三人的午饭,还有她给娘家和婆家人准备的礼物。
孟奎今日请了半天的假,他知道清荷他们要去买马车,怕他们人生地不熟,被人蒙骗,便特意穿着差服跟着去牛马集市。
县里的人都知道,宋县令铁面无私,对坑蒙拐骗的人从不手软,这些做生意的人怕惹麻烦,只要还想在县里继续做生意,那是绝对不敢坑官差的。
买了马车,配上车厢,周明远跟卖马的老板请教着赶马车的技巧,牛车他赶得挺熟练的,可赶马车,他也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
卖马的老板倒是个不藏私的,怕周明远听不明白,还领着他去城外走了两圈。
知道堂姐过不了多久就会来县里,这次分别清霞心里少了些伤感,多了不少期待,期待着几个月后,能天天跟堂姐待在一块。
周明远才学会驾马车,不敢跑太快,一路上只求平安到家,因此路上花费的时间多了些。
进了村子,村里人看见周明远赶着马车回来,凑上来看热闹,大伙倒不是没觉得吃惊,就是觉得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