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锦帐春深(51)

作者: 温流 阅读记录

世事无常,人心易变。

这天底下的事,谁又能说得准?

沈若锦不再去想从前的事,不想流泪,偏偏眼泪总夺眶而出,“小十只要阿公好好的。”

“小十不哭……”

沈毅想抬手擦去她脸上的泪痕,却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

他哑声说:“都是阿公不好。”

沈若锦捧住阿公的手,把脸贴了上去,滚烫的眼泪落在他掌心。

沈老将军重伤在身,只说了这么一句话,又晕晕沉沉地昏睡过去。

“阿公!”

“阿公——”

沈若锦连唤数声,也没得到任何回应。

只能喊来帐外的守卫把陆军医找过来。

陆军医来的很快,跟着一块来还有卫青山和另外几个老将军的亲信。

几人刚才听卫青山说沈家十姑娘在这还不敢相信,这会儿见到真人了,顿时又惊又喜。

十姑娘先前虽然没上过战场,但她自幼受沈家众将军教导,集众人之所长,还曾赴西昌王城暗杀西昌将领,武功胆识皆是万里挑一。

沈若锦无心同他们寒暄,直接跟陆军医说:“军医,阿公方才醒过,你快再给他看看。”

“老将军受如此重的伤,这么快就醒了?”

陆军医诧异极了,赶紧再给老将军诊治了一番。

如此重伤,这么快就醒来了一次,堪称奇迹。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位十姑娘在的缘故,老将军的脉搏竟比原来有力许多。

陆军医赶紧又给他施了一回针。

沈若锦和几个副将守在一旁,等收了针,才听见陆军医说:

“老将军既然醒了一次,哪怕只有片刻也是好事。只是军营之中药材短缺……”

“何止是药材短缺,连粮草都快用尽了!这次西昌来势汹汹,老将军早就传书给都护府求援,可过去了数日,援军非但没来,还断了我们的粮草供应!”

另外几名将军说:“冬衣也没发,大雨过后又是风雪,将士们没有冬衣怎么御寒?”

“今日是十姑娘忽然杀出来,一箭射伤了西昌元帅才迫使他们临时退兵,现在西昌军营里还没传出死讯,如是西昌元帅没死,说不定会即刻下令,再次挥兵落月关!”

“为今之计,必须弄明白都护府的人到底在搞什么!咱们必须拿到粮草冬衣,才能跟西昌人继续打,就是要我们死,也得做个饱死鬼啊!”

沈老将军还昏迷着。

卫青山作为副将,不能在这时候离营,剩下几人争吵着谁去都护府走一趟。

粮草军需不是那么好讨的。

更何况,大战之时传书求援,后方却迟迟没有派出兵来。

其中必有猫腻。

这一去,或许有去无回。

死在阴谋诡计之中,远比死在战场上更加憋屈,更不值得。

几个将军吵红了脸,一句一句“要去也是我去”,更像是争着谁先去死。

“诸位不要争了。”

沈若锦看着昏迷病榻的阿公,哑声打断道:“我去。”

第42章 旧时家

卫青山等人哪里肯让沈若锦去,连连否决道:“这么危险的事怎么能让十姑娘去?若老将军再次醒来,知道了这事,定然也不会轻饶我们!”

对此,沈若锦连说了三个理由:

“阿公重伤昏迷,军中少了你们哪位将军都不行。”

“眼下谁都不知道后方是什么情形,你们在明,去都护府更危险,不如先带兵撤往西州城,我暗中前去探查,不管都护府的人肯不肯,我都会想办法打开城门接应沈家军。”

“再者说,都护府曾是大将军府,我在那住了八年,没有人比我更清楚府中布局。”

这是事实。

的确没有人比沈若锦更合适了。

卫青山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无奈地点头答应。

落月关太冷了,将士们缺衣少食的,再没有退路,等着他们的就是被屠杀。

“给我二十个精兵,扮成普通百姓潜入西州城。”

沈若锦立刻开始安排。

又让人给她找来一身白衣。

下雪天,穿比白衣反倒比夜行衣更好隐藏身影。

卫青山亲自去给她牵的马,千叮咛万嘱咐:“十姑娘此去,千万要小心。”

“嗯。”沈若锦点头应了,又同他说:“卫叔,我阿公就交给你了。”

“十姑娘放心,我在老将军在。”

卫青山郑重其事地保重道。

沈若锦回头看了营帐一眼,只一眼,便调转马头,沉声道:“跟我走。”

“是!”

二十个精兵异口同声地应道,紧跟着十姑娘策马穿过风雪,往西州城奔去。

军营里火光摇曳,一身白衣的沈若锦逐风破雪而去,穿入无尽黑暗之中。

卫青山等人站在军营前,看着她的身影远去。

当年沈家儿郎们亦是如此义无反顾地冲在了最前面。

沈家人,果真没有一个软骨头。

……

夜半时分。

西州城,都护府。

落月关外横尸遍野,都护府里歌舞升平。

沈若锦带着二十个精兵趁夜潜入西州城,让他们各自去粮仓和武器库探查,还留了一个在明面往都护府送落月关战报的。

明里暗里,一并进行。

而后,她孤身进了都护府。

这里原本是沈家在西疆的府邸。

园子里还挂着她最喜欢的秋千架,长兄栽在庭前的两株梅花都开了,红梅傲雪迎风怒放,风吹得檐下的灯盏摇摇晃晃的,影子浮动在屋檐上,她仿佛看见四哥仗着轻功好在屋顶上飞檐走壁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