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我死后男主追悔莫及(246)

作者: 伏菽 阅读记录

他接过钢笔,在文件末尾写上自己的名字,两个端方的墨迹一上一下的排着,看起来和谐得很。

“这样便好了。”徐城拿起文件,把这份注定会在周家引起轰动的文件收进了柜中。

办公室的门推开了,周暮觉与朝笙并排而出,徐城在后头合上门,态度恭敬的送他们出了通海银行。

“终于能下班了。”有其他的职员见黑色的吉普车开走,凑过来有些好奇的攀谈,“徐经理,那位就是周太太吗?”

“是啊。”

“百闻不如一见。”他们笑起来,大抵都明白为什么为人冷淡的周鹤亭会娶这样一位年轻的小妻子。

浑身上下无一处不美,深碧的旗袍衬得她腰如春柳,袅袅婷婷。纵然端庄,却有一段弱质风流。

徐城随意敷衍了几句,转身回去收拾下班,作为周鹤亭的亲信,他知道,周鹤亭娶林氏银行的女孩,可不是因为这份美貌——或许也有一点觊觎美色的缘故。

在这个风云激荡的年代,海市的一面是纸醉金迷的浦江,而另一面,流淌的却是阴暗腐败的水沟。

肮脏的下水道也会经过白色宫殿般的通海银行。

夜色下的海市灯火通明,霓虹绚烂。

周暮觉拉开车门,示意朝笙先进去。

他下意识的把手放在了车门的上沿,朝笙微微低头,屈身上了车。

她察觉到他的好心,同他道了谢。

其实无论是哪位女士与他同乘,这样的举动都很正常。

周暮觉觉得她太客气,但他们确实应当保有这样的距离感。似乎从见第一面开始,她就在向他道谢。

谢他拦住了周寅竺,谢他陪她吃饭,给她找医生,谢很多事情。

他垂着长睫,淡淡的想,总归听她说了许多句,不差这一次。

等通海银行的分红告一段落,他要在北平和海市两地忙上很长一段时间,不到年节轻易不得归家。

朝笙落座,这次找准了安全带,纤长的手指握着金属扣,迅速地对了上去。

她抬起脸朝周暮觉笑,有些小小的得意。

周暮觉温润的桃花眼也跟着弯了弯,刚刚那一点异样的感觉很快便散去了。

黑色的吉普车行驶在滨江大街上,车上映照着缤纷的霓光。

民国九年,纸醉金迷的海市是不夜的蜃楼。

黄包车载着西装马褂的先生公子,不知往哪座华美建筑奔去。大使馆外,年轻的学生们高谈阔论,百乐门里,袅娜娉婷的歌女姗姗来迟,叫卖声,谈笑声,车水马龙,引擎轰鸣,热闹非凡。

朝笙坐的端正,汽车疾驰,霓虹变作彩色的长练,倒映在她翦水般的秋瞳中。

滨江大街在华国乃至整个亚洲都是首屈一指的繁华,周暮觉看到她侧过眼,明明向往却又压了下来。

父亲去世已有小一月,她仍是素服,配黑花,整个人透着一股哀寂的模样。

周暮觉读书时看过情深不寿的道理,知晓她与父亲感情甚笃,他无意也无资格干涉她的决定。

但他望向窗外的霓虹,开口问道:“要去滨江大街上走走吗?”

现下是八点,不算太晚,却正是最最热闹的时候。

朝笙露出意外的神情。

“大街西边新开了一家法餐,还是海市头一家。”

这些日子以来,周暮觉发现她在方方面面都严苛地守着孝,惟有吃饭时对于菜肴还保留了一些兴趣。

他声音淡淡的,似乎只是自己临时起意,并非是想带她四处走走,散散心。

朝笙有些犹豫,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只是逛一逛,用些宵夜,算不得什么玩乐之事。

周暮觉便唤司机往西边开去。

法餐新鲜,却实在昂贵,人们对于西洋来的物事很是好奇,因此纵然全海市都知道滨江西街开了家法餐,进出餐厅的人却寥寥,且皆是衣冠楚楚之辈。

海市有着泾渭分明的等级,当周鹤亭死去,被他豢养的林朝笙要如何才能甘心舍弃奢靡堕落的生活?

朝笙望向落座于另一头的年轻继子,他英俊,温和,兼具财富与权力,过高的道德感让她觉得分外有意思。

但这些都不重要,朝笙百无聊赖的想,她只要确认他还是那个人就好。

好感度悄然到了35,她清丽妩艳的丹凤眼里碎着柔和的灯光,有些好奇地问道:“我还是头一次来这,有什么推荐的吗?”

周暮觉留过学,却无意卖弄。他看向一旁的侍者,道:“你好,可否和我们介绍一下?”

高级餐厅里的侍者穿着得体,职业素养也极佳。

他立马展开了菜单,朗声道:“先生太太,容我推荐一些……”

朝笙轻“啊”了一声,垂下头来,露出了心不在焉的——难堪。

周暮觉长指轻敲桌面,知道是羞于被误会这样的关系。

谁能想到,这样年龄相近的两个人,其实是法理上的“母子”关系。

他骤然生出一丝无端的不悦来,连他都说不清缘由。

但周暮觉向来不为情绪所困,他说话的声音淡静,询问完朝笙后,让侍者按着推荐的来上菜。

原本侍者极力推荐的樱桃白兰地换成了果汁,朝笙捧着杯子啜饮,没觉得这比阿柳捣碎了桃肉兑着牛奶的甜饮好喝到哪儿去。

头盘菜是鹅肝酱,朝笙刀叉用得熟练,却只浅浅试了一口。

“太太,你胃口不太好吗?”对座的年轻男子看了她一眼。

“有些吃不惯罢了。”朝笙笑,“毕竟是头一遭吃,新鲜倒是很新鲜的。”

餐厅里悠扬的钢琴声不绝,她扭头看向窗外繁华的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