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红火小日子(444)
清荷还说,若是赵小成有时间可以去村学旁听,学几个字,毕竟他以后要给清文当书童,大字不识的书童可帮不了清文多少。
听说能让儿子跟着学认字,以后还要给家里的少爷当书童,谢氏脸上多了几分感激。
她先头看买他们的主家是乡下人,以为儿子和她还是老老实实种地做活就行,没想到东家会安排她儿子当书童。
倒不是说种地有什么不好,就是太累,谢氏怕儿子身体吃不消。
当书童就不一样了,少爷是读书人,儿子给他当书童,能见世面,长见识,怎么着也比种地出息多了。
母子俩被这意外的惊喜砸得头晕,赵小成跪下来给清荷磕头:“谢谢小姐,我……我一定会好好做事,好好照顾少爷的。”
谢氏不怎么会说话,只一个劲儿地说谢谢。
清荷让两人起来,交待道:“好了,起来吧,以后安安份份做事,有什么不懂的问金婆婆就成。”
安排好赵家母子,清荷召来于中,想让于中抽空教赵小成几招,既是给清文当书童总不能手无缚鸡之力。
虽说清文自己的拳脚功夫不差,可万一要遇上什么事,总不能让清文一个人挡着,叫清文这个当少爷的去护着书童吧。
于中接下清荷给他的任务后,没急着走,而是提出了一个请求:“夫人,我看中了一个孩子,想收他做徒弟,不知夫人同不同意?”
清荷轻笑:“于伯,这有什么不同意的,你看中了谁呀?”
“夫人,我看中了蒋涛,那孩子根骨不错,是个好苗子。”于中老实回答道。
“蒋涛啊,这事我可管不着,你看中了蒋涛想收他做徒弟,你得跟蒋涛和春桃姑姑说。只要他们同意,我没什么意见,你们自己商量就成。”
蒋涛之前吵着要学武,没想到那孩子还是个有天赋的,能被于中看中。
不过那孩子不是正跟着孙同练武吗?于中这样直接上门去“抢人”可不行。
清荷提醒道:“对了,于伯,蒋涛现在是跟着孙同在学武,现在你要收蒋涛做徒弟,得知会孙同一声。”
于中点点头:“夫人,这我知道了,我会尊重他们的意见的,若他们不愿,我不会强求。”
孙同只是个退下来的兵,他那一身功夫在于中看来,只能对付那些三脚猫,真碰上手上功夫好的,孙同接不住几招。
于中把事情禀告给清荷后,便找了个时间寻了孙同和蒋涛,说了他的意思。
孙同以为于中只是个普通的老头,他不知道一个小老头收蒋涛做徒弟,能教些什么,教蒋涛种地吗?
还没等他开口发问,于中瞧着周围没人,悄悄给孙同和蒋涛露了一手。
孙同一看就明白于中是个高手,他的功夫在这人面前就是花拳绣腿,这样的人收蒋涛做徒弟,那是蒋涛的福气。
蒋涛也看见了于中的本事,他喜欢学武,自然想跟着功夫更好的人学。
可是他已经在跟着孙大叔学了,怎么能见到有更厉害的人就离开孙大叔呢,这样是不对的。
于中看出蒋涛的犹豫,让孙同和蒋涛好好商量商量,商量好了去周家找他。
等于中一走,孙同赶紧把蒋涛拎到面前来:“涛涛,你怎么不赶紧答应?这么好的机会你可别错过了。”
“可是孙大叔,我已经拜你为师了,不能再当别人徒弟了。”蒋涛虽然也觉得于中很厉害,可他不愿意就这样离开孙同。
孙同闻言一愣,随后揉乱了蒋涛的头发:“你这傻孩子,咱们又没真的拜师,不用这么当真,我不也教村里其他孩子吗?”
“你教其他人的,跟教我的不一样,我都知道。”孙同教其他孩子,只是教些基础的拳脚,和教蒋涛的东西还是有区别的。
蒋涛都看得出来,正是因为看出来了,他才这么纠结。
“我和你娘的下个月就要成亲了,到时候咱们就是一家人,我这个做继父的,教你几招功夫这多正常,你一个小孩子,别想得太多。”提起亲事,孙同唇边露出幸福的微笑。
孙同这样说,蒋涛心里才没了负担。
蒋涛不排斥他娘改嫁,他娘这辈子吃了太多的苦,他就想过了,若是孙大叔能让他娘幸福,他会把孙同当亲生父亲一样对待。
蒋涛和母亲相依为命,他要重新拜师这么大的事,蒋涛当然不会瞒着母亲。
胡春桃对清荷十分的信任与崇拜,她知道于中是周家的人,十分爽快地答应了儿子。
第391章 刘家兄弟
第二天,蒋涛下午下学后跟清文一块来到清文家中找于中。
于中看见蒋涛的身影,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这孩子果然还是来了。
清文知道蒋涛来自家有事,他自己忙着回书房温书,让蒋涛自便。
蒋涛找到于中,二话不说就跪下磕头:“师傅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于中满意地看着蒋涛嗑完三个头,等蒋涛磕完头才把他扶起来:“起来吧。”
“是,师傅。”蒋涛性情醇厚,认死理,他既然拜了于中为师,对于中的话自然十分听从。
于中话少,他收了蒋涛当徒弟,就要教蒋涛真本事。
于是蒋涛拜师的第一天就开始了残酷的训练,于中的训练和孙同的训练,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档次。
拜师第一天蒋涛累得差点脚都抬不起来,不过越是这样他越兴奋,身体里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
蒋涛临走时,于中看着他兴奋的眼睛,心里十分高兴,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好苗子而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