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锦帐春深(172)

作者:温流 阅读记录

元思宁远在他乡,人生地不熟的,连身边的婢女随从都不相熟。

只有一个神智不清的沈知安,她一直担心公主折在半路。

还好。

还好病情已经转轻,人已经在回京的路上了。

沈毅把信收好,放回信封里。

“阿公。”沈若锦这才问他:“那些宗亲族老不是第一次跟您过继的事了吧?您之前怎么一点口风都没跟我透露?”

秦琅手里把玩着百折扇,跟沈若锦一起看向阿公。

这对小夫妻都是眸色清亮之人,眼里似有星辰。

沈毅笑了笑,“我没打算从族中过继,跟你说这个干什么?何必让你徒增烦恼。”

只是他没想到这些族亲这么着急,前几日刚来府中跟他提起这件事,今儿就带来了十几个孩子。

还让小十给撞见了。

沈若锦无奈唤道:“阿公……”

沈毅道:“而且就算知安一时半儿好不了,我们沈家不还有你吗?”

沈若锦闻言,愣了一下。

阿公说:“你也是我沈家的血脉,又已经成亲,你跟姑爷多生两个,其中一个姓沈,来继承安西王的爵位不就行了?”

沈毅是真没想过要过继。

因为,他认定小十也是他后继之人。

沈若锦顿时:“……”

这怎么就扯到她生孩子了?

秦琅执扇朝沈毅行了一礼,从善如流道:

“阿公放心,我一定努力。”

第147章 夫人回来看我吗

当天中午,沈若锦和秦琅回镇北王府看望王妃。

王府中人看到小夫妻一起回来,都高兴地不得了。

人家陪着新妇回门最多在娘家住两天。

小王爷就不一样了。

一路追去西疆,足足耗了半年才回府。

试问有哪个是这样陪新妇回门的?

真真是天底下独一份。

王妃一如既往地拉着沈若锦上下打量,问她:“怎么说病就病,眼下看着是大好了,就是人比从前清瘦了,二郎是怎么照顾你的,真是该打!”

秦琅直呼冤枉。

镇北王和世子已经回了北境,母子俩相处得越发随意。

沈若锦陪着他俩一道用了午膳,听王妃说了些京城近来发生的趣事。

府中没有侍妾通房,也没别的孩子,王妃乐得清静,每天都在研究怎么扩大生意。

用完午膳,沈若锦想回沈家再住些时日。

秦琅二话不说就要跟着回去。

王妃突然提起,“宫里那位让儿郎参加今年的科举,眼下距离贡院开试不足半月,你还不去国子监临时抱佛脚?是准备名落孙山丢光我的脸吗?”

“还有这事。”秦琅像是刚刚想起来一般,“差点忘了。”

“是有这么一回事。”

沈若锦这些天病得糊涂,还真把这件事抛到了脑后。

秦琅是为了帮她,才去御前告妻,惹了皇帝不悦要他下场科考的。

她连着守了七日灵堂,又病了多日。

此时想起来才问秦琅,“夫君多久没看正经书了?”

秦琅想了想,“三年……还是四年?我也记不清了。”

王妃气得要敲他的头。

秦琅偏头避开,直接靠在了沈若锦的肩膀上,“这有什么?皇帝要罚就罚呗,他还能真的下旨赐死我不成?”

“赐死倒是不会。”王妃瞥了他一眼,“就是到时候你夫人少不得要被慕云薇压一头了。”

沈若锦刚要说她和慕云薇没什么压一头高一头的,她根本不屑与之比较,话还没说出口就被王妃一个眼神制止了。

王妃道“裴璟可是秋闱解元,半月之后的春闱要是还让他中了头名,那他可就是三元及第,风光无限的状元郎了。到时候骑马游街,赴琼林宴,得到皇帝的重用,他夫人慕云薇也跟着鸡犬升天。少不得要到锦儿面前显摆……”

“别说了,母亲。”

秦琅忽然想到了慕云薇在自家夫人面前得意扬扬、故意挑衅的场面,立刻坐正了。

“我偏要说。”王妃故意刺激他,“可怜锦儿,原本是要做状元夫人的,被人抢了亲事,只能嫁给你这么个不长进的!”

“可我再长进也没用啊。”秦琅很是苦恼道:“我生了这样一张脸,即便才华再出众,文章写得再好,一上殿就会被点成探花郎!”

金殿传胪,第一个点的就是探花。

探花郎要正当年纪,风华正茂,才貌双全。

每次皇帝点的都是最好看的那一个做探花郎,然后总会被那些公主郡主、相府小姐、高官之女盯上。

王妃啐他,“就你这样,还探花郎!脸皮比城墙还厚!我啊只盼着你不要落榜才好。”

“好好好。”秦琅起身道:“我这就去临时抱佛脚。”

他说着还真走了。

沈若锦一把扯住了秦琅的衣袖,将人拉了回来,“母亲都还没说完,你走什么?”

秦琅转回神来,“沈若锦,你到底是嫁给我,还是嫁给我母亲?”

别人家里都是婆媳不和,三天两头争来斗去,搞得男子夹在中间两头为难。

沈若锦和母亲倒好,直接成了一个阵营。

沈若锦微微笑道:“你说呢?”

秦琅摇摇头,“我还是别问的好。”

王妃都看笑了,“你要上哪抱佛脚去?”

秦琅道:“国子监啊。距贡院开试不足半月,我决定回国子监去读书。我可不想领皇帝的罚,万一是当庭杖责,那多丢脸?”

这是表面的理由。

实际上,秦琅是不想让慕云薇有机会压他夫人一头。

想都别想!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