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神话同人)[封神]就你叫杨戬啊(57)+番外

作者: 昭廓 阅读记录

杨戬挑眉,似乎没有听清,俯身晃到她耳边:“你说什么?”

敖闰握住他的手臂,将他往自己怀里拉了拉,几乎将杨戬高大的身躯抱住,扬声道:“我说你和其他人保持距离。”

杨戬凤羽般的眼尾弯起来,语气沾染了周围的雀跃气氛,欢快地应道:“好啊。”

那就只能我们贴得近一些了。

敖闰拥着杨戬,手掌贴在他腰间冰冷的战甲上,时不时与回头的他对视。

这七十多里走得格外漫长,敖闰很少流汗,此时竟也有汗珠划过鼻梁,落在她衣领。

终于望见将台了,敖闰踮起脚,扶着杨戬远眺。

金台三丈高,巍峨广阔,共有三层。第一层东南西北和中央各立二十五人,按各方颜色穿衣执旗;第二层三百六十五人,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执旗;第三层七十二人,按七十二候执剑、戟、抓、锤。每层俱有祭器、祝文。台下仪仗对称排列,众人衣冠整肃,剑戟森严。

敖闰正感叹时,忽有粗砺的触感落在她眉尾,她疑惑侧眸,正见杨戬为她擦去额角流下的汗水。

杨戬摘下了右手的手套,动作温和。

他头盔下的穗子在风中轻晃,敖闰不自觉被吸引目光,心中有种情绪如电光石火,转瞬出现又消失。

百姓的交谈声渐渐变小,武王在万众瞩目中迈出鸾舆。西岐大夫散宜生在旁提示,“大王请元帅下辇。”武王依言上前,欠身道:“请元帅下辇。”

姜子牙急忙下辇,行至将台边,听散宜生宣读祝文。

他的长须被风吹拂,视线落到台下窃窃私语的徒弟和师侄们身上。

木吒发现他在看自己,还开心地蹦了蹦,口型很明显是喊“师叔”。哪吒双手环胸,默默远离他几步。黄天化和弟弟们凑在金吒身边滔滔不绝。雷震子崇拜地看着他二哥姬发。武吉和龙须虎笑呵呵地对视。

姜子牙无奈地摇摇头,眼中也漫上笑意。

每读完一段祝文,姜子牙就上一层台。他登上台顶时,将官用红漆托盘为他捧来宝盔。

这头盔金光闪闪,灿然夺目,上面栖息四只累丝凤凰,绕着珊瑚碧玉,钉着珍珠玛瑙。

敖闰瞪大眼睛,推推身边的杨戬,“这个好看!”

杨戬含笑附和道:“嗯,好看。”

将官又送来袍甲,这袍甲更加华贵,赤红似火,配着绿丝绒的扣子和紫丝绒的边角,胸前镶着五颜六色的千百朵花,满布织金花纹。

金吒等人笑得前仰后合,姜子牙绿着脸接过,只有敖闰眼眸亮晶晶地发出惊叹。

杨戬抵住唇,控制着嘴角的弧度,语气带着不易察觉的引逗:“这么喜欢啊,闰闰?”

敖闰根本没办法从姜子牙身上移开眼,重重地回答:“嗯。”

姜子牙再接过印、剑,高捧过眉,威风凛凛,气势不让诸神。

敖闰忽然转头对杨戬道:“等你明年过生辰,我给你送一身这样的,你穿上肯定比他好看。”

杨戬被她骄傲的语气哽住,顿时不知该如何组织语言,只能故作镇定地道:“谢谢。”

他不远处的师弟们笑做一团。

武王拜将后,上台开印、剑。诸事已毕后,姜子牙传令道:“众将听令,三日后于教军场听点。”

“是。”众将齐声道。

姜子牙与昆仑众门人离开将台,去往岐山正南方。南方的芦蓬里等着玉虚十二仙,他们见到姜子牙一身花哨战甲,全都大笑不止。

太乙真人上前打趣道:“子牙,如此威仪,真是人中之龙啊!”

姜子牙立刻作揖:“师兄抬举子牙了。”

清虚道德真君笑道:“欸,子牙是天子相父,此等殊荣,我等望尘莫及啊。”

姜子牙连连欠身:“多亏师兄师姊们。”

众仙拊掌大笑。

慈航道人上前扶起他,“待掌教圣人降临,我等再奉酒。”

敖闰在三代弟子中神游,听他们闲聊,却见十二仙中的灵宝大法师向她走来。

她与众弟子施礼道:“灵宝师伯。”

他微笑抬手:“不必多礼。敖闰师侄,你何时来西岐,我竟不知。”

敖闰一算,来西岐也有近十年了,只是她沉迷押运粮草,并不参加厮杀,也就没有碰见前来相助的灵宝大法师。

“原来如此,那你师父可知此事?”灵宝大法师问。

“我已传信告知师父,只是师父似乎并不赞同。”敖闰记得师父的回信,始终不解。

度厄真人在信中说:“吾徒,此事不妥,商周之战涉及到天庭封神,你勿要牵连其中,徒增杀孽。”

敖闰想得很简单,既然师父不让她开杀戒,那她就留在后方,押运粮草、救治伤兵,也算为自己积累了些许功劳。

到论功行赏时,有她也好,无她也罢。大不了回她的小院,继续做闲散龙王。

灵宝大法师闻言轻叹,“你师父说得也不无道理。敖闰师侄,我这千年来并未收徒,是真心把你看作弟子,你听师伯一言,回去吧。”

杨戬凝眸,似乎在与师兄弟闲聊,实则在侧耳听敖闰和灵宝的交谈。

灵宝大法师带敖闰来到远离众仙的地方,压低声音道:“你且看我这些师侄,各个天纵英才,可他们又有几个能留到大战结束后呢?又有几个能稳住道心、肉身成圣呢?”

敖闰知道这话是肺腑之言,她望去,亦能发现黄天化、邓婵玉、土行孙、龙须虎面有死气。

还有的弟子就算在战场上生还,也乱了道心,此后无心修道,难成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