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每天都想撕下他的面具(16)

作者:丛温 阅读记录

张师爷大惊:“同知大人,这位祝先生可是沈将军的军师。”

“张师爷是在提醒什么?”孙文远的目光游离在那年轻书生身上,“本官看在沈将军面子上客气才称呼他一声军师,但这里不是豫北军营,这里是凉州城!还请祝先生让位吧。”

他看年轻书生端坐着未动,哼了声,绕过去欲把敞椅上的人拉起来。

陆敬祯早已猜到来人身份,这么个尸位素餐的人倒有脸舞到他面前来,他刚要讽刺一二,便见门外一道身影急闪。

接着,一柄坠银密星长刀横在了孙文远身前。

徐成安借力用刀鞘一拍,将人直接从案几前震开数尺,他转身挡在陆敬祯身前:“将军不在,凉州自有我们军师坐镇。来人,请玩忽职守的同知大人去牢里养病吧。”

陆敬祯微诧看向徐成安,一路而来二人虽没什么接触,但徐成安时不时生出点杀心陆敬祯还是清楚的,实在意外他会帮他说话。

外面很快进来两个侍卫,上来就将孙文远押住。

孙文远厉声挣扎:“你们敢?本官可是正五品同知,岂容尔等……”

“拖出去。”徐成安不欲同他废话。

孙文远见徐成安铁了心,便又大叫:“我可是陆首辅门生!是首辅大人亲自点本官来凉州的!”

“等等……”陆敬祯本不屑理会此人,不想这人倒是把他这个本尊搬了出来,“你……叫什么?”这人他根本不认识啊。

孙文远冷笑:“本官坐不更名行不改姓,孙文远!”

孙文远……哦,名字有印象。

这人是成德三十六年的二甲进士,当初在国子监陆敬祯便是看中了他的勤勉,后来的确是外放了,没想到如今成了凉州同知。

但他以前不长这样啊,短短六年竟然从一个清瘦书生成了如此肥头大耳。

孙文远以为他们怕了,梗着脖子道:“识相的马上跪下道歉,要知道,你们动我就是打首辅大人的脸面!”

哎。

你永远不知道亲手提拔的人会以什么样的形式捅你一刀。

于是这个烂摊子还得自己来收拾。

陆敬祯摸了摸脸,他现在就觉得很疼:“陆首辅当初大约是瞎了吧。”

“你!”孙文远破口大骂,“黄口小儿竟敢对首辅大人出言不逊!待我来日禀明首辅大人,定要你人头落地……”

“愣着作甚?还不拖下去!”徐成安冷了脸。

孙文远已经被拖远了,骂声隐约还在继续。

徐成安错愕回头看向眼前书生,他还以为天下读书人都恨不得以陆首辅马首是瞻,没想到竟还有这样一个威武不屈之人。

他不免生出几分敬佩,连递药碗的动作也温和了些:“喝药。”

褐色汤药安静盛在瓷碗中,方才他那么急着闪身进来竟也没有洒出半分,看来功夫很不错。

陆敬祯垂目看了眼,端起来就喝,一面问:“将军何时出城?”

“已经走了。”徐成安抱着佩刀倚在案几旁,“我奉命留下保护你。”

陆敬祯的动作微滞,心下平白生出些许喜悦,他没多问,朝张师爷道:“有劳师爷备辆马车。”

“是,我这就去。”张师爷转身出去。

徐成安皱眉:“去哪?”

陆敬祯一口气喝完汤药,缓了缓,卷在舌尖的苦涩才散去稍许:“城中米铺上报的存粮储备明显不够支撑三日,即便府衙有钱,眼下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什么?怎么不早说!”徐成安脸色大变,眼下将军已出城,这怎么办?

陆敬祯扶着桌沿的手指微微使了力,试了试才撑着站起身。

徐成安看他撑着案几的手在抖,拧眉托住他的手肘:“祝云意,你不是要逃吧?”

陆敬祯轻掀眼皮笑:“我如今可是将军的人了,便是徐校尉逃了我也不会逃。”

徐成安:“你他娘……”

陆敬祯又道:“方才多谢。”

突如其来的道谢倒是令徐成安微噎。

陆敬祯已不动声色将手臂缩回,稳着身形往外走去。

徐成安咒骂着追上去:“我得派人去通知将军。”

“不必。”外头烈日高悬,陆敬祯微眯住眼睛,忍住眩晕不适,“徐校尉听过大善即是大恶吗?”

徐成安只懂行军打仗,这些文绉绉的东西一概听不懂。

陆敬祯自顾轻言:“百姓一朝有饭吃,便以为顿顿有饭吃,一旦哪天断粮,他们就会觉得被骗,即刻便能反扑暴乱,但其实饿上一两顿并不会死人。”

说来说去最后还不是会暴乱?

徐成安的脸色难看:“所以呢?”

“所以需要恩威并施。”书生苍白脸上露着笑,“走吧,徐校尉,同我一起去放放狠话。”

徐成安:“??”

“你是嫌暴乱来的不够快?”

“不。”陆敬祯适应了刺目光线,笑意将眼尾拉长,“我是去教他们怎么做人,顺便替将军体会下当个恶人的感觉。”

沈嘉禾带出城的除了豫北军,还有数十名凉州守军,他们熟悉地形,也对此地山匪有所了解。

抵达山匪所在的山脚时,沈嘉禾已有了大致了解。

三郡山匪相互掣肘也时常联手,他们还学朝廷和世家玩起了联姻这套,将三家关系紧系,必要时会联合对付朝廷,这也是朝廷多年剿匪不利的重要原因。

距离凉州最近的是戚风寨,也是三郡山匪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悍的,眼下这伙山匪就盘踞在这座大凉山上,山寨背靠悬崖,易守难攻。

只需拖上半日,便能等来援军。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