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离婚后我带娃芶着致富了(534)

作者: 我也曾是村花 阅读记录

这老小子,盯上周易家里寄来的邮包了,吃过一次上瘾了,还想再次截胡呢!

他以为就他聪明,岂不知还有好几个人也盯上了周易,到时候僧多粥少,还不知道他能抢到多少呢!

真把周易惹急眼,他会让你连屁也吃不上一口。

李光亮带着二队紧跟一队身后,挥舞着越来越酸胀的胳膊,他回头大声喊:“大家注意,调整好呼吸,噗!保持节奏,噗!”

“调整呼吸,噗!保持节奏,噗!”

二队的小伙子们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和前面的一队距离拉的越来越大,心里大骂:“一队这些牲口,吃了兴奋剂吗?怎么拼上命了?”

李光亮也在心里暗暗吐槽:周易这小子,为了能回去陪女朋友过年,真是豁出去了。他这是想打破纪录吗?

周易一心向前冲,怕队友们给他关键时候掉链子,回头给队友们打鸡血:

“小崽子们,能看到海岛了,噗!冲冲冲,完成任务,回去我给你们分我的存货!噗!冲啊!”

一队的小战士们也不疲惫了,好像立刻充了血槽,只知道奋力机械的划动双臂,跟着队人冲冲冲!

他们早就想把队长的存货清空了,可是队长护的紧,天天把那点吃食藏起来吃独食,他们一起上也没抢到!

难得这次队长大出血,主动把东西拿出来分享,他们拼命也得抓住这次机会,把东西拿到手。

队长家里也不知道从哪弄到的稀罕东西,葡萄酒和茶叶他们没捞着,可那些果干海鲜干真是好吃。

吃过一次,他们就爱上了那美妙的滋味,心心念念等着队长的下一个邮包。

只要能耳听八方眼观六路,腿脚再跑得勤点儿,常去门岗打听着,就能堵截到队长的包裹了。

周易奋力游在前面,带头的人需要的体力是最多的,不但要破浪而行,还要选择最短最省力的路线。

第352章 做豆腐蒸饽饽

虽然身体上很累,心里却是轻快的。只要争取到假期,那点儿存货都给战友们分了,他也不心疼,反正剩下的也不多了。

只要回到于家村,娇妻幼子在怀,吃什么他不在乎。

更何况,他的媳妇也亏不了他的嘴,啥好吃的都会不厌其烦的做给他吃。

心爱的人亲手做的,新鲜出炉,热乎乎的更令人暖心暖肺。

周易心里的紧迫感促使他潜力爆发,带着一队闷头向前游,恨不得一步奔回于家村。

第二天腊月二十八,陈红早早起床,蒸红糖开花馒头,蒸包子,做早饭,喂鸡鸭喂狗子。

于洋起床在院子里打了一个小时的拳,头上热气蒸腾的回屋洗漱。

饭后娘俩一起去了前院,旅馆的厨房大,几家上午在这里合伙做豆腐。

店里有一台小型电磨,平时磨个玉米糁豆糁豆面的都不用再去隔壁村的磨坊。

换上细砂轮,也可以磨豆浆,店里也经常隔三差五的做板豆腐豆腐皮。

家什全,干活的人也不少,郭婶和二虎婶昨天晚上也泡上了黄豆。

吃完早饭,大家都到了,开始忙活着准备做豆腐。

郭婶掐了掐豆粒,已经泡透了,他们分工合作,磨豆浆的磨豆浆,烧锅的烧锅,滤豆渣的滤豆渣。

豆浆磨好后,要兑进一些热水,水和豆子的比例是七比一,兑好用细眼纱布装起来过滤,把豆渣滤出来。

滤过豆渣的豆浆倒进大锅熬煮,开锅后烧火要注意火候。

煮豆浆是比较关键的一步,火大了容易溢锅,只能小火慢炖,锅边还不能离人,随时拿着舀子扬汤止沸。

豆浆煮的时间越长越浓香,做出来的豆腐也越好吃。

豆浆煮好,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一步了,点豆腐!

老话说,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于家村做豆腐却不是用卤水点豆腐,而是用石膏点豆腐。

这时候就该郭婶隆重出场了,她老人家取出她的终极秘密武器―石膏粉,用小秤秤取石膏粉,加温水化开。

“石膏粉的比例是一百比二,也就是说一百斤干黄豆,点卤的时候要点两斤的石膏粉。

少了不成型,多了做出来的豆腐不但发苦,而且又老又柴,不但不好吃,而且还不出豆腐。

好手做豆腐,一斤黄豆能出三斤半到四斤豆腐,手头不好的人做豆腐,一斤黄豆只能出两斤七八两到三斤,而且味道还不好吃。

趁豆浆还热着,大家谁想喝豆浆的,赶紧拿碗盛,稍凉会儿,我就点豆腐了,你们只能吃豆腐脑了。”

陈红爱喝热豆浆,赶紧拿碗去盛了一碗,边吹着热气,边小口小口的炫下去一碗香醇的热豆浆。

“好喝,豆香味真浓!要说还是咱们自己家种的粮食,太香了,好喝!”

郭婶撇完浮沫,又舀起一舀子豆浆:“爱喝就再给你盛一碗!”

陈红连忙摇头,“不要了,真喝不动了,刚吃过早饭没一会儿,肚子里饱着呢!

这一碗豆浆都是多喝的,就是闻到豆香味嘴馋!”

“哈哈哈,咱们自己家种的豆子是挺香的。今年加工的豆油一斤都没舍得卖,除了自家吃,都留在旅馆里用了。”

小豪妈妈和王新妈妈都善意的大笑,“我们也经常喝豆浆,一会儿豆腐脑好了,你再来碗豆腐脑,更香!”

村长看太阳出来了,家里也用不上他们这些男劳力,就带着男人们去菜地出菜了。

二虎叔去羊圈喂羊了,这几天雪后山上没草吃,羊都没往外撒。

下午要杀两只羊,二虎叔有些舍不得,要给羊群再喂顿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