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长秀重回衙门时,陈皎在午休,她正为温县令一事烦恼。
马春很兴奋,不惜打扰她午休前来告知。陈皎有起床气,给裴长秀抛出一道难题。
把温县令贪污的钱银找出来。
裴长秀一头雾水,马春让周宝雨跟她讲清楚前因后果。
裴长秀当即问:“衙门的地下查找过吗?”
周宝雨点头,“找过的,没有。”
裴长秀:“房顶呢?”
周宝雨:“全都找过。”
这关乎裴长秀是否能成功投奔,立马叫来温家的家奴仔细盘问,弄清楚温县令的喜好。
她比陈皎年长许多,常年跟军营和官场打交道,见识也广,想法跟陈皎差不多,认为温县令贪污的钱银肯定藏在某处,而不是寄存出去。
下午胡宴气急败坏过来汇报,说裴长秀那婆娘像个疯子似的拎着大锤砸衙门家属院里的墙,到处都砸得稀烂。
陈皎愣了愣,诧异道:“她砸墙做什么?”
胡宴激动道:“九娘子赶紧去看看,那娘们像条疯狗一样,拦都拦不住!”
陈皎忙去看情形。
当她过去时,裴长秀已经转移去了温县令的别院继续砸墙。
家属院里的墙体到处都被砸得稀烂,陈皎痛苦地闭眼,愈发觉得她手里的人有神经病。
哪晓得别院那边很快就传来消息,说书房的墙体里有新发现。
陈皎精神一振,大声道:“备马!”
一行人匆忙去往别院。
温县令的书房不大,然而当一面墙体被砸穿时,里头镶嵌的金银把周宝雨等人唬住了。
裴长秀似乎很有经验,顾不得尘土飞扬,一个劲拿大锤击打墙体。
那墙面经不起重力击打,倒下一片,镶嵌在里头的金条银锭全都掉了下来,晃花了众人的眼。
王学华骂骂咧咧道:“天菩萨!害得老子好找!”
待尘土散去后,人们聚上前刨金银,周宝雨忙道:“勿要私拿,等九娘子来定夺!”
裴长秀抹了一把脸上的灰,周宝雨朝她拱手道:“裴娘子怎么知道那些赃款藏匿在墙里头?”
裴长秀言简意赅,“见多识广。”
周宝雨:“……”
他是服气的。
没过多时陈皎等人抵达别院,王学华迎了上前,激动道:“九娘子发大财了!墙壁里头好多金银!”
话语一落,陈皎一掌拍到他的脑门上,他“哎哟”一声蹦得老远。
书房的半面墙都被砸得稀烂,地上的金银掺杂在墙体里,琳琅满目。
陈皎见到那场面,顿时绷不住了,骂了句娘。她蹲下捡起一根金条,又环顾书房,骂骂咧咧道:“那龟孙儿,我在这儿坐了两天都没琢磨出名堂来。”
说罢看向裴长秀,问道:“你怎么知道墙体里藏有东西?”
裴长秀回答道:“家奴说温县令喜欢作画,时常在书房里呆许久,我碰碰运气。”
陈皎皱眉。
裴长秀淡淡道:“地下,房顶阁楼,墙体,杀人藏尸好去处,同样,藏金银也甚好。”
陈皎抽了抽嘴角,没有吭声,因为她也干过,杀人藏尸,挖坑埋人。
王学华等人把那些金银一一清点出来,擦干净盛放到木箱里。
胡宴用充满着敌意的眼神打量裴长秀,她挑衅地抬下巴,故意说道:“裴某愿投奔九娘子,这份见面礼九娘子可满意?”
陈皎:“甚好。”
胡宴忙道:“九娘子切莫被她……”
陈皎看了他一眼,胡宴闭嘴。
最终经过周宝雨等人的清点,他们从墙体里砸出近两千两钱银,有好几十斤!
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陈皎很满意。
那些钱银被带回衙门,温县令被再次提审。当他看到自己藏的私房被陈九娘薅出来时,脸上的肌肉不受控制地抽了抽。
陈皎捡起一根金条,故意在他跟前吹了吹,说道:“温县令好手段,可让我好找。”
温县令垂首沉默。
陈皎道:“现在你还有什么话说吗,我洗耳恭听。”
温县令的后背沁出不少冷汗,知道自己在劫难逃。
陈皎忽地一掌拍到案几上,犀利问:“柳家贩卖私盐,你可有话要说?!”
温县令讷讷道:“无话可说。”
陈皎柳眉一横,“柳家的私盐可是由吕士绅从永圣那边的渠道走私运送过来的?”
听到这话,温县令冷汗淋漓,硬着头皮道:“下官不知。”
陈皎:“你还想隐瞒!”又道,“柳家寻常商贾,若没有门路,岂能拿到永圣的井盐私售?!”
温县令不敢答话。
陈皎目光如炬,“死到临头还不知悔改,莫要以为吕家是怀安郡太守的老师,我陈九娘就不敢办他。今日我不妨告诉你,我不单要办吕家,连虞太守一并查办!”
说罢看向差役,“来人,给我拖下去!若不如实交代,打死论处!”
差役当即把温县令拖了下去,紧接着孔县丞被带了上来。
见到木箱里的钱银,孔县丞一下子就意识到了什么,陈皎还没问话,就恐惧道:“九娘子我招!我什么都招!”
那孔县丞是个怂货,贪生怕死,把衙门平时敛财的行径尽数吐露。
一部分是柳家贿赂,一部分是侵吞灾款和税收,还有则是在处理案子上收受贿赂。
周宝雨做下笔录,让他签字画押。
晚些时候温县令也扛不住杖打,愿意招供,但咬死不清楚柳家私盐的门路渠道。
陈皎并不着急,只命人把温县令的事迹散布出去,动摇吕家。
当县城里的百姓听说从温家别院的墙体里砸出近两千两钱银时无不乍舌,人人都恨贪官,纷纷口诛笔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