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我死后男主追悔莫及(254)

作者: 伏菽 阅读记录

一个小丫头说:“太太是去念书了,多好啊。”

阿柳不太理解:“念书不就是为了有个体面的工作嘛,费那力气干什么。”

小丫头也答不上来,从她来周家起,林朝笙就是一位享尽优容的太太。

读完书回来,也依然是作周太太。

小丫头捧着脸思索,觉得阿柳说得有道理,但是如果可以,她也想去读书呢。

可惜她要供哥哥上学。

闲话絮絮,阿柳估摸着时间,快到朝笙和周暮觉回家的时候了,遂催促着丫头婆子们去做事。

于周暮觉而言,自朝笙回学校后,他多了个先前从未有过的体验——

“等很久了吗?”

朝笙上了车,看向正合上书页的周暮觉。

“老师拖堂了吗?”青年的声音很温和,并无等待的不悦。

“今天最后一节课,是你那位朋友的政治课。”朝笙说,“他可真健谈,从古希腊的民主选举能谈到了汉朝的推恩令。”

“古希腊的时间跨度可对应到周朝至汉,他若是想说,只怕能说上更久。”

“真是漫长的文明。”她拢了拢裙摆,坐了下来,“不过冯老师说得极有意思。”

“他口才很好,知识涉猎也多。”周暮觉说,“留学时他读的就是政治学。”

“你呢。”朝笙微微俯身看去,青年手中的书本是朴旧的黄色封面,上面印着篆书的《原富》二字。

她今天没把头发盘起来,只绑了一个麻花辫儿,白色的珠花缠在发尾,随着她倾身的动作而微微晃动。

这样学生的打扮,比起沉闷哀寂的深色旗袍更合适她——尽管,那是为了,他的父亲。

周暮觉的思绪竟然有一瞬游移。

“我读的经济学。”但他很快回过神来,微微笑道,“这是严复先生十几年前翻译的。我在国外时读过原着,但读他的译本,启发也很多。”

“这就是所谓的\u0027它山之石,可以攻玉\u0027?”

“严复先生的见解远胜过我许多。”他认真道。

朝笙却露出个笑来:“你能经营好银行,便已经很厉害了。”

其实经营银行与经营国家完全不一样,但听到她的夸赞,那种近乎轻盈的愉悦却完全不作伪。

两个人并排坐着,司机发动了汽车。

引擎声里,周暮觉听得朝笙又道:“少爷,明日不必来接我,我与我同学他们约了一道出去。”

周暮觉微愣,不自觉想起那个傍晚,她仰脸笑着与人说话的模样。

但与从前的朋友继续交游,是他应该乐见的事情。

于是这青年忽略了内心升起的些许失落,温言道:“好。”

第184章 黑莲花与君子(13)

叶青淇和杜知弦都是青英大学的学生,这两人的人品寻常,脑子却灵活,只可惜没用在正道上。

他们知晓朝笙回了学校,虽然意外,更多的却是喜悦——毕竟这样见面会方便许多。

要约“周太太”出门,总得寻些特别的理由,打过去的电话,时不时也总是家中佣人接了。

叶青淇某日在学校里碰到了朝笙,立刻便动了心思。他与杜知弦商量一番,打算邀她去看电影。

因为学的是文学专业,林朝笙对于戏剧十分热爱。她能演,也能写剧本,不是没有动过成为一名剧作家的心思,但林家待价而沽的闺秀不能做卖字的营生,更不能与戏子厮混。

后来,她又嫁给了周鹤亭,连书都没再读,其他的便也直接搁置了。

朝笙早知道他与杜知弦会来找她,既然这两人并不打算放弃,应了便是。

早晨下楼时,周暮觉仍如常等她用早饭。

抬眼便见朝笙今日穿得格外不同些。

是条奶油白的裙子,绸缎的面料拼接而成的,颜色很素净,披肩也是白色的,用蕾丝勾出山茶花的式样,垂着细细的流苏。

她身段极好,这样穿着,便格外袅娜。

踏着双高跟的浅青色鞋子,整个人宛如开在枝上的花似的。

仍是素雅的一身,瞧起来却再没有先前的暮气了。

周暮觉敛去眼中一霎的惊艳,笑着和她问了好。

早餐是厨房拿手的包点,里头包着虾仁,灌了肉汤。

朝笙用筷子夹了起来,听得周暮觉温声道:“仔细烫。”

朝笙点点头,咬开了里头的虾仁。

周暮觉偶尔抬眼看去,她今天早上看起来胃口不错,包子比平时多吃了几个。

大概心情也比先前好了许多。他忽然想到。

无论如何,是好事。

至于究竟是什么原因,周暮觉并不打算多想。

*

吉普车驶出了安静的庭院,将齐青的灌木落在后头。春日的风涌进了车里,女子披肩上的流苏也被带得轻轻飘动。

“车窗要升上去吗?”周暮觉问。

她病好也不过月余,而早晨的风总还带着点寒气。

然而朝笙却笑道:“这风吹着,挺舒服的。”

风把她鬓边垂下的头发也扬起,压在发间的青色珠花微微颤着。

周暮觉忽然想起,那个夜晚她所遗落的发带,自己还未还给她。

但她大概并不知道,自己丢失了一朵黑色的山茶花。

“今天晚上,叫忠叔几时去接你?”周暮觉敛起了思绪。

“不用。”朝笙说,“我们打算去看一场电影,到时,我朋友他们会送我回来。”

她眼中带着期待,也许是对那部电影,也许是为着其他。

周暮觉点点头:“晚上有人同路便行。”

青年心中浅淡的失落不动声色,但他自己都想不出缘由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