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帐春深(173)
“真的?”
王妃眼睛都亮了。
自打秦琅四年前从北境回来之后,就转了性子,书不读了,武也不练了,成天就是玩,经常好几天都找不到人影。
这次竟然主动回国子监去读书。
王妃赶紧往天边看了看,“我莫不是在做梦?今儿太阳也没打西边出来啊!”
“母亲。”秦琅颇有些无奈道:“您可歇歇吧。”
一天天的,损人的话怎么就这么多?
“好,我歇歇。”王妃立刻把话头抛给了沈若锦,“锦儿你说。”
沈若锦道:“你也说距贡院开试不足半月了,你这时候回国子监,还不如在家里读书。”
秦琅不假思索道:“家里不行,读不进去。”
沈若锦不解道:“为何?”
秦琅嘴上说着:“不为何。”
心里却在想,夫人在身边晃,他怎么可能看的进去书?
他甚至还立马为去国子监找了个由头,“每到科举之年,国子监的学监都在最后十来天押题,我去那边,主要是想看看学监们都押了什么题,这不比在家闭门造车强?”
沈若锦点点头,“这倒是。”
王妃更吃惊了,“儿郎都想到学监押题这一层了,看来今日是真的不太对劲……”
“母亲。”秦琅忍不住问她:“您到底想不想让我长进?”
王妃道:“想啊,想的。就是你突然这么长进,我还挺害怕的。”
她都要怀疑秦琅去了一趟西疆,是不是被人调包了。
回来的这个是假的,被人调包了。
王妃说着起身,掐了掐秦琅的脸,问他:“疼不疼?”
“疼。”秦琅道:“要不您掐一下自己试试呢?”
“不行,我怕疼。”
王妃拒绝。
秦琅脸都被她掐红了,“我也挺疼的,您还不松手,是想掐到什么时候去?”
王妃这才松开他,转头跟沈若锦说:“果然是娶对了媳妇!”
但凡二郎表现得好一点,王妃都觉得是沈若锦的功劳。
都是娶对了媳妇的缘故。
沈若锦不能白担这份功劳,就说:“我回去给夫君准备一些要带去国子监的东西。”
王妃笑道:“那是再好不过,你们去吧。”
沈若锦和秦琅一起回屋。
走在回廊里的时候,她问秦琅,“你这次要去多久,夜里是宿在国子监吗?”
秦琅道:“开试前都住那了,得有个十多天吧。”
他说着,忽然上前一步,一手撑在廊柱上拦住了沈若锦的去路,低声问她:“夫人会来看我吗?”
第148章 夫人的话,我铭记于心
“那就看夫君想不想让我去了。”
沈若锦含笑将这一茬抛了回去。
秦小王爷这张脸生得实在俊美,不管看多少回,仍旧令人觉得惊艳。
每次他忽然靠近,沈若锦都觉得心跳漏了一拍。
只是面上依旧不动声色。
“那自然是……”秦琅薄唇轻勾,在她耳边低语,“求之不得。”
沈若锦“嗯”了一声,语调如常道:“知道了。”
秦琅微微挑眉道:“就一句知道了?”
“不然呢?”沈若锦道:“要么今儿我送你去国子监?”
秦琅原本想说‘那是再好’,但转头一想,好像这样有点奇怪。
他又不是刚上学堂的小小稚童,去上学还得家里人送。
“算了算了。”
秦琅越想越不对劲,连连拒绝。
沈若锦道:“是你不让送,可不是我不肯送。”
“对。”秦琅点头,又提醒她:“国子监的饭食难吃得很,你若得空来就给我送些吃食。”
沈若锦心道,母亲说你上回去国子监已经是四年前的事了,厨子都不知道换了几茬,就你还记得饭食难吃。
但她还是应下了,“行,到时候我让人给你送。”
秦琅道:“国子监里规矩多,寻常的小厮婢女可进不去,你若要送,就得亲自来。”
“国子监还有这规矩?”
这倒是沈若锦意料不到的。
“有的。”
秦琅面色如常地回答。
他心说:原本没有,但现在有了。
沈若锦不疑有他,“好,我记下了。”
她说着,打掉了秦琅撑在廊柱上的手,“走。”
“遵命。”
秦琅抬手示意沈若锦先行,他随之一道回了屋子。
一进院门,沈若锦就吩咐小厮侍女们去准备小王爷带去国子监的东西,“笔墨纸砚、文房四宝自不能少,近来天气时冷时热,春衣备上四套,夏衣也带两套……”
秦琅看着沈若锦为他打点行囊,心里别提多美了。
有妻如此,别说是回国子监读书,就是让他上刀山下火海,也是刻不容缓。
小王爷要回国子监读书这事,惊住了院中的小厮婢女。
“奴婢没听错吧?刚才二少夫人说二爷要做什么来着?”
“如果我没听错的话,是二爷要回国子监读书!”
“我的老天爷啊,二爷这是怎么了?”
几个一直跟在秦琅身边的随从,围着主子正转了一圈,又反转了一圈,确认是这是自家二爷无疑,顿时更震惊了。
秦琅随手拿折扇瞧了其中一人的脑袋,笑骂道:“做什么呢这是?夫人吩咐,还不快照办?”
“是是是……”
院中众人齐齐应声,去给二爷准备东西了。
沈若锦一边进屋,一边想起什么就让人去准备,什么提醒醒脑的薄荷膏,能稍微多存放几日的糕点,还有秦琅平日里比较喜欢的发冠束带。
等她把东西打点得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