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每天都想撕下他的面具(147)

作者:丛温 阅读记录

东烟的声音不卑不亢:“无为宗信的是公子。”

陆敬祯自嘲一笑,他抬手轻按住衣襟,指腹能轻易感受到胸口的锦囊。他把郡主写给他的婚书装在里面,却再也没有勇气看一眼了。

他从前便是这样稀里糊涂地为天家尽忠,把郡主和豫北侯府赶尽杀绝。

辛衣舒被他笑得心里发怵,果子沾上的水渍在她衣袍上晕开一片,她忘了去擦,小心翼翼看向面前的人:“夫君?”

外头,雨声渐弱。

陆敬祯收住心思,低声道:“传令下去,赶路吧。”

“是。”

东烟的步子远了。

辛衣舒看他轻阖上眼,想了想,还是便小声问:“那些尾巴还跟着,真不处理下?”

陆敬祯应声。

那些都是郡主的人,郡主想监视他,他便让她监视。

沈嘉禾这次刚回雍州,压的军务多,没日没夜忙了两日,这一觉就睡过了头。

迷迷糊糊中,似有人影在床前晃动。

她哼了声,便觉脸颊贴上温柔的手,接着有人俯身轻问:“醒了?”

是母亲的声音!

沈嘉禾倏地睁眼,果然就见王氏笑盈盈坐在床边望着她。

“你平日里都是这样懈怠军务的?”话虽这么说,但王氏言语间并无丝毫责怪,满满都是对她的思念。

“娘!”沈嘉禾哽咽抱住王氏,一年没见母亲,总觉得她发鬓的白发又多了些,眼尾的皱纹也更深了。

“好了,堂堂一个将军,叫人看见像什么样子。”王氏回抱了下沈嘉禾,掩不住的哽咽了下。

“您何时到的?怎么不叫醒我?”沈嘉禾说着,利落起身穿衣。

王氏望着她笑:“到了快一个时辰了,只是进了营地同这个打招呼同那个打招呼,到你这儿也就一炷香之前。你玉妈妈也来了,和成安在外头说话呢,他们母子也许久不见了。”

沈嘉禾一听玉妈妈来了,忙道:“在外头说什么,叫他们进来说话,都是自己人。”

徐管家和玉妈妈夫妇并不知道沈嘉禾的身份,不过这也不妨碍什么,等玉妈妈进来她都穿好衣服了。

王氏见沈嘉禾要出去叫人,忙拉住她:“现下叫他们进来不方便,她同成安说婚事呢,孩子大了,做父母的最操心的就是你们的终身大事……”说到此,王氏的话语微顿,她的嘴唇动了动,“娘话太多了。”

“不多,您说什么我都爱听。”沈嘉禾系上腰带转身抱住王氏,在她后背轻轻拍了拍,“婚事你们担心成安就好,就不必担心我了,毕竟我可比成安听话省心,我有夫人也有儿子了,是不是?”

王氏的眼睛一阵酸涩,声音哽了下:“你这孩子……”

沈嘉禾抱着没松开,她微微仰头,将眼泪逼退:“娘,我以后会做您最听话最省心的孩子。”那种为情所困的傻事她再也不会干了。

她再不会为任何一个男人动心了!

王氏不知道她这些日子发生的事,但作为一个母亲她感觉得出她在伤心。

她回抱住她,轻声道:“难受了便来娘这里,不管发生什么,你都是娘最爱的孩子。”

沈嘉禾将连埋入她的颈项,闷闷应声:“嗯。”

常年出入军营后,她早就不大记得在母亲身边撒娇时是种什么感觉了。

原来是这样幸福的时刻。

沈嘉禾徐徐睁开眼,她势必要把易璃音和沈澜都接回家去,他们一家人都要在豫北团聚,她要回到母亲身边。

“将军,老夫人。”外头传来徐成安的声音。

王氏松开沈嘉禾,背过身轻拭眼泪。

玉妈妈进门就见王氏通红的眼睛:“老夫人许久不见侯爷,这会见着了怎么还哭了?”她转身看向沈嘉禾,立马心疼地蹙眉,“侯爷瘦了呀。”

她直接逮住徐成安一顿埋怨,说他光顾着自己吃,没照顾好侯爷:“今日我亲自下厨给侯爷做点好吃的!”

玉妈妈一想到做吃的,便是拦也拦不住,没坐一会便急着出去准备午饭。

“随她去。”王氏拉着沈嘉禾坐下,她已调整好情绪,“你突然想回端州是有什么事吗?”

沈嘉禾传信说的是许久不见母亲,回家见见,顺便去祭拜下父亲。但王氏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她必然是还有别的事。

于是她便准备了些衣服吃食,借着看儿子的名义直接来了。

沈嘉禾脸色严肃了些:“是想找您问问,当年东宫一案,先太子到底为何失信于先帝?”

王氏显然没想到她是要问这个,顿时愣了愣。

“成德二十六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沈嘉禾睨着王氏,“先太子真是突发疾病薨逝的吗?”

王氏拧住眉:“谁同你说了什么?”

“没有,是我自己想问。”

“好端端为什么要问十多年前的事?”

定乾坤的事还不是时候告诉母亲,毕竟能不能找到也还是未知,这次她要做的事,不管谁要阻拦,她都已经下定决心了。

沈嘉禾早就想好了托辞:“近年来京中有些传闻,我就想问问。”

原本以为还需搪塞一番,却不想王氏闻言,叹息道:“没想到如今还有人在传那些事。”

沈嘉禾暗吃一惊:“从前也有人传过?”

“先太子刚殁那会儿,民间到处都在传,说先太子是被人害死的。”王氏摇摇头,“后来先帝下了严令,还抓了几个说书先生,这事才算被压下来。只是宫闱之事,外头的人又怎会知晓?”

沈嘉禾又问:“当年父王前往郢京奔丧了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