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帐春深(154)
沈家的儿郎没有白死。
有人记得他们的忠义。
有人护着他们家中老幼。
守卫们让出路来,沈若锦一手牵着马,一手推着阿公的轮椅,刚要进城去。
迎面忽然来了一支送花轿的队伍,喜乐吹吹打打的,热闹喜庆的不像话。
他们是白事,只有祖孙两人。
对面的喜事,红绸喜字,艳得晃人眼。
谁也没有停下。
花轿与棺材眼看着要擦肩而过。
天边降下一道雷电。
豆大的雨点就这样落了下来。
沈若锦加快脚步往城里去。
花轿里的新娘却忽然掀开轿帘,朝沈若锦身后的棺材看去,“停下!”
轿夫哪里敢在这种时候停,“他们那边拉着棺材呢。”
喜娘也说:“快把轿帘放下,盖头盖回去,新娘子出阁要守规矩,不然不吉利。”
“我说停下!”新娘子死死地盯着那口棺材,再次开口已是泪流满面。
“不能停。”喜娘勒令轿夫们,“赶紧走,误了婚事,你我都吃不了兜着走!”
新娘子看他们不肯停下,一横心从花轿里跳下,跌在了沈若锦跟前。
为防马蹄将人踏伤,沈若锦当即停下了脚步。
新娘子满面泪痕,冲花了妆容,沈若锦一时间没认出来。
她本想伸手去扶,又想起今日自己戴孝扶棺,人家是出嫁,不好碰触免得兆头不好。
沈若锦道:“姑娘,何事如此?”
“小十……”新娘子抬起头来,满眼哀痛地看着她,“他在里面,是不是?”
“你是……梅映雪?”
沈若锦这才认出她来。
长兄的心上人,梅太傅家的四小姐,梅映雪。
长兄十七岁那年回过京城一趟,后来就在西疆的将军府庭前种了两棵梅花树。
他常在梅花树下吹箫,以寄思念之情。
他说等西疆安定,他就回京城娶妻生子。
可他活着的时候没等到。
此身既已许国,再难许卿。
长兄只有在喝醉的时候,才说他不是喜欢京城,是喜欢京城里的那个人。
梅映雪也是痴情人,从不曾与长兄定下婚约,甚至连一句准话都没有,就为他守孝三年,一直耽搁到二十二岁,到今日才出嫁。
偏偏又在出嫁之日,遇到沈十为舅兄扶棺回京。
原本应该欢欢喜喜的大喜之日,又弄得泪流满面,满心伤情。
“他不在里面,他的尸骨留在了西疆。”
沈若锦不希望梅映雪这样的姑娘再为逝去的长兄耽误年华。
这棺材里只有她舅兄的遗物和牌位,根本就没有尸骨。
沈若锦说:“梅姑娘,今日是你的大喜之日,要高高兴兴的,不要哭。”
我长兄在天上若是看见你这样,还不知会心疼成什么样。
“是啊,是我的大喜之日。”梅映雪慢慢站了起来,走到马后,抬手轻轻抚摸着棺材,“是我和沈知洲的大喜之日。”
沈若锦一下子没明白过后,梅映雪在说什么。
长兄已死,如何能跟她有什么大喜?
除非……
沈若锦心下一惊,忽然意识到了什么。
“快把新娘子送回花轿上!”
喜娘和送亲队伍的人全都围了过来,要把新娘子拉回去。
“沈知洲……”梅映雪在众人的拉扯中,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从众人手里挣脱开来。
梅映雪落下两行泪,一头撞向了棺材,“沈知洲,我来嫁你了。”
第132章 嫂嫂
谁也没想到梅映雪存了死志,一头撞向棺木,喜娘和送亲的众人吓得不轻,谁都来不及去拦。
沈若锦离得最近,当即将梅映雪住,阻止她血溅当场。
梅映雪一头撞在沈若锦怀里,将她撞得往后倒去,后背撞在了棺木上,疼的一下子都说不出话来。
长兄的心上人真是个死心眼。
这一撞,差点把她一起带走。
梅映雪撞昏了头,愣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沈十……你为何要拦我?”
沈若锦将梅映雪扶了起来,让她站稳,又缓了好一会儿才开口道:“我早说过了长兄不在这棺木之中,棺木里是我舅舅和兄长们的遗物和牌位,嫂嫂即便要殉情,也不能殉这么多人。我的兄长们在天有灵,只怕分不清你是谁的媳妇。”
皇帝不让提三年前他曾被敌国擒获之事,沈家儿郎们的尸骨也不得运回京城,只能葬在落月关外。
这一口薄棺,装了十二个人的遗物和牌位。
还有一份三年前为救天家父子战死沙场的将士名单,上头有数万人的名字。
为了长兄,也为了这些人泉下安宁,她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梅映雪撞死在棺木上。
“你……你喊我什么?”
梅映雪愣住了。
“嫂嫂啊。”沈若锦抬袖抹去梅映雪脸上的泪痕,温声道:“你要嫁我长兄,自然就是我的嫂嫂。”
哪怕长兄活着的时候,没来得及娶梅氏女进门。
沈若锦也愿意叫她一声“嫂嫂”。
“人间自是有情痴,嫂嫂对我长兄一往情深,沈十不胜感激,多谢嫂嫂让我知道,这世上除我之外,还有人记得沈知洲。”
沈若锦说着,眼里泛起了水光。
她已经太久太久没从别人口中听到兄长们的名字。
长兄沈知洲。
温良敦厚,文武双全。
文能抚琴吹玉箫,武可提抢平战乱。
情系梅氏女。
每每西疆有必须派人回京城走一趟的时候,都是长兄主动请命来去千里,奔波不歇。
将士们曾笑着打趣他,说京城就那么好?让我们少帅一年跑好几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