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230)

作者:玄北 阅读记录

对于岳乐为何会沦落到如今地步,福全心里清楚得很。

说到底还是先帝留下的坑。

当年先帝跟太皇太后闹腾时,可是说退位让贤,这个贤就是安亲王岳乐。

虽然都知道是先帝盛怒所言,当不得真,可朝堂就是这么残酷,跟皇位失之交臂的岳乐得吞下这颗苦果。

身为人子,福全知道不该说皇考坏话,可打心里他也认为这事是皇考的错。

他这话一出,直接置安亲王于尴尬境地,也让他在本朝受到打压。

再说皇上对安亲王本来就很戒备,这种戒备旁观的福全都看得很清楚,宗室甚至岳乐本人都很明白。

岳乐这些年不争不抢低调行事不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吗?

所以一听告御状告的是安亲王府,福全也有些坐不住了,喊人结账后迅速离开了聚贤楼。

打听清楚告御状的人被带去了哪个衙门后,福全没再继续跟,而是领着人回了府。

回府后第一件事便是派人跟这桩官司,他自己倒头就睡。

几天赶路,他太累了,再加上填饱了肚子,他困得都快睁不开眼,要不是意志力强,怕是在马上他就睡着了。

眼下回到府里再也扛不住了。

福全睡了个昏天黑地,直到第二日中午才醒来,醒来洗了把脸,还见了刚蹒跚学步的儿子。

用膳时才召人汇报情况。

“……找人去了宛平县衙门,那边说接到报案的有上百户,告御状的有三十二户,所告人家涉及到亲王、郡王、贝勒、贝子、辅国公,还有几位宗室女。”

福全面色难看。

“皇上已经明令禁止放印子钱,他们竟然还敢顶风作案?”

王府的管事大太监解释道:“皇上是下了圣旨,只是这些人家放出去的银子太多,若是不拿回来怕是揭不开锅。”

只是有人胆子大,趁着皇帝离京,不只本金要拿回,想要大捞一笔。

管事大太监劝说了一句,“都是宗室亲戚,王爷还是莫要沾这盆污水,这事还是交给衙门处理。”

福全咬牙道:“我想管他们这堆屁糟事吗?是皇上下旨命我回京处理这件事,事情都传到皇上耳朵里了,是他们想堵就能堵的吗?”

说到这里他起了疑,“府里是不是也有人放钱了?”

管事大太监沉默了片刻,“侧福晋怕是手有些紧,拿了一千两跟家中嫂子一起做生意。”

不用细问,这做生意定然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他生气道:“王府内缺她吃喝了吗?保泰养在他她膝下,她不为府里名声考虑,也得顾虑着保泰啊!”

侧福晋瓜尔佳氏很合他心意,更不要说她诞下了府里唯一的子嗣。

保泰看着就很健康,这次回来就能种牛痘,只要小心照料,长大成人是没问题。

然而在他眼前温柔体贴的女人背地里竟然拿银子出去放,直接颠覆了她在他心中的善良心肠。

那印子钱拿回来的钱可都沾着血泪,她怎么能用得安心?

福全失望,再想到唯一的儿子养在她身边,怕是将她的心都养大了。

再想想福晋,福全更加头疼,福晋生了三个孩子,长女长子夭折,今年正月三女又夭折了。

自这个孩子没了后,福晋便病歪歪的,像是了无生趣的样子。

他有心将保泰报给福晋养,可看福晋这样子,怕是自己都照顾不了,如何能照顾一个孩子?

家里一堆糟心事让福全不由头疼,都说皇上子嗣艰难,跟皇上比,他的子嗣才叫艰难。

府里就剩下这一个孩子,能不能站住还是问题。

算了,不想了。

福全摇摇头示意管事大太监继续说。

“这些告状的人之前也告过,但是不知为何有撤状了,后来消失了几天,等昨天再出现,这伙人聚在一起像是豁出去了要告御状。”

福全意识到里面问题,“可有问出先前为何撤掉状纸,消失期间去了哪里?”

“撤掉状纸衙门里的衙役知道,说是受到了威胁,当初告官的人都被打了一顿,还受到了威胁,要是不撤掉状纸,就得小心家里人性命。”

“现在豁出去告御状,好像是他们将家人都藏了起来。”

“也就是说告状的人背后有人撑腰?”福全眉头紧锁,有人在背后操控这一切?

这种熟悉的即视感……

“该不会是贵妃吧?”他脱口而出。

越想越觉得对,怎么可能那么巧,贵妃一回京就出现了这么一个大案子,告御状的方式跟前一次如出一辙。

这可直接把他给气笑了。

皇上怎么就看上这么一个难搞的女人,把朝廷当什么?把告御状当儿戏吗?

他很是无语,怀疑皇上是不是知道些什么,特意派他来帮着扫清干系。

他叹了口气,这事要真牵涉到安亲王府也不算一件坏事。

安亲王府表现得太过谨慎了,不露出一点破绽,你说自污一下怎么了,非得要个好名声,这不让皇上怀疑你有不轨之心放心不下吗?

福全都不知道怎么说安亲王。

这位老王爷打仗本事一流,当年可是跟着肃亲王豪格打过张献忠,也进讨喀尔喀部土谢图汗、车臣汗,甚至被封为定远平寇大将军,讨伐吴三桂。

可惜人太耿直,不懂为人臣子的道理,你不学萧何,你学什么韩信。

这下成为皇上紧盯着的对象了吧?

上一个被皇上盯上的是谁?

那可是鳌拜!

“去派人调查一下,看那些人的家人是不是被贵妃的人藏起来了。”

同类小说推荐: