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离婚后我带娃芶着致富了(535)

作者: 我也曾是村花 阅读记录

他把地窖里储存的胡萝卜挑走一担,去喂他的宝贝羊了。

今年他们五家一共泡了五十斤黄豆,两个大锅一起开火,厨房里热气腾腾,干了一上午,才把豆腐先后做好压上。

“行了,先压着吧!吃完午饭就可以掀包了。小凤,王新他妈,你俩先把米饭煮上,再烧个鱼,炖个大白菜。

一会儿去市里送菜的应该回来吃饭了。下午王新他妈和小豪他妈,你俩去菜地帮忙。

陈红、小凤有劲,留在厨房帮忙揉面蒸饽饽。你俩先把面发上吧,厨房里热,吃完午饭应该就能发好了。

陈红,你再拿点大枣来,店里的大枣不够了。拿回来先洗干净控控水,下午用剪刀剪开就用。”

这时候,郭婶才是大家长,家里家外都归她指挥,年轻的媳妇们听命令干活就是了。

陈红回家一趟,不但提来一大袋子大红枣,还提来五十斤秫谷子面,胶东虽然不蒸黄粘窝窝,但是有蒸发面年糕的传统。

陈红回来的时候,小凤已经开始和面了。郭婶不让用酵母粉,她喜欢用老面发面。

陈红也洗干净大枣控水,开始下手和面,不过她和的这盆面,不仅加了白糖,还加了牛奶,蒸出来完全是升级版的饽饽了。

陈红和小凤一共和了一百斤面粉,还和了几种带颜色的面团,累的小凤直甩胳膊。

和完饽饽面,盖上笼布醒发着,陈红把秫谷子面拿给郭婶看。

“婶子,这些是我从济南带回来的秫谷子面,今年咱们试试用它来蒸发糕吧!”

郭婶一听笑了,“这就是你们那蒸黄粘窝窝的面子吧?

行,咱蒸一锅试试,也蒸一锅玉米面的,别让老祖宗适应不了新口味!”

“哈哈哈!哈哈哈!”厨房里的人都笑了,郭婶真有意思,第一次尝试,她老人家怕失败,也怕让陈红丢了面子,拿上供老祖宗说事呢!

男人们十二点半才回来,他们一上午出了四千多千蔬菜,已经都送去市里的大超市。

今年下雪,路上不好走,外地的菜进来的少,这可真是他们的好机会。

每斤蔬菜都卖到了最低三块五,最高五块的高价。

就这样还供不应求呢,他们一卸车,就有顾客排队等着买呢!

村长快速的吃完饭,“我去村里找人帮忙出菜,留下咱们自己吃的。

其余的,趁着价钱好,今明两天全出完卖出去,装进口袋的钱才准成。

天晴了,外地的菜进来,价钱肯定得跌,留给咱们的时间不多了。

老伴,晚上你们多做些饭,不行咱们打夜班,必须把果园里的青菜全出了。”

说完,把碗一推,穿上外套就去村里了。十分钟后,村里的大喇叭就响起了村长征集人手的呼叫声:

“紧急通知,紧急通知:村头旅馆急需三十个人手出菜。”

第353章 必须杀两只羊过年

“男人女人能干活的都行,一天工资两百,加夜班另加一百五。

想干的下午一点半前旅馆报名,工资日结,名额有限先到先得,有意想挣钱的抓紧了。

再说一遍……”

陈红莞尔,村长这是公器私用吗?看看,当村干部还是有好处的,有事直接开广播在村委的大喇叭里喊一嗓子就行,不用一家家上门通知!

也不知道是村长人缘好有号召力,还是村民们真缺钱,村长这个去找人的还没回来呢,旅馆里就跑来六个年轻小伙子。

小峰和王玉生王玉勇放下饭碗,赶紧带人去果园干活了。

等村长到家,又陆陆续续的来了三十多个人,还男女老少都有。

来报名的人超员了,村长大手一拍:“既然来了,就都留下吧!

正好分工合作,年轻人管出菜。年龄大的和妇女们拢堆捆绑。

人多干的快,谁也闲不着!小峰和玉生玉勇管运输,大家下地干起来吧!

陈红,把钥匙给我,两辆三轮车肯定不够用,下午也得用你的皮卡车。”

陈红乖乖的把钥匙递给村长叔:“叔,咱们这么忙,下午还有空杀羊吗?”

村长一顿:“下午没空杀,那就晚上杀,晚上杀不了,那就明天上午杀。

反正今年必须杀两只羊,过年做啥菜我都算计好了,鸡鸭鱼猪羊,一样都不能少!

行了,你们妇女也赶紧收拾收拾干活吧,厨房里的活也不轻松!”

出菜的人都踩着雪下地了,小豪妈妈和王新妈妈也跟着去了,郭婶和二虎婶也带着陈红小凤下厨开始揉面蒸枣饽饽。

下午,陈红和小凤主要的活计就是甩开膀子,用力揉面,干的纯粹是力气

把一个个面剂子揉好揉光滑初步定型,接下来就是郭婶和二虎婶的展示时间了。

她们用简单的筷子、剪刀、新头梳、擀面杖当做工具,把一个个面团剂子改变了模样。

等陈红和小凤大锅里添好水,龙屉里铺好笼布,灶前抱来木柴,回来一看:嚯,盖帘上已经排满了各式各样的花式饽饽!

有寿桃,有福袋,有大元宝,有聚宝盆,有大金鱼,有寻宝鼠,有枣饽饽!

这哪是普通的饽饽,这简直就是艺术品!这惟妙惟肖的样子,太形象逼真了!

“婶子,你们的手艺真是绝了!这要蒸出来,还能让人舍得下口吗?太好看了!”

陈红暗想,难怪和面的时候,郭婶让她多和几块各种颜色的面团呢!

为了满足她们的要求,她用了菠菜、南瓜、西瓜榨汁,分别和了绿黄粉三种颜色的面团,另外还用红米曲和了块红色的面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