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217)

作者: 羽春 阅读记录

拿到试卷,他们又坐了会儿,先研墨开笔,等童子进屋,展开一张卷轴,就能在上面选择题目作文章了。

这场考试,是仿着科举考场的样子来的。

谢岩有点惊奇,他在县学的时候都没这样考过试。

乌平之就是看中这点了,一年八两银子的束脩,不加食宿,他说给就给了。

谢岩心里也热乎。

这样好,他们可以早点学到真本事。

他都不跟乌平之挤眉弄眼,低头就是写。

都跟他抛出得意眼神的乌平之:“……”

媚眼抛给了瞎子。

谢岩今天还有别的事干,卷子写完,他检查一遍,誊抄完毕,就交卷离场,到外头,找了个地方等乌平之。

然后从小书包里拿了毛笔,把一张宣纸折成巴掌大,在上面画画。

他想画一棵杨树,但他以前没注意观察,这个季节的杨树光秃秃,画出来不好看。

他又想画杨树叶子,和上面的原因相同,从前没怎么注意,也画不出来。

他最后只能画个杨哥儿。

他观察陆杨多,落笔有神。

寥寥几笔落下,笔画勾勒间,就有好几幅陆杨的小像跃然纸上。

墨迹要晾晾,谢岩把它放在小砚台下压着,然后收拾笔墨。

陆陆续续有考完的学子出来,与他擦肩而过,互相都很客气,点头致意罢了。

少数几个看见了画像,注意到画中人眉心的小小孕痣,都识趣的没多问。

还未开学,大家都很友善。

等乌平之出来,谢岩都拿裁纸刀把宣纸裁开了。

他沿着折痕裁剪,把他越画越大的纸张又裁成巴掌大,每张画之间隔一张白纸,分别夹到大本子里。

他上学不爱带书,包里都是装着大本子。

听课时有什么好东西,他都会写下来。自己有想法,也会写下来。

反而是书本,他背下来以后,很少去看。一篇篇的,排列太规整,他不喜欢。

乌平之邀他去看学舍,明天就要搬来住了,看看里边情况,把需要添置的东西都记下来,明天都置办妥当。

谢岩抗拒着跟他一起去。

乌平之都不稀得跟他多说话:“我说你,你瞧瞧你那小媳妇样?你成亲也没多久啊,至于吗?我早知道你是这样的人,我当年就不该写那么多文章,我让我爹磨磨你爹,给你定个娃娃亲,你还有今天的功名?早在温柔乡里化成骨头了。”

谢岩听了,竟然仔细思索起来。

他对陆杨以前的事情,了解不多。

目前就知道陆杨是在县城长大的,以前很辛苦、很劳累。陈家听起来不是好去处。

他以前也在县里住的,很少回村。要是早点认识……嗯……

乌平之说他一顿,他没回话,乌平之就不说了。

他们往学舍去,学舍在后院。

厢房做了隔断,一共有八间房,每间房住两个人。

谢岩过来看了,地方小小的,胜在干净。

他还是想走读,尝试说服乌平之:“县城小,我们早晚走一趟都来得及上课,做什么要住这里?”

乌平之在小屋子里转圈圈,问他:“我拿银子的时候,你有没有注意到那个教官的神态?他表情都柔和了,看我们的眼神,尤其是看我的眼神,别提多友善了。”

谢岩没注意。

乌平之让他以后注意着点:“人活在世上,少不了吃喝拉撒。县里住着,哪一样不要银子?银子是个好东西,人再嫌弃它,一天天奔嚼头,也是为着它。这附近就能租小院子住,我们不去,我们就在这儿,随是添置纸墨还是灯油,一日三餐将就着吃,还能点小菜、让人跑腿,给他们一些油水。好处在后头。”

谢岩从前没干这些事,一样的读书。

他让乌平之把心思放正道上。

乌平之摇头:“私塾跟县学不一样。县学教官只指着你取中以后给他们加政绩,私塾这里,你多熬两年,他们挣银子。你早点考出去,为他们扬名声。怎么都有好处,怎么对你都成。我们下一步就是考举人,说白了,是跟私塾老板打交道。银钱开路,少一些弯绕。你回家多跟你夫郎学学吧。”

谢岩真想回去了。

乌平之对他很无语,抓紧把屋里各处都看过,念念叨叨跟他说要添补什么东西。

谢岩两耳朵敞着,却不听。

他想着,东西不够才好,拿不齐全,他正好回家。

看过学舍,他们再无旁的事,可以各回各家了。

谢岩还想去县学把这个月的廪膳银粮领了,跟乌平之不同路。

乌平之找到机会臊他:“哦,在银米面前,夫郎都得往后靠啊?”

这当然不是!

谢岩两腿打架,一时不知往哪个方向迈步子,把乌平之都逗笑了。

“先拿银子再回去,你以后每天吃饭都是钱。”

他能请客,又不能请到谢岩的心坎里。

以前的谢岩,肯定会直接开口点菜。现在的谢岩有夫郎教了,不会那么直白。手里会留点银子,想吃什么,自己买。

银子的来处就那几个,不拿白不拿。

谢岩兴冲冲去了。

拿完银米,就能回家了!

家里,准确的来说,是铺子里。

陆杨忙过早上那一阵的生意,就让陆林在前头招呼,他则回后院,跟婆婆一起收拾行李,把谢岩住宿要用到的东西都拿上。

家里过日子,什么都不会多准备。

像牙刷、牙粉,这些都是按人数算。

带走了,家里就没有了。

陆杨想想,能拿走的,都给谢岩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